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亞楠朗讀音頻

◆ ◆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多數人,是不是都是一個普通上班族?

996,不敢輕易辭職,晉升機會卻很渺茫;隻身在外地漂泊,工作幾年十幾年甚至買不起一套房;不被認可,找不到成就感......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本繪本——《蟬》,繪本很短,幾分鐘就能看完,你卻能在故事中看到悲傷和希望。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故事的主角,是一隻來到人類鋼筋水泥世界的蟬,十七年來,蟬勤勤懇懇工作,任勞任怨,忍氣吞聲,但始終不被人類接納為同伴。不被認可,不被尊重。

這不正像極了每一個在職場中辛苦打拼的小人物。

那麼,遭受了不公之後,經受過欺凌之後,在人生見不到一絲曙光之時,蟬是怎麼做的,我們又該如何做呢?

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答案。

作者:十點犬儒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蟬,倍受欺凌

這是關於一隻蟬的故事。

蟬不是人類,但來到人類的職場,它要跟人類一起工作。

它在摩天大樓裡上班,做數據錄入員,工作了17年,沒有片刻怠慢。

但工齡這麼長的蟬,始終是個小職員。公司的人力資源說它不能晉升,原因是:

“蟬不是人,不需要資源。”

他們打壓蟬,處處不予它方便。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蟬不被允許用辦公室的衛生間,不能跟人在一起上廁所。

蟬沒錢交房租,公司假裝不知道。

人類同事也不喜歡它,認為它是個笨蛋,輕描淡寫就將它踩在腳下。

蟬曾經很努力,想要融入人類的社會。

但不管它怎麼努力,它發現自己永遠跨不過物種的差別。因為它不是人,所以不能享受人的一切,還要幹比人更繁重的活兒,接受人的冷眼、嘲笑和欺凌。

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卻又殘酷無比。

這是蟬的故事,也是人的現實。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作者陳志勇曾說,這本書是關於職場霸凌的故事。

生活中,職場霸凌的現象無處不在。

多年前,我甫出校園的父親曾在一家公司供職,公司裡的老員工對父親很不好。

在那裡,他除了日常的收發文件、撰寫通知之外,還要給公司的宣傳部搬東西,替企劃部出點子,平時上頭視察,一需要端茶倒水拿相機,父親就被推上去。

一個人幹著3、4個人的活,卻領著全公司最低的薪水——600元/月。

有一回,上司讓父親幫忙他撰寫一篇職稱論文,那個月父親連熬了兩週的夜,才把文章給寫完。

10萬字的材料,1萬字的文章。

當父親把它交到上司手上時,上司沒支付一分錢酬勞,連一聲感謝都沒有,只是笑嘻嘻地說了句:

“年輕人,多做一點,沒關係的。”

這句話,跟那句“蟬不是人,不需要資源”,多麼異曲同工。

世界上最殘忍的惡,是有理有據、冠冕堂皇地欺凌。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蟬,任勞任怨

故事裡的蟬,面對這麼多的不公和欺凌,它是怎麼做的?

蟬沒有怒髮衝冠,也沒有自怨自艾,更不曾怨天尤人。

所有辛酸艱難,它一一嚥下。

縱使沒有得到晉升的機會,它依舊勤懇本分地工作。

17年,204個月,6205天,蟬沒請過一次病假,沒出過一次差錯。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職場裡沒有人總是加班到深夜,只有蟬總是待到很晚,直到把工作做完(縱使沒人跟他說一句“謝謝”)。

那些人只因為它是一隻蟬就剝奪它的一切,而蟬有一萬個理由不好好工作,它卻沒有那麼做。

面對職場種種歧視和不公對待,它亦安之若素。

不被允許使用辦公室的廁所,那就走很遠到市區去解手;(即使每去一次,公司都要扣錢)

沒錢交房租,就在辦公室的牆角安一個家,靜靜地啃著樹葉。

最後,17年結束。

蟬退休,沒有人握手,沒有人歡送。

有的只是老闆冷冰冰的一句:

“收拾乾淨桌面。”

蟬沒說什麼,只是拿起來清潔劑和衛生紙,仔仔細細地擦拭著自己工作了十餘年的桌子。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直到即將離開職場的最後一刻,蟬也沒有變過。

它就是這樣,照單全收地承受了外界全部的惡意與不公。

初讀之時,曾覺得這是一種懦弱。

覺得蟬不該如此逆來順受,它應該拍案而起,將那一摞摞的文件,連同所有的不滿與憤懣一同砸向上司的臉。

快意恩仇,不爽就懟,不服就罵。

這是當下備受歡迎的一種價值觀。

但蟬卻不是這樣,它沉默,安靜,像是不曾遭受過這一切。

而那沉默裡,裹藏的是深不見底的善良。

世上有些人遭受了不公之後,便變得激進憤世,戾氣深重,彷彿這個世界虧欠了他很多。

但真正可貴的人,不會被苦難和不公所擊敗,被這個世界淬鍊之後,他們不會變得惡俗暴戾,反倒更顯人性之光輝。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餘華的著名小說《活著》,靈感源自一首美國民謠——《老黑奴》。

歌中的老黑奴歷經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可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

這讓餘華深受觸動,歷經艱辛,不怨不恨,心懷慈悲。

這是餘華眼中的“高尚”。

於是,餘華寫下了這本書。

蟬也是如此,在面對種種不公之後,沒有憤怒,沒有哀怨。

從這個層面,它遠比大多數“人”更可貴。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蟬,破蛹而出

終於,離去的時候到了。

被辭退的蟬沒有工作,沒有家,沒有錢。

它獨自走向摩天大樓的頂端:

“是時候,說再見了。”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只見站在樓頂的蟬,綠色的軀殼開始皸裂,漸漸地,裂縫延伸到整個身體,這道裂縫,齊齊整整地將它的身體分成了兩半。

然後從裂縫裡,升騰出了耀眼的紅色。

蟬,破蛹了。

它有了紅色的身體,有了舒展的翅膀,從此刻起,不再受醜陋外殼的束縛。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破蛹,展翼。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片刻後,它便和無數跟它一樣的蟬一起,朝森林飛去。

漫天都是飛舞的蟬,漫天都是耀眼的紅。

書本的最後寫道:

“蟬,都飛回了森林,有時候想起人類,忍不住哈哈大笑。”

誠然,故事裡,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蟬並不可笑,那些滿腹偏見還自以為是的人類才是可笑的。

他們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去俯視蟬,卻沒有將蟬擊敗,反倒只暴露了自身的淺薄和無知。

最終,“人”繼續淺薄,蟬卻得到了昇華。

或許,這樣的結局也昭示了某種意義,那就是:

職場上也好,人生中也罷,那些安靜地承受一切,默然地做好自己的人,實則是最有力量的。

就像《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笨拙,遲鈍,爹管他叫“龜兒子”,剛進軍營的時候,營長不要,班長不要,戰友說他會被抓去餵豬。

許三多嘴笨,不懂辯解,索幸就不辯解了。

正步踢不好,他就每天都踢正步;

班長讓他修路,他就真的去搬石頭;

為了拿到流動紅旗,他可以一口氣做333個腹部繞槓。

許三多沒有成才那樣的伶牙俐齒,只有一步一步的腳印。

最後,許三多為了老A,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兵王”,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高城說:“他每做一件小事兒的時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樣抓著,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傢伙!他抱著的是已經讓我仰望的參天大樹了。”

蟬,就是一個許三多式的人,很多人只看到他的“傻”,卻沒看到他的可貴。

很喜歡陳志勇在書本最後引用的那個俳句:

“寂寂復寂寂,蟬聲可穿石。”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令人想起《聖經》裡那句——

“柔順的人,將繼承大地。”

所以,忘掉那些不公的,忘掉那些醜惡的,用良善之心包容這個世界。

最終,永恆的歷史女神,必將給你最公正的評判。

✨贈書福利✨

梅也來送書啦~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

你關於工作的心酸或快樂的小故事

我會挑選10留言最用心的朋友

包郵送出以下這本書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圖片來源-

《蟬》插畫

-作者-

犬儒,多平臺原創作者,十點讀書邀約作者,一個愛寫字的胖子,頭條號“q儒聊齋夜話”。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亞楠,溫暖女聲,溫柔陪伴。個人微信:亞楠(ID:kongkong1866)。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們喲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