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補貼額度及退坡延期政策恐生變 別讓好的國家政策“開倒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光伏補貼額度及退坡延期政策恐生變 別讓好的國家政策“開倒車”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這一週光伏行業不太平,因為傳來了兩個不是很好的消息。

(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盒子” 作者:長蘇)

消息一:按“合理利用小時數”發放補貼

春節前,三部委出臺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但當時並未受到光伏行業的重點關注。

在意見中第一條就明確表示要完善現行補貼方式:“充分保障政策延續性和存量項目合理收益。已按規定核准(備案)、全部機組完成併網,同時經審核納入補貼目錄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按合理利用小時數核定中央財政補貼額度”。

政策中提到的“合理利用小時數”將直接影響,光伏項目補貼額度的確定。按照此前度電補貼的發放形式,所發電量×上網電價是最終的電站收益。

按照新的政策的設想:單個項目補貼資金額度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定電價時採用的年利用小時數和補貼年限確定,達到補貼資金額度的項目不再享受國家補貼,但仍可按照燃煤發電上網基準價與電網企業進行電費結算。

不過,上述的政策還在考慮階段,暫未付諸實踐。

據光伏們的報道瞭解:價格制定部門在核定每年光伏標杆上網電價時一般以1100、1350、1600作為三類資源的年利用小時數邊界。

按照新的條件進行測算:光伏電站的總收益可能縮水10%以上。嚴重影響項目的正常投資收益,給業主帶來嚴重的銀行及金融違約風險。

同時,原先的存量光伏電站的交易也將受到影響。補貼政策調整後,重新測算收益率、項目重新定價,將會讓已經被補貼拖欠所累的光伏投資商更加的”雪上加霜”。

近年來,我國能源主管部門一直在推動實施的技術領跑和超級領跑項目基地建設。在這些基地中,電站業主通過大量地應用HIT、雙面、跟蹤支架等光伏先進技術,給帶來的電站整體發電效率和發電量的提升,降低整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

新的規則一旦實施,將嚴重阻礙高效技術在新的光伏項目上的應用,變相提高了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阻礙行業的技術應用以及光伏“平價上網”的進程。

消息二、2020年補貼退坡延期政策恐“難產”

之前,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向各界多次徵求了光伏、風電補貼退坡節點的延期意見,並形成了初稿。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後工人無法復工復產,國內的光伏項目建工工期受到嚴重的影響。

如果今年競價項目補貼退坡時間不能延期的話,必將影響競價項目的投資收益率,和項目的開工建設情況。

之前,就有河北的光伏電站投資的企業項目經理向記者抱怨:“如果現在全力推進,最早能在七八月份完成建設,光伏場區壓力不大,主要是外線建設進度無法把控;如果電價退坡不延期,那等項目三個月後建成,萬一沒有補貼,我們團隊都沒法跟公司交代。現在只能停滯下來等消息。”

光伏們有消息稱:財政部的相關領導不同意這份凝聚了光伏、風電行業大量合理建議的文件,2020年補貼退坡延期政策將可能“難產”。

一旦延期政策真的被否決,國內將超過8GW競價光伏項目、數十家開發、投資企業將會受到影響。

對於項目施工方和業主來說:如果項目繼續施工,一旦不延期,則面臨項目收益大幅縮水的風險,無法跟公司交代;如果放棄,項目已經做的大量前期投入,都要打水漂。雖然心有不甘,但損失相對較少。

究竟是幹,還是不幹?這是擺在光伏人面前的艱難抉擇!

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將一些項目業主推到兩難的境地,而時間越來越逼近併網的時間節點6月30日。

不要讓國家政策“開倒車”

把時間撥回到2019年,由於相關政策的遲遲沒有下發,全國的競價上網項目直到7月份才獲得批覆。

受到政策延期的影響,2019年光伏新增併網容量只有30.22GW,創近三年的歷史新低。

在吸取之前政策教訓的基礎上,國家能源局和發改委價格司早早地就已經開始了2020年相關的意見徵求。這樣的情況下,今年的管理政策還是拖到了3月初才得到下發。誰之過?

目前,中國光伏製造業有超過60%的產能都用來出口,為中國帶來了大量的稅收,同時光伏行業也是中國為數不多在技術上和市場上領先全球的一張“中國名片”。

雖然,一季度相對來說疫情對光伏行業的影響較小,但是隨著美國、印度,歐洲等一些國家為了控制疫情,開始停產停工,同時關閉各大進出口口岸。二季度,中國光伏行業的出口勢必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近期,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我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光伏行業所在的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影響極其巨大。

受疫情影響,一旦外貿出口受到限制,海外需求大量減少,國內已經成為了光伏行業的重點市場。

如果,在後續的國家政策上不能得到一定的扶持,甚至出現政策的“開倒車”,則必將影響整個光伏行業的穩定發展。

隨著行業的需求減少,企業庫存逐漸增多,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帶來巨大的損失,將很有可能重蹈531政策的覆轍。

嚴重的情況下,行業必然會出現公司倒閉、破產、工人失業等的情況,這和國家穩就業,穩工資,扶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大政方針背道而馳。

光伏人是一個非常堅強的群體,2008年、2012年的國外雙反,2018年的531政策,我們都挺過來了,相信這次的疫情浴火重生!

相比於新能源汽車等其他同樣需要補貼的行業,光伏人更多地是埋頭苦幹,不會哭窮;也不會到處向相關部門要政策。

但並不代表我們可以被人隨意輕視。在這麼多年的經營下,光伏行業已是年產值超5000億,充滿希望的明星行業。

在整個行業即將要擺脫補貼的束縛,走上增長快車道之時,更需要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給與的政策支持,走完“去補貼”之路的最後一程。

在此,我們呼籲:財政部相關部門能夠認真傾聽基層光伏從業者的心聲,合理考慮疫情對光伏併網項目的影響,合理給與併網時間和補貼政策上政策傾斜。

不隨意改變既定的國家電價收購和補貼政策,延長光伏項目的補貼退坡政策時間節點,緩解現階段光伏企業的燃眉之急。

國家政策文件的一句話,落到每個光伏人的頭上都是一座山!

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慎之又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