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逃課被發現怎麼辦?當然是裝“風”啊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想來對三國有了解的人,都不會對這句話感到陌生。除了最知名的官渡與赤壁之戰,他的生平軼事也不少,諸如望梅止渴這個成語便是因他而來。

不說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從小到大,對曹操的評價似乎都離不開一個“奸”字。他年少時便以假裝中風之事成功解決了總被告狀的“大麻煩”,讓他的叔父在他父親面失去信任,可謂是釜底抽薪的好計策。包括在前文友情出鏡的袁紹,《世說新語》裡還記載了一個與之相關的故事。

雖然曹操與袁紹日後在官渡打得你死我活,但年少時也算得上損友了。為了看別人家新娘溜進那家人院子裡,大喊“有小偷”,趁亂抓著新娘就跑。沒想到袁紹慌不擇路卡進草叢裡出不來,曹操又喊“小偷在這裡”,袁紹驚慌之下奮力掙扎終於掙脫,兩人才一起跑掉。

後世把這些事看作他“奸詐”的實證,但跳出時代侷限來看,說他隨機應變也無可厚非。奸雄也是人嘛,誰年輕時還沒幹過幾件又皮又熊的事呢?

呃,不過搶新娘這種事詩詞君幹不出來,真幹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