白巖鬆沒有微信,汪涵李健沒有智能手機,值得你進行深思!

3月13日,新京報發佈了一篇白巖松的人物專訪,在訪談中,白巖松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談到了養老、醫療、新聞以及生活方式等多個話題。其中,他對智能手機、對微信的態度頗為與眾不同,但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他是這樣看待微信和智能手機的:

白巖松沒有微信,汪涵李健沒有智能手機,值得你進行深思!

我不想在那麼多的朋友圈裡待著。我覺得時間是有限的,一天就24個小時。朋友圈裡有價值的東西沒那麼多,我跟手機不是很親。 天天捧著手機,N個小時,只要一無聊就覺得慌,趕緊掏出手機,立即被眼前的東西吸引了。晚上本來打算11點睡覺,有個健康的生活,心想就看十分鐘,等看了一會兒,你發現哎喲,12點40了。 更何況現在手機全是按你的愛好推送,你只看自己喜歡的,你不會彆扭,不會被提升,怎麼可能進步呢?彆扭,往往是進步的標誌,因為你進入到陌生的領域。我認為,現在手機這種投其所好是毀人的最好方式之一。 當年輕人都開始不讀書的時候,誰讀書誰就會殺出一條血路。誰用手機的時間少一點,多給自己一點無聊的時光,偉大的創造就有可能誕生在誰那裡。

其實,名人中抱持著同樣的生活觀念的人還有不少,比如“音樂詩人”李健、“芒果臺柱子”汪涵。李健的生活很復古,他曾透露自己沒有微信,用的一直是一部諾基亞的按鍵手機,據說這部手機還是他為諾基亞代言時對方送的。汪涵用的手機也很復古,他曾表示手機能夠接聽和撥打電話就夠了,想過得簡單一點;而且,在明星微博粉絲成千上萬的年代,汪涵也一直沒有開通個人微博。

白巖松沒有微信,汪涵李健沒有智能手機,值得你進行深思!

在某次節目中,汪涵也道出過他不開微博的原因,他說開微博無非就是讓別人知道你今天吃了什麼穿了什麼,這些他都不需要,他不想為別人而活。

對於這件事,許多網友不解,“每個人都需要消遣和娛樂啊,總不能天天思考宇宙吧!”網友的話固然沒錯,但白巖松、李健和汪涵們卻有他們共同的理由——不想因此而浪費太多的時間,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

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社交媒體上花費大量時間的人更有可能表現出消極的人格特質。早在2014年,就有研究指出,頻繁使用社交媒體和抑鬱、焦慮之間存在著相關性。

白巖松沒有微信,汪涵李健沒有智能手機,值得你進行深思!

信息成癮,信息焦慮,我們拿著手機快速麻木地刷著社交媒體,看著屏幕背後別人的熱鬧喧囂。時間滴滴答答地走,等到放下手機,腦袋空空,身體疲乏。那些熱鬧喧譁背後的空虛、寂寥無所遁形。

周國平也說過:“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懂得給社交做減法,給思想做加法。

對於智能手機的弊端,確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同感。不過,我們不能就此得出不應該用智能手機、不應該用微信的結論。我們對白巖松沒有微信,也需要辯證看待,千萬不要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也有樣學樣刪了好友,卸了微信,扔了智能手機。

白巖松沒有微信,汪涵李健沒有智能手機,值得你進行深思!

其實人家白巖松並沒有呼籲大家都不用智能手機,他說自己不用微信,真實的原因只是想表達兩點:一是要減少無用的社交,二是避免垃圾信息佔用更多的時間。人生寶貴,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到讀書上,用到學習上,用到豐富和充實自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