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社會記錄1》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位善良、樸實、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母親自尊、自強、勤勞、勇敢、剛毅,慈祥、熱情、寬以待人的性格和為人及乾淨、節儉的生活習慣,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成長和進步。母親是我的第一任良師和辛勤的園丁。

《生活、社會記錄1》我的母親

2014年12月11日是母親83歲生日,下午陪她老人家遊覽襄陽市習家池私家園林。

小時候我特別愛哭、愛鬧,可母親卻百般疼愛,精心呵護。有一年的夏天,母親用兩隻腳不停地蹬著古老的水車,辛勤地車了一天的水後,到天黑才回到家裡。我卻哭著鬧著,母親連飯都顧不得吃,忍著飢餓只好在涼床上給我哺乳,等我吃飽睡著後,她也困到了極點,連腳也顧不得洗,就和衣在涼床上歪了一夜,第二天天剛麻麻亮,就又到地裡去勞作。

從我記事起,家裡就很窮,主要原因是我們兄妹5人中有幾個人在讀書。可能是母親沒有文化,嚐盡了苦頭,所以她鼓勵我們好好讀書,做一個有文化的人。由於家裡掙工分的人少,從生產隊分得的口糧就少,全家人每月的糧食總是不夠吃。母親便讓我們放學後到地裡、田坎上、水溝裡去採摘野菜,回到家經她加工後拌在米飯裡,以彌補糧食的短缺。母親經常不吃晚飯,還總是說自己晚上如吃了就不容易消化。可我何嘗不知道,母親是想多省一口糧食,讓我們幾個正處於長身體的孩子吃飽些。母親特別珍惜糧食,如果那個孩子隨便浪費一粒米飯,便會遭到她的嚴厲批評。至今,我仍然保持著不隨意浪費糧食的習慣。在家裡吃飯時,如果不小心掉一粒米飯在桌子上,也會撿起來吃掉。因為我經歷過沒有白米飯吃的滋味,對糧食有一種特別的感情,深知一顆米飯來之不易,不能隨便浪費。這種習慣如今又傳給了我的兒子。

我雖然出生在農村,可家裡總是被母親收拾得井然有序,打掃得乾乾淨淨。當地的縣、公社、大隊駐隊幹部常常被安排居住在我家裡。母親常常教導我們幾個子女不準在家裡隨地吐痰,吃飯時不要“砸吧砸吧”地響,吃稀飯、麵條時不要發出“呼呼啦啦”的聲音,我一直銘記在心,至今仍保持著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的母親不僅能幹,而且非常勇敢,在我們那個村的大家族中常常得到五爺、六爺、么爺等長輩的讚許。我讀小學五年級那年夏天的一天下午到山上放牛時,我家的那頭大公牛與別人家的一頭公牛相遇後,兩頭公牛毫不示弱地用各自的牛角抵起來,難捨難分,相互追趕,最後簡直抵紅了眼,雖然都受了傷,但沒有一頭牛示弱,情景十分可怕。雖然圍了很多看熱鬧的人,幾個青壯年男子也躍躍欲試,壯著膽子想去把牛拉開,但怕萬一不慎,被哪頭公牛踩著自己而喪命,因此,不敢行動。眼看天快黑了,兩頭公牛在一塊秧田仍鬥得難解難分,母親脫掉鞋子,手裡拿著一個長把的鋤頭,冒著生命危險勇敢地靠近兩頭叫著勁的公牛,用鋤頭勾住我家的那頭大公牛鼻子上的繩子,使勁地將其拽開了,另一頭公牛也許是鬥累了,也未再追趕,就此罷休。為此贏得了村裡當時在場的數十名男女老幼的稱讚。數十年過去了,可當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我至今仍記憶猶新,歷歷在目,真難以想象到母親當時為什麼那麼勇敢、那麼有魄力?

母親雖然很要強,但我時常從她身上體會到濃濃的母愛和溫情。1991年春節,我從部隊回家探親時,因要參加當年5月份的全國成人高考,整天忙於複習功課,大腦過於緊張,加之夜深人靜的時候又有耗子在床頂上亂跑,發出“咚咚”的響聲,所以難以入眠,並常做噩夢,說夢話,半夜被驚醒。母親知道後,便在隔壁的一個房間整宿地坐著陪伴著我,讓我安靜地入眠。在這個世界上,最博大、最無私、最純潔、最溫馨的愛,莫過於母愛。

母親雖然沒有什麼文化,甚至連大字都不識幾個,可她經常諄諄教導我們兄妹幾人的話語卻飽含有一些樸素的哲理,現在想起來沒有過時,仍然很有道理。母親經常對我們說:“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能和別人比種田,不和別人比過年”、“隔壁香莫指望,自己香吃個傷”、“笑破不笑補”、“吃不窮用不窮,算盤不到一時窮”、“窮要窮得乾淨,富要富得正道”。等等。從這些樸實的話語中,我逐漸悟出了很多道理。特別是母親講的“能和別人比種田,不和別人比過年”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成為前進的指南和奮鬥的動力。細想起來,如果用現在的觀點來理解,其含義為:能和別人比奮鬥,不與別人比享受。或是:工作上高要求,生活上低標準。參加工作38年來,我一直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非常勤奮地努力工作,終於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可在生活上,我一直奉行勤儉節約,不亂花一分錢。同時還養成了不賭錢的習慣。我曾經向全家人發過誓:一生不賭一次錢。過去,我沒有違反過;現在,我沒有違反過;將來,我仍然不會違反,一定信守自己的諾言。

母親是平凡的,她同許多的農民一樣在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孝敬老人。

母親是偉大的,她用自己的身體孕育了我的生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成長;用勤勞的智慧教育我做人;用純潔的愛溫暖著我的大半生。

母親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永遠學習的榜樣,是激發我不斷開拓,銳意進取,頑強拼搏的源泉和力量。

我從內心深處永遠感謝我的母親,熱愛我的母親。

《生活、社會記錄1》我的母親

2015年7月4日上午攝於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


《生活、社會記錄1》我的母親

2015年7月6日下午攝於北京八達嶺長城北峰第五個烽火臺


《生活、社會記錄1》我的母親

2016年2月8日下午攝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太平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