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深圳大叔花了12年走遍世界,還說這是他的養老方式

旅行就是最佳的保健品。


56歲深圳大叔花了12年走遍世界,還說這是他的養老方式


韓錦生在南極,和企鵝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旅行可以增進親情,也可以結交朋友。樂在途中,學在路上。雖然我已經56歲,但旅行就是最佳的保健品,也是我最佳的養老方式。我會一直在路上。——韓錦生

熟識韓錦生的朋友覺得他很“酷”。這並不讓人意外,因為從2 0 0 6年1月16日到2017年12月4日,在過去的12年裡,他走過了中國地圖出版社最新版《世界地圖冊》囊括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南、北極極點,圓了自己的“環球夢”。圓夢後,沒休息幾天,韓錦生便又開啟了自己新的旅程。直到前些日子,南都記者才約到了採訪。

中等身高,皮膚黝黑,腳蹬戶外鞋,身著休閒運動裝。在很多人看來,56歲的深圳人韓錦生,像極了普普通通的“鄰家大叔”。唯一讓人有點意外的是他的記憶力和說話語速,短短十來秒的時間,他一口氣可以說出三四十個地名,馬恩島、根西島、澤西島、馬耶特島、托克勞群島、皮特凱恩群島······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名字,如果不是旅行愛好者或地理愛好者,恐怕很少聽到過。

歷時12年的環球旅行

1962年,韓錦生出生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的一個農村家庭。1981年,他考上了廣州對外貿易學院(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至深圳一家進出口公司,從事對外貿易相關的工作。1987年夏天,他獲得了代表公司前去德國(原西德)的法蘭克福市參加展覽的機會。

那是他第一次出國。當時的西德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法蘭克福是德國乃至歐洲重要的工商業、金融服務業和交通中心。在國內,改革開放走到了第9個年頭,“但各方面的條件沒有西德強”。韓錦生說,那次出差讓他開始“睜眼看世界”。

真正讓韓錦生下定決心,完成自己的“環球夢”,是在十多年前。此時,他已經是一家外貿公司的老總。一開始,韓錦生的想法很簡單,“就想多出國看看”。可是,後來走的地方多了,“剛去過這裡,轉頭就又想去那裡,根本閒不住。就有一個挑戰自我的想法,看看自己能走多遠。”

2006年,韓錦生逐步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情後,個人的環球旅行計劃便被擺上日程。“一開始,我走遍了常規出境遊的80多個國家。後來,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一幫志同道合的驢友開始自己設計行程,去了一些很小眾的地方。”

2006年1月16日至2017年12月4日期間,韓錦生完成了自己的“環球夢”,歷時12年,他走過了中國地圖出版社最新版《世界地圖冊》囊括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南、北極極點。每到一處,韓錦生會拍很多照片,最後選一張打印出來,所有照片疊起來足有15釐米高。

韓錦生說,小時候,在一個村子裡,經常會有人問他,長大後要幹什麼?“我那時候就隨口說要走遍世界。我自己也沒想到,隨口說的一句話會在某天變為現實。”

56歲深圳大叔花了12年走遍世界,還說這是他的養老方式


韓錦生 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圓夢離不開家人支持

對韓錦生來說,旅行時,危險可能就潛伏在身邊,且時常發生。2013年,前往阿富汗,一出喀布爾機場,他就看到機場工作人員全副武裝。到了將要下榻的酒店門口,又有荷槍實彈的士兵。“整個氣氛很緊張,感覺好像隨時要打仗一樣”。不巧的是,因突然被告知飛機停飛,韓錦生不得不延遲3天回國。“多待一天就多一分惶恐,真的很感謝我們國家,創造了和平環境,走到哪都不用擔心。”

三年前,韓錦生離開也門後第9天,當地便爆發了全面內戰。韓錦生說,當時也門所有的國際航線一律停飛。“真是慶幸自己早去了幾天,要是晚去幾天,正好碰上內戰怎麼辦?”

出門在外久了,韓錦生有時會覺得有點對不起家人。去年5月,在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當時,韓錦生的女兒正在準備高考。按照他的既定計劃,旅途結束,他剛好可以陪伴女兒參加高考。沒有想到的是,暈船加嘔吐讓他十分難受,最後用了整整21天才完成整個旅程。

女兒說,“環球旅行是爸爸的夢想,我支持你。”高考結束,女兒成績不錯,考上了國內一所重點大學。韓錦生卻感到有點遺憾。

久而久之,在韓錦生的帶動下,他的愛人和女兒也加入了旅行的隊列。去北極點時,他帶上了自己的愛人和女兒。到達北極點後,一家人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抱在了一起,竟然不約而同地大喊大叫。韓錦生說,他能環球旅行,多虧了家裡人的支持。“我十分感謝我的太太、我的女兒,她們一直都在支持我。”

一直在路上

其實,剛開始外出旅行時,韓錦生還遠遠算不上“骨灰級”的驢友。和大多數驢友一樣,他也在慢慢摸索中獲得經驗。韓錦生說,起先沒有經驗,在國外時常會被“坑”。隨著旅行經驗的增長,他的應對措施也變得強硬起來。“去越南時,當地的海關會索要小費。錢不多,但是這種情況是不合理的,堅決不給。”

有時還會面臨被拒籤。“辦理土庫曼斯坦簽證時被拒簽了兩次,托克勞交了三次簽證費用……飛機不能直達,只能改郵輪前往……怎麼辦呢?但看在景色的份上,也是沒辦法。”韓錦生說。

最難適應的還是飲食。韓錦生回憶,“印度菜裡面總是放咖喱,那種咖喱和國內的還不同,說不出來的味道。吃一次兩次可以,吃多了就難以下嚥了。第一次去印度時,因為當地很少中餐館,吃飯成了難題。再次前往印度,不得已便帶上了幾袋方便麵。”

讓韓錦生頗為得意的是語言能力。他告訴南都記者,從廣外畢業後,一直從事外貿工作,他的口語雖然講得不是很標準,但當地人基本上都能理解。

這些年,韓錦生覺得自己身體也越來越好,他覺得這可能與長期在外旅行有關係。朋友圈裡,他常曬出自己的旅行照,經常是幾天換一個地方,“一點也不累”。偶爾還會發生一些趣事。韓錦生說起,在歐洲住酒店時,他很疑惑,為什麼酒店不像國內一樣提供礦泉水呢?後來,前去詢問服務員,他才知道,歐洲的礦泉水很貴,而且歐洲的自來水是直接可以喝的。

出國旅行的國人越來越多了。韓錦生說,“現在條件好了,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不像我們那個年代。”“旅行這件事,愛上了,便上癮了。現在,我的腳步已經停不下來了。”韓錦生告訴南都記者,走過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南北極點後,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的目標,“會去其它沒去過的地方,比如說國內吧,我今年就走完國內250個5A景點、133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內地級以上的所有三線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