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眠的權力之爭:別迷信任何睡眠訓練,科學哄睡才能讓娃安睡

撰稿:YOYO媽媽

最近在某論壇看見了這樣一個帖子,一位寶媽參加了一個寶寶兒童睡眠訓練營,給孩子進行趴睡訓練,結果導致孩子窒息而亡。

指責售賣偽科學育兒的機構太沒良心也罷,指責寶媽太蠢也罷,都沒辦法挽救回孩子的性命。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很多理念有理有據,但卻不知道有的已經過時了,科學變成了偽科學,這就不是被騙錢的事,嚴重會坑了寶寶的命。

寶寶睡眠的權力之爭:別迷信任何睡眠訓練,科學哄睡才能讓娃安睡

什麼哭聲免疫法,什麼趴睡訓練這些都是偽科學,尤其後者在孩子的睡眠問題上家長們所表現出的無奈和無助更為明顯。

當寶媽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時候,關於孩子睡眠那些事幾乎都是滔滔不絕,寶媽小美說,她家的寶寶白天從來不睡,晚上睡得也早,讓人頭疼的是孩子凌晨2點左右就醒了,這簡直太累人了。

另一個寶媽小樂說:給寶寶用家庭床,孩子睡得不錯,基本上不怎麼睡整覺,所以就算這樣自己也沒睡得太好。

睡覺這件事孩子彷彿一直在和家長作對一樣,家長想讓孩子睡,孩子偏不睡,不想讓他睡你怎麼也叫不起來。於是就出現了訓練(也就是變相的強迫)孩子去睡覺,讓睡覺這件小事陷入了父母和孩子的權利之爭。

寶寶睡眠的權力之爭:別迷信任何睡眠訓練,科學哄睡才能讓娃安睡

面對自己和孩子睡眠的權利之爭,家長不能迷信任何的睡眠訓練,當然也不能放棄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入睡,但並不是藉著“哭聲免疫法”的橋樑,讓孩子在恐懼和不安的情況下進行自主入睡。

孩子獨自入睡的兩大因素

第一:讓孩子適應擁有更強大的心理防備,走出對父母的過度依戀,讓孩子的無理要求無效,是獨自入睡的關鍵,比如不抱著就不睡,在保證孩子心理不會缺乏安全感的前提下,讓孩子瞭解無理的要求沒有好處。

第二:給孩子和自己信心。家長如果總是不相信孩子能夠獨立入睡,從自己的情緒以及肢體動作中就表現出一種不信任,由於鏡像神經元的緣故,孩子是能夠察覺出來的。家長總是放不下,那麼孩子永遠不能學會獨立入睡。

寶寶睡眠的權力之爭:別迷信任何睡眠訓練,科學哄睡才能讓娃安睡

以上兩個因素是孩子獨立入睡的關鍵,但並不是讓孩子獨立入睡的條件,如果直接不管不顧把孩子放在那裡,就讓孩子自己睡,那麼只會加劇孩子的不安感。寶寶獨自入睡的前提不是訓練,而是家長科學的“哄睡”。

科學哄睡第一步:創造科學就寢時間

1)建立一整套就寢流程

提起睡覺,很多家長腦中的哄睡方式就是給孩子講故事,小一點的就是拍著睡。實在行不通了,家長就開始煩躁了。其實這不是哄睡,這就是強行讓孩子入睡,是權利之爭的開始。

真正哄睡的開端是建立一個整套科學的就寢流程,讓寶寶從白天平穩過渡到晚上。比如先讓寶寶洗個澡,然後給寶寶刷牙,再讀睡前故事,每天都這樣做,孩子內心自己就有了個就寢慣例了。

TIP:

可以建立一個就寢流程,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然後讓孩子參與進來,孩子會有成就感,還鍛鍊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擁有了主動性性,讓孩子養成更好的習慣。

寶寶睡眠的權力之爭:別迷信任何睡眠訓練,科學哄睡才能讓娃安睡

2)創造舒適睡眠環境

家長覺得舒適的環境就是安靜,黑暗,其實並不一定,每個孩子對舒適的睡眠環境的定義不一樣。有的孩子喜歡安靜且黑暗的環境,但有的就希望聽見父母的聲音才有安全感,才能入睡。

不一樣的喜好如果對身體沒什麼傷害,家長儘量要滿足,誰睡覺沒點小癖好呢?

3)不要和孩子產生權利之爭

孩子是不會那麼乖乖的按照流程辦事,總有一些時候孩子就是不想睡覺,這個時候和孩子爭論或是命令孩子都是沒有用的。

不要試圖說服孩子不要煩躁,不然就算孩子最後睡覺了,也是帶著情緒入睡的,會影響到睡眠的質量,家長要做是讓孩子順著自己的邏輯去進行入侵流程,和孩子好好講,詢問孩子下一步要做什麼,而不是一直強調你該睡覺了,你不進行下一項你就無法入睡等。

寶寶睡眠的權力之爭:別迷信任何睡眠訓練,科學哄睡才能讓娃安睡

4)孩子睡前,家長情緒要溫和且堅定

都說孩子是主角,也是最不安定的因子,其實在睡覺這件事情上,家長也是那麼不安定的因素。在孩子就寢的這段時間中,家長也要好好的執行孩子的就寢流程,不能被其他的事情打斷,免得影響到孩子。

其次家長不要把孩子睡前這段時間當成任務,甚至對孩子的考驗或是命令,當成一段不錯的親子時光,更有利於培養親子關係。

最後要給孩子信心,通過行動比如擁抱或是通過溫暖的語言。家長情緒上的溫和與堅定變得輕鬆且愉快。

科學哄睡第二步:孩子和誰睡,尊重孩子

1)是否和父母一起睡,視情況而定

關於是否能和父母誰在一起是非常有爭議的事情,在《正面管教A-Z》中:“大多數父母允許孩子和自己誰在一起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而是因為他們覺得似乎不得不如此,而且父母並不高興,如果這種情況,讓孩子和自己誰在一起就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所以是否和自己一起睡,並不是取決於孩子,而是取決於自己,如果和孩子一起睡會影響夫妻關係,就不要一起睡了。

寶寶睡眠的權力之爭:別迷信任何睡眠訓練,科學哄睡才能讓娃安睡

2)孩子自己睡,姿勢很重要

文章的開頭提到,有的寶媽給孩子進行趴睡訓練坑了寶寶,孩子該保持哪種睡姿,會直接影響到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

美國兒科學會所建議的最科學的睡姿是仰臥,就算是這樣如果孩子自己睡,家長也要時刻監控一下孩子的睡姿。

科學哄睡第三步:戒掉不良哄睡習慣

1)不要搖晃哄睡

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尤其是月齡比較小的寶寶,大腦發育為成熟,搖晃著哄睡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大腦。

2)不要習慣性抱睡

有的孩子之所以抱著才睡不抱不睡,是因為父母總是這樣哄他們睡覺,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不要一直抱著。

3)白天多給孩子安全感

晚上哄睡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哭泣,家長如果立刻抱起來哄,那麼就會回到第二步,養成習慣性抱睡。

所以讓孩子哭一小會也無妨,但是白天的時候要給孩子大大的安全感。

並不是說讓孩子哭睡,如果孩子情緒激烈一直哭,還是要哄,因為那個時候孩子內心已經沒安全感了。需要家長的及時安撫,不要由著孩子帶著情緒入睡,或者迷信哭著哭著就累了,累了就睡了的說法,這樣孩子太疲憊,睡眠質量會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