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

紫雲,是一個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是安順、黔南、黔西南三地州交界,當聞遠人來到這片土地,也被其獨特的景觀所震撼,因為這裡是一塊旅遊資源豐富而未完全開發的處女地。去紫雲能看到天然造就的神奇的自然景觀,毫無人工雕琢,加之是多民族聚居地,歷史的變遷,亦有甚多民族風情和人文景觀。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紫雲縣城

格凸河風景區

格凸河風景區,在安順市的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說安順多數人可能不知道,但說黃果樹瀑布應該誰都知道。黃果樹瀑布就是安順市的主要看點。格凸河就在黃果樹瀑布的東南方向,110公里左右的路程,是另外一顆明珠。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格凸河,說是河,其風景實際上主要在洞。有很多洞。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大穿洞,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通天洞和穿上洞,它們是一個洞群。格凸河穿過大穿洞,大概這就是大穿洞得名由來。洞口高116米,寬25米,洞內縱深270米。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據說在大晴天,早晨九點半左右,太陽光照射進來,燕子會圍成一個圓圈在光暈處飛舞,非常神奇,也被成為地神光。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號稱“中國最後的穴居部落”,距離貴陽市161公里,在格凸河伏流出口處小穿洞上方有上、中、下三個巨大溶洞,“中洞”苗寨就生活在高高的中洞。這個100多米寬、200多米深的洞穴裡,住著中國最後的穴居“部落”——18戶苗族人家,他們的祖輩當年為躲避戰亂而遷到山裡,之後定居洞中。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中洞並不孤單,風聲呼嘯的上洞和有流水穿過的下洞,都不太適宜居住,冬暖夏涼的中洞,就成了“吳王羅梁”四個姓氏的族人們生活的地方。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洞裡的樓房結構很簡單,竹編牆壁,木樑,沒有屋頂,這裡不會有風吹雨淋,只會有每天日出日落灑進來的陽光。

曾經,洞內有一所義務建立的小學,後來為了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當地就把孩子們,都接到了山下的小學校,於是,這所廢棄的小學,只剩下牆上斑駁的黑板報。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洞內人們自己紡紗織布,推磨碾谷,手作的木製品存在各個角落,需要的時候,去集市購買油鹽醬醋米,其餘的日子在山裡耕種、放牛。溶洞的水源保證了洞內人們的生活,也讓慕名而來的遊客,能在此短暫停留。

非遺:苗族史詩《亞魯王》

苗族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由於歷史上沒有本民族文字,苗族文化主要靠口耳相傳。在豐富的苗族口傳文化中,尤以苗族史詩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

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是一個以“亞魯王”這個人物為中心建構起來的多文本、篇幅長短不一的民間韻律體口頭歷史敘事長詩。

苗族史詩《亞魯王》是迄今第一部苗族長篇史詩。他與三大史詩--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蒙古族史詩《江格爾》、柯爾克孜史詩《瑪納斯》組成中國四大史詩。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麻山苗族陪葬旗

《麻山苗族史詩——亞魯王》是一部26000餘行的大型英雄長篇史詩,“史詩”描述了亞魯王國前後近3000多年的歷史,內容非常豐富。

“史詩”開頭有創世的開天闢地、萬物起源、洪水滔天、箭射日月等神話。其後從亞魯王的先祖哈珈王開始,描述王國前期十七代先王的開拓歷史。每代王的故事有300餘行。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苗族英雄史詩合唱劇《亞魯王》劇照

“史詩”用長篇幅著重描述了亞魯王一生征戰、創業、立國、遷徙的故事,其中用10000餘行描繪了兩次大戰爭的場景。尤其是描述了亞魯王率領王國的苗民遷徙到貴州,先後開發定都在“商都卜”(貴陽)和“阿代卜”(安順),最後定都麻山的歷史。“史詩”談亞魯王有七個妻子和幾十個兒子,其中有十四個兒子分別率領軍隊為亞魯王國征戰一生。“史詩”還唱述亞魯王國兩百多個王族後裔遷徙征戰的故事,其中涉及幾十個古苗語地名,這一節的篇幅長達6000餘行。

史詩中每代王的故事有300餘行,詳細描述了每一代王的創世故事,有開天闢地、萬物起源、宗教習俗等歷史與神話傳說,描述了麻山苗族對故國故事的記憶,堪稱研究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舌尖上的紫雲

紫雲花豬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紫雲花豬來源於土豬,傳說它系野豬馴化而成,群眾稱之為“六花豬”或“宗地花豬”。因其被毛顏色為黑白花,即額心、四肢、腹部、尾根等處被毛為白色,被毛其餘部分為黑色,外地人食之肉香皮糯,逐傳名為“宗地花豬”、“紫雲花豬”。該產品肌肉鮮紅細嫩,肉香皮糯,肌纖維細嫩,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卵磷脂、谷胺酸等多種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味道鮮美。

紫雲紅心薯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紫雲紅心紅薯肉質細嫩酥油軟,個體適中均勻,無洞無蟲,蒸熟後通體晶瑩,香甜感好,該產品黃皮紅芯,含糖量高,水分較少,鮮食具有板栗香味,口感好,風味獨特,是營養最平衡的保健食品之一。

紫雲雞八塊

多彩貴州 | 紫雲篇

紫雲“雞八塊”是紫雲苗族、布依族招待客人的一道傳統的民族風情菜。“雞八塊”也是苗族、布依族辦紅白喜事或平常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菜。苗族、布依族的雞八塊分法和禮儀理念是不一樣的。

小科普:

“雞八塊”是指雞身上的八個主要部位,即:頭、腳(又稱大腿)、小腿(大腿的上節、稱為“卦”)、爪、翅、尾、腸、肝。

紫雲“雞八塊”的製作別緻,其吃法也很講究。苗族與布依大同小異。

如“頭”:第一種說法是頭給主人,稱之為“頭不出外”;第二種說法是給客人,表示尊敬;第三種說法是男女訂婚時,吃頭的人要把雞腦先剝取出來給大家看,稱之為“吃雞還雞”(因為一個完整的雞腦就活像一隻小雞娃),“卦”兩隻,原則上是主、客人各一隻,稱之為主客平等,表示友好往來。苗族“雞八塊”,雞頭、脖、腸、肝、心,敬領頭的大伯頭,以示主人把心交給了客人,從此賓主肝膽相照、血肉相連,常(腸)來常(腸)往。

紫雲是一座自然與人文風光異彩紛呈的城市,來到紫雲,讓你迷戀的不僅僅只有群峰競秀、千溝萬壑的自然風光,還有它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風情,品苗族風情,歡迎你到紫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