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地主階級的強取豪奪,使人民處境更壞,因而階級矛盾更激化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宋室南渡之後,雖說民族矛盾上升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社會矛盾,但這並不意昧著階級對立的和緩。事實上,由於官僚地主階級的強取豪奪和恣意搜刮榨取,使人民的處境較北宋時更壞,因而階級矛盾是更為激化了。南宋朝廷偏安東南,統治區域大大縮小,開支卻驚人的增加。宋金對峙,每年需支付鉅額賂金歲幣和浩繁的戰費。江南城市經濟發達,擴大了統治階級的消費慾望,生活的奢侈腐化,發展到了高峰。

官僚地主階級的強取豪奪,使人民處境更壞,因而階級矛盾更激化

陳亮指出:“ 秦檜又從而備百司庶府以講禮樂於其中,其風俗固巳華靡;士大夫又從而治園圍臺榭以樂其生於干戈之餘,上下宴安,而錢塘為樂國矣。”這方面的史料很多,此僅錄周密《武林舊事》所記高宗孝宗德壽宮中秋宴會的豪奢情況:皇家生活奢華如此,自然要耗費巨資。南宋朝廷把這些鉅額開支都一齊壓在農民的身上,從而殘酷地加緊對農民的榨取。

官僚地主階級的強取豪奪,使人民處境更壞,因而階級矛盾更激化

兩稅是南宋時的主要稅收。正稅之外,農民還要繳納附稅。有的地方納稅一石,須交三石,甚至有的稅米一石競附加到五、六石,稅錢一貫附加到十八貫的。兩稅以外的雜稅不僅名目繁多,也是極其沉重的。南宋的貴族、官僚、地主在法律上並不享有免稅特權;但實際上他們都以各種方法逃避賦役,使國家的全部租稅負擔都落到農民的身上。土地的大量兼併和空前集中,使農民喪失土地,淪為佃戶。

官僚地主階級的強取豪奪,使人民處境更壞,因而階級矛盾更激化

統治階級,從皇帝、貴族,直至農村中的豪民地主,都用各種方法,或收買,或強佔,或豪奪, 把大量土地據為己有。劉克莊有一段話反映了當時土地集中的嚴重情況,豪強權貴佔地無限,失去土地的農民只得託庇豪門巨室之下,淪為佃戶。他們不僅要把收穫之半或一半以上交租,並且還要忍受地主的超經濟剝削:土地買賣,佃戶隨地易主,男女婚嫁也沒有自由。所以,南宋的佃戶,無異於過去的農奴。

官僚地主階級的強取豪奪,使人民處境更壞,因而階級矛盾更激化

統治者殘暴地誅求豪奪,造成了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尖銳的階級對立。據估計,南宋從一一二七年至一二七九年的一百五十二年之間,有史料可查的,約發生過大小二百多次起義。其中規模較大、影響較深的有鐘相、楊麼領導的洞庭湖農民起義,王唸經領導的江西農民起義,彭友領導的江西農民起義,陳顓領導的江西農民起義,範汝為領導的福建農民起義,李金領導的湖南瑤族、漢族人民的起義,賴文政領導的茶商起義,陳峒領導的湘粵間瑤、漢人民聯合起義。

官僚地主階級的強取豪奪,使人民處境更壞,因而階級矛盾更激化

李接領導的廣西農民起義,李元礪領導的湖南瑤族人民起義,陳三槍領導的贛、閩、粵邊界地區的農民起義,等等。勢如燎原烈火,燃遍江南大地。面對這種革命鬥爭形勢,南宋的最高統治集團和一切壓迫階級一樣,採用了“兩種社會職能: 一種是劊子手的職能,另一種是牧師的職能。”他們不是招安誘降,就是調集大兵進行軍事鎮壓。不管是什麼手段,農民起義失敗的結果,必然是農民的大量被屠殺。

官僚地主階級的強取豪奪,使人民處境更壞,因而階級矛盾更激化

南朱統治者鎮壓王唸經起義,殺二十萬人,連趙構也假惺惺地說:“二十萬人無罪就死,不勝痛傷。”陳三槍起義失敗時,統治階級對農民進行了極殘酷的屠殺。徐清叟在一個奏章中具體描述了這次屠殺,並表示了一定程度的不滿,大屠殺激怒了農民,使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更為加劇了。辛棄疾一生浮沉於這些矛盾鬥爭的漩渦之中,對他的生活道路、世界觀和創作,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給他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