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挺過來了”,我們還將繼續挺下去

街談

4月22日,鍾南山院士的一句話衝上了微博熱搜,“我們挺過來了!”這句話,是鍾院士在歡迎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歸來時說的。4月22日,廣東支援武漢協和西院ICU醫療隊領隊、廣醫一院副院長張挪富、第一位馳援武漢的廣東醫生桑嶺等總共8名醫護人員,經過14天隔離休整,從駐地返回醫院。鍾南山送上擁抱,即興發表講話感謝醫護人員的付出。他表示,國際疫情依然嚴峻,我們還有很多任務,要繼續總結資料,為世界共同戰“疫”提供經驗。

1月28日鍾南山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眼含熱淚表示“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到4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宣佈武漢現有確診首次降至100例以下,連續7日無新增死亡病例,近3個月時間,國內抗疫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就好像隧道盡頭漸漸浮現的亮光,好消息慢慢多過壞消息。在這期間,從一線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到在家隔離、減少社交的普通老百姓,大家都付出了很多。鍾南山的一句“挺過來了”,既是從醫學角度對抗疫形勢的審慎判斷,又有一解數月來之愁苦感傷的心意難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鍾院士沉著敢言,大家把他當成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士。“挺過來了”四個字言簡意賅,疫情雖尚未完全過去,但有了這四個字,大家一直緊繃的神經總算有所舒緩。過去兩個月,“硬挺”幾乎是所有人的狀態,醫護自不必說,對於老百姓而言,許多成年人經歷了無法開工、收入銳減,甚至因裁員而失業;孩子們度過了最漫長的一個寒假,玩伴無法見面,被迫在家上學;老人們是疫症易感群體,呆在家,不能出門鍛鍊、買菜……凡此種種,令人幸福感降低,對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極大考驗。如今疫情形勢好轉,是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挺過來了”這句話,是鍾院士頒給所有付出了努力的人的軍功章。

而隨著防疫進入持久戰,疫情期間形成的一些做法很可能將來變得“常態化”,“挺過來”固然值得高興,如何“挺下去”恐怕才是更大的問題。挺下去,靠什麼?一靠自我防護,戴口罩、常洗手,養成愛乾淨的衛生習慣。二靠一副好身體,增加營養保持鍛鍊,張文宏醫生說早餐不宜喝粥,多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大家就要把張醫生的話當真、聽進去。同時,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身”可隔離“心”不可隔離。三靠穩健的個人財務,我們說個人要有防護能力,可防護也需要這樣那樣的條件(比如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此外,我們還要有暫時不上班也足以應付緊急事態的儲蓄/被動收入,而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康習慣背後,是良好的教育,這些說白了,都不能沒有錢。

當然,要“挺下去”,光有物質準備,沒精神準備也不行。不少人說,自從疫情發生,自己學會了增加儲蓄減少開支,開始自己做飯,可是這種緊縮的消費觀,從個人來看也許是積極,但全社會消費疲軟未必是好事。從另一個方面來講,疫情見證人生無常、生命易逝,那麼一定限度的“及時行樂”恐怕也無可厚非。關鍵是,“挺過來”之後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比如若干年內換個容積率更低的小區居住,又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今後花更多時間閱讀充實自我……總之,戰疫之後不是悲觀麻木,而是積極進取,“挺下去”才不在話下。 □呂德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