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香港:一位大師的隕落,幾代人的武俠夢

最近本來打算寫一些相對輕鬆的話題,但是在寫上一篇文章的時候,驚聞金庸老先生仙逝的消息,所以,我這期就蹭一波不算熱的熱點,來聊一聊金庸老先生。

第一次聽說金庸還是在小學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發現基本上不看電視劇的父親,正在看一部電視劇津津有味,問了以後才知道,這部電視叫《射鵰英雄傳》,是根據父親小時候看的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小說的作者叫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剩下三位是倪匡、黃沾和蔡瀾)。

說香港:一位大師的隕落,幾代人的武俠夢

金庸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

海寧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進入近現代,査家還出現過實業家査濟民,教育家査良釗,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詩人查良錚(穆旦)。

而金庸族譜旁系姻親關係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親徐祿是徐志摩的堂姑媽);蔣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錢學森——金庸的表姐夫(蔣百里的女兒蔣英是“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的妻子)瓊瑤——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

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

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

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瞭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

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說香港:一位大師的隕落,幾代人的武俠夢

梁羽生

金庸小說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正當金庸的小說如火如荼的時期,在1972年,金庸卻突然宣佈封筆,在他晚年的採訪中,他這樣說到“我把我想寫的主角都已經寫了,每一個都不一樣,所以,我就不打算再寫了”。可能在金庸先生的眼裡寫小說只是一個很娛樂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們讀者來說,卻是一種遺憾。

再簡單來聊一聊,對於我們90後這一代影響比較深的金庸改編的電視劇吧,我接觸的第一部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是1994版的《射鵰英雄傳》,由張智霖和朱茵主演,當時23歲的朱茵,飾演的黃蓉俏皮可愛,簡直就是我的女神(現在依舊是)。

說香港:一位大師的隕落,幾代人的武俠夢

1994版射鵰英雄傳

而對於我的父親那一代人,或者比我們年長的那一代人,他們最愛的肯定是1983版,由黃日華和翁美玲主演的《射鵰英雄傳》,而女主演翁美玲,也永遠留在了最好的年華,26歲。

說香港:一位大師的隕落,幾代人的武俠夢

1983版射鵰英雄傳

說到黃日華,第一次認識他,還是在1997版的《天龍八部》,當時的我還沒有看過金庸先生的原著,看到裡面的主角蕭峰,完全就是感覺到,原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純爺們!還有就是三位結義兄弟的感情可以完全超越友誼,超越生死,深深地打動了當時的我。

說香港:一位大師的隕落,幾代人的武俠夢

1997版天龍八部

當然,還要說,我太太最喜歡的《鹿鼎記》,她幾乎一有時間就會重溫一遍,1998版,由陳小春主演的《鹿鼎記》。這一版的性格完全符合了原著,但是當時已經30多的陳小春雖然略顯違和,但是卻用精湛的演技圈粉無數。

說香港:一位大師的隕落,幾代人的武俠夢

1998版鹿鼎記

最後來說一說我最喜歡的吧,我最喜歡的是《笑傲江湖》,1996版的《笑傲江湖》由呂頌賢主演,這版被金庸先生譽為最像的版本,甚至還親自上門送過錦旗,但是,我個人絕對後面的改動略大,有些拖沓,總有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我反而更喜歡徐克電影版的《笑傲江湖》,但是,這個“同人作品”卻讓金庸先生大為惱火。但是,對於我們觀眾來說,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說香港:一位大師的隕落,幾代人的武俠夢

1996版笑傲江湖

那麼何為俠,金庸先生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俠是中國人的一種思想,它詮釋了忠與義,《韓非子》中寫道,“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二十四中,唯有太史公一人為遊俠立傳,稱其“言必行,行必果,千里誦義者”。俠雖然在官史之中難覓其蹤,但是,俠客的道德理念,卻被民間傳頌千年,從唐代的文筆簡約的傳奇小說,到宋元勾欄瓦肆間娓娓道來的話本,再到明清蕩氣迴腸的章回小說,俠客題材成為了常見的小說題材。

再到現代,有梁羽生先生,金庸先生為代表的作家,以武俠精神為神,以現代小說為形,創造了讓人驚歎的通俗文學的巔峰——新派武俠。金庸先生,雖逝卻是改變了整個武俠世界,永遠的活在我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