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作者/策劃:浩悅資本

更多資訊與研究請關注 浩悅資本 微信公眾號

浩悅資本,專注中國醫療健康的精品投行

新聞摘要:

4月13日,黑石生命科學(Blackstone Life Sciences)和Alnylam公司聯合宣佈,雙方已達成一項戰略合作協議,黑石將提供高達20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持Alnylam開發創新RNAi療法,治療多種嚴重疾病患者。根據協議條款,Alnylam公司將獲得黑石提供的高達20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持其RNAi療法Vutrisiran和ALN-AGT等在研療法的臨床開發。這一投資的目標是讓Alnylam公司不再需要進一步股權投資就可以維持其可持續性發展。而黑石將獲得Alnylam公司合作開發的RNAi療法inclisiran未來銷售額分成的50%。Inclisiran是一款靶向PCSK9的RNAi療法,目前正在接受美國FDA的審評,如果獲批,將有望幫助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降低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

浩悅觀點: 近期核酸類藥物持續處於高光,一方面是全球多家企業基於mRNA疫苗平臺開發新冠核酸疫苗,另一方面是RNAi藥物從2019年底至今持續有亮眼的臨床數據和鉅額資本市場投入。此次黑石向ALNY提供的20億美金中,10億美元用來購買PCSK9小核酸藥物Inclisiran的50%的License-out特許使用費,7.5億美元為抵押貸款,1.5億美元為2個心血管藥物管線項目的研發費用,以及1億美元的股權投資。 本交易中最值得關注的是“Inclisiran特許使用費的證券化”。根據2013年ALNY和MDCO達成的合作協議,ALNY將旗下針對PCSK9的兩款siRNA藥物ALN-PCS02(現已停止研發)和ALN-PCSsc(即Inclisiran)授權給MDCO,首付款為2500萬美元,未來研發及商業化里程碑付款總金額為1.8億美元,ALNY享有20%的銷售分成。基於對該管線的極大看好,諾華以97億美元的對價收購了MDCO(該公司只有1個管線)。雖然Inclisiran受到資本和產業的追捧,2026年的銷售額預計將超過50億美元,但遠水難解近渴。因此ALNY和黑石將未來一部分的銷售分成直接折現為10億美元現金,補充公司的現金流。Inclisiran上市後,諾華、ALNY和黑石將分別獲得其80%、10%和10%的銷售收入。 浩悅資本認為,ALNY本次的資本運作可供國內的產業界借鑑,License-out的具體形式具有巨大的靈活性,首付款不再是授權方立刻獲得現金的唯一形式,後續的銷售分成和里程碑也可進行某種程度的證券化,授權方將未來的收入轉化為當下的現金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投資人亦可用較低的成本鎖定其看好藥物的收益。

交易綜述:

  • 生物醫藥:本週多起鉅額私募融資交易,包括siRNA龍頭Alnylam完成1億美元股權融資,單抗和雙抗創新企業康方生物完成F輪融資(基石投資),天廣實完成C1&C2輪合計11.3億元人民幣融資,眼科創新藥企業撥雲生物完成B輪1.8億元人民幣融資,新型疫苗企業邁科康生物完成Pre-A輪近億元人民幣融資,小分子藥物研發企業凌科藥業完成A輪數千萬美元融資;IPO方面,DNA編碼化合物庫領先企業成都先導完成科創板上市,小分子腫瘤藥公司艾力斯與人源蛋白研發企業艾迪藥業紛紛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
  • 創新醫療器械:本週私募融資方面,心臟瓣膜領域受資本市場熱捧,包括微創心通完成1.3億美元股權融資,紐脈醫療完成B輪近億元人民幣追加投資,3月紐脈醫療曾獲得由奧博資本(OrbiMed)投資的數千萬美金投資,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IPO方面,內鏡微創診療器械安傑思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 IVD與精準醫療:本週主要亮點是IPO方面,化學發光特色企業深圳新產業創業板上市申請過會。
  • 醫療服務:私募融資方面,金域醫學完成8.5億元人民幣定增;兼併收購方面,大湖股份以3.25億元人民幣完成對康復醫療管理企業東方華康的併購,唯兒諾完成對兒童高端眼科診所美和眼科的併購。
  • 智慧醫療:私募融資方面,國產數字口腔早起活躍,家庭照護業務企業金牌護士完成A+輪數千萬人民幣融資,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互聯網醫院深度報告。

本週市場信息彙總

▷ 私募融資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 兼併收購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 IPO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本週重點交易觀點

▷ 私募融資

# 生物醫藥

4/14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 股權融資:1億美元
  • 投資機構:黑石生命科學、黑石信用平臺GSO Capital Partners
  • 公司簡介:Alnylam Pharmaceuticals創立於2020年,是一家研發基於RNA或RNAi干涉為新型治療手段的生物製藥公司。RNAi是一種在生物體內細胞中自然產生的選擇性沉默及調控表達的特定基因。由於許多疾病是因為特定基因的不適當活動引起的,通過RNAi對於基因的選擇性沉默能力可以為治療許多人類疾病提供一種新的途徑。公司認為,通過RNAi原理工作的藥物有潛力成為小分子藥物、蛋白質藥物、抗體藥物之外的一種新的藥物形式。此次黑石向ALNY提供的20億美金中,10億美元用來購買PCSK9小核酸藥物Inclisiran的50%的License-out特許使用費,7.5億美元為抵押貸款,1.5億美元為2個心血管藥物管線項目的研發費用,以及1億美元的股權投資。

4/14 康方生物

  • F輪:1.63億美元
  • 投資機構:奧博資本、Fidelity Investments、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博裕資本、漢康醫藥、Hudson Bay Capital、CRF Investment、AIHC Capital Management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2年,位於中山。公司致力於發現和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抗體新藥,以滿足國內外醫藥市場的需求。目前已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生物製藥全程研發及產業化平臺;建立了針對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豐富的產品線。

浩悅觀點: 作為大分子創新藥企業,康方生物的一大特色是其一體化開發平臺(ACE 平臺),涵蓋了所有藥物研發和開發功能,包括靶點驗證、抗體發現與開發、CMC和符合GMP要求生產。康方生物基於ACE平臺開發出了豐富管線,進入臨床試驗的抗體藥管線數量在國內生物科技企業中名列前茅,尤其是一系列雙抗管線更為亮眼。公司目前管線中擁有20餘個在研產品,其中6個雙特異性抗體、4個單抗正處於臨床階,涵蓋了PD-1、CD47、CD73、IL-12/IL-23、IL-17、IL-4R等與腫瘤免疫治療和自身免疫相關的熱門靶點。其中靶向PD-1/CTLA-4的雙抗藥物AK104已進入到了II/III期關鍵性臨床試驗階段;與正大天晴合作的PD-1單抗AK105於2018年12月開始III期臨床,是康方生物進展最快、有望最早獲批的在研產品。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康方生物三年累計虧損近4億,此次按照港交所第18A章上市規則以 未盈利生物技術公司上市,與三週前上市的諾誠健華一樣頗受資本青睞。康方生物自2015年以來至本次Pre-IPO輪(F輪)前,累計融資超過14億人民幣,參與投資者中有奧博資本、正心谷創新、清池資本、交銀國際、深創投、高特佳眾多知名基金。自從其計劃在香港市場IPO以來,備受關注,Pre-IPO投資者不斷加持。本次Pre-IPO輪引入了9位基石投資者,基石陣容強大,認購1.63億美元,按發行中間價計算,基石投資者已鎖定51.39%的份額。康方生物本次IPO假設以發行價區間上限計算,對應市值118.5億。 浩悅資本認為,豐富的管線佈局,強大的技術平臺,在雙抗領域領先佈局的先佔優勢,加上合作伙伴正大天晴強勢的銷售能力,以及資本市場充裕的現金支持,成就了研發實力和商業拓展能力強大的康方生物。

4/15 天廣實

  • C1&C2:11.3億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領投)中金啟德,(聯合領投)醴澤資本、中信證券投資、厚紀資本,(跟投)國投創合、清池資本、越秀產業基金、亦莊國投、交銀國際、國海創新資本、中科院創投、天堂硅谷、惟精資本、朗瑪峰創投、弘信資本、康創一號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03年,位於北京。公司建立了豐富的生物大分子產品管線,適應症涵蓋肺癌、胃癌、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結直腸癌、狼瘡腎炎、高脂血症和新發突發傳染性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其中包括中國首款全新一代CD20抗體MIL62、全球首款ADCC增強型雙抗MBS301和抗埃博拉病毒抗體MIL77等產品獲得了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

浩悅觀點: 中國抗體行業已經快速發展了將近十年,作為未來醫藥行業最大的賽道,生物創新藥領域的生物大分子藥依然處在絕佳的投資時期。復宏漢霖、信達生物、百奧泰、三生國健、君實生物等一批以重磅炸彈大分子生物類似藥為主打產品的公司,近幾年內陸續登陸資本市場。 天廣實的生物大分子產品管線豐富,適應症涵蓋肺癌、胃癌、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結直腸癌、狼瘡腎炎、高脂血症和新發突發傳染性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其中包括CD20抗體MIL62、全球首款ADCC增強型HER2雙抗MBS301、貝伐單抗(Avastin)生物類似物MIL60和抗埃博拉病毒抗體MIL77等產品。抗體產業主要特點一是創新的機會多,二是產業化門檻高。未來幾年隨著大品種類似物和創新抗體藥的上市,大分子藥物國產替代的腳步將進一步加速,國內抗體產業將進入新階段。

4/16 撥雲生物

  • B輪:1.8億人民幣
  • 投資機構:(領投)一村資本,(跟投)遠大醫藥、皓玥資本、中銀國際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8年,位於廣州。公司是一家眼科創新藥研發商,主要專注於開發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劑技術平臺和抗體-小分子協作偶聯技術平臺,覆蓋眼表,青光眼和眼底疾病。撥雲生物的核心產品CBT-001,已經完成美國臨床II期的適應症是翼狀胬肉。

4/16 邁科康生物

  • Pre-A輪:近億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KIP資本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6年,位於成都。公司是一家新型疫苗產業化公司,擁有國內首創的新型佐劑平臺、重組蛋白平臺和多個正在開展臨床申報的疫苗項目,包括重大傳染病、過敏性疾病和癌症的治療性疫苗。

4/17 凌科藥業

  • A輪:數千萬美元
  • 投資機構:(領投)德誠資本,(跟投)浙商創新、冪方資本、凱泰資本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7年,位於杭州。公司是一家聚焦腫瘤與自身免疫疾病小分子藥物的研發商,主要從事新藥早期研究,通過自身研究開發、海外大藥企技術授權引進和技術輸出,以及合作開發多個渠道,開發定位於國內及全球領先的新藥項目。凌科藥業公司聚焦腫瘤、免疫和炎症等疾病領域。

4/13 Stealth Biotherapeutics Corp

  • 股權融資:2000萬美元
  • 投資機構:Morningside Venture
  • 公司簡介:Stealth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創新藥公司,致力於開發與遺傳性線粒體疾病和衰老常見疾病相關的線粒體功能障礙的療法。公司擁有不斷增長的小分子和新型肽化合物,並期望通過這些庫篩選線粒體藥物候選物。同時,公司還在開發線粒體載體技術(MCT)平臺,以期望利用專有的化合物特性將具有生物活性的貨物運送到線粒體。

4/12 海博為藥業

  • 天使輪:數千萬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未披露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9年,位於成都。公司是一家重點致力於創新藥研發,同時著力打造高附加值精細化工品研發平臺、高端原料藥研發平臺和高技術壁壘改良製劑研發平臺的生物醫藥研發生產企業。創新藥研發方面,海博為覆蓋抗腫瘤、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系統、鎮痛、抗抑鬱等領域。

4/16 思安信生物

  • 股權融資:交易金額未披露
  • 投資機構:長春高新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9年,位於廣州。公司主要從事病毒疫苗載體平臺技術,基於該平臺可以開發出包括RSV疫苗在內的若干種疫苗。上述疫苗均有比較高的開發價值和市場潛力。可以使長春高新擴大產品種類。

4/12 藥捷安康

  • 股權融資:交易金額未披露
  • 投資機構:國投創新、南京江北醫療創新產業基金、南京紫金先進製造產業股權投資中心、南京其瑞佑康科技發展投資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4年,位於南京。公司是一家著眼於國際化的小分子創新藥物研發平臺,目前擁有獨立的1800+平研發場地,規劃建立從項目研究階段-項目開發階段-項目臨床階段一系列完整的創新藥物研發體系。

# 創新醫療器械

4/15 紐脈醫療

  • B輪:近億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國際著名PE機構、達晨財智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5年,位於上海。公司是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醫療創新型企業,專注於國際先進水平的介入人工心臟瓣膜系統的研發與產業化。公司立足於創新技術研發、學術推動和治療普及,構建產、學、研、醫相結合的管理團隊,與國內知名醫院及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研發多款心臟瓣膜介入治療創新醫療產品,填補國內產品和技術空白。3月,紐脈醫療曾獲得由奧博資本(OrbiMed)投資的數千萬美金投資,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浩悅觀點: TAVR近年來受到資本熱捧,預計今年將還會有兩家國產TAVR醫療器械公司上市,TAVR競爭步入新時代。而二尖瓣反流患者發病率是主動脈狹窄的3-5倍,市場空間巨大,我們非常看好二尖瓣市場未來的發展。二尖瓣介入治療領域,產品壁壘極高,尤其是二尖瓣置換領域更是全球研發難點。紐脈醫療在二尖瓣置換領域全國領先,率先完成多例探索性臨床,同時佈局二尖瓣治療的多款產品,屬於稀缺優質公司。紐脈團隊專注介入瓣膜研發十餘年,以虞總為代表的紐脈人的匠心精神,為打造全球首款進入臨床階段的二尖瓣置換產品奠定基礎。佔據二尖瓣介入瓣膜的廣闊賽道,打造了亞洲首款TMVR產品,臨床試驗數據優異,我們相信紐脈醫療未來會更加受到臨床醫生及資本市場的認可。

4/16 微創心通

  • 股權融資:1.3億美元
  • 投資機構:中信產業基金、高瓴資本、清池資本、Gamnat、國新國信東吳海外基金、易方達、三正健康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5年,位於上海。微創®心通主要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治療瓣膜性心臟病的醫療器械全套解決方案, 其自主研發的VitaFlow®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系統(VitaFlow®瓣膜系統)於2019年7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頒發的註冊證。VitaFlow®瓣膜系統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採用牛心包瓣葉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TAVI)產品,也是國內第一款引入內外雙層裙邊及電動手柄設計的TAVI產品,搭配微創®心通自主研發並獲批上市的敖廣™球囊擴張導管和敖順™導管鞘套件,為醫生提供了全面的整體治療方案。VitaFlow®瓣膜系統於2019年8月正式啟動商業化,截至2020年4月16日,已進入51家可以開展TAVI手術的醫院,其中包括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和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等。

浩悅觀點: 浩悅資本認為,微創心通受到資本熱捧,7家知名機構狂擲1.3億美元爭相湧入,心臟瓣膜賽道異常火熱。不難發現主動脈瓣膜競爭格局已漸趨明朗。國產領跑的啟明醫療,微創心通已經取證,銷售業績高速增長,沛嘉醫療預計在今年晚些時間取證銷售;進口廠商愛德華與美敦力悄然加緊進入中國市場的腳步。超百億市場騰飛在即,加之近來啟明醫療股價連創新高,這也解釋了為何投資機構對這個賽道從質疑、觀望到如今的青睞與追捧,預示著生物介入瓣膜的時代已全面到來。建議關注的尚未爆發介入瓣膜領域,特別是二三尖瓣領先的企業。

# IVD與精準醫療

4/16 亞科科技

  • 股權融資:交易金額未披露
  • 投資機構:(領投)毅達資本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03年,位於蘇州。公司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現已形成以“體外診斷試劑原料”、“電化新材料”、“生物緩衝劑”等產品為主導,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亞科科技總部運營中心座落在蘇州,工廠位於山東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已建成完善的營銷體系,遠銷至東南亞、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客戶包括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貝克曼庫爾特(Beckman Coulter)、希森美康(Sysmex)、阿法埃莎(Alfa)、梯希愛(TCI)、中國醫藥集團、哈藥集團、邁瑞生物、科華生物等知名企業。

4/15 愛興生物

  • B輪:數千萬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宇杉資本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3年,位於成都。公司研發的均相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LIA-12,具有獨特的免清洗技術,沒有清洗液、底物液、激發液等額外的耗材,但同時具有還具有較高的精密度和靈敏度。

# 醫療服務

4/15 金域醫學

  • 定增:8.5億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國投招商先進製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梁耀銘(實控人)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6年,位於廣州。公司是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規模大、檢驗實驗室數量多、覆蓋市場網絡廣、檢驗項目及技術平臺齊全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向各類醫療機構等提供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外包服務。據金域醫學的財報顯示,公司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9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22億元、37.92億元、45.25億元和39.20億元。

4/15 達爾健康復

  • 天使輪:數千萬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凱泰資本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9年,位於上海。公司是一家以腫瘤康復和預防為特色的健康管理品牌服務商,其計劃以第一家達爾健康復醫院為起點,以腫瘤患者臨床需求為核心建立可標準化、數據化、體系化的腫瘤康復服務能力,形成“科學量化健康”特色臨床路徑,樹立腫瘤康復領域標杆;同時搭建集團化管理運營模式,並通過“核心市場自建連鎖、廣闊市場能力輸出”的方式在全國進行連鎖化佈局。

# 智慧醫療

4/17 金牌護士

  • A+輪:數千萬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未披露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5年,位於北京。公司是由北京美鑫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綜合上門護理服務平臺,金牌護士致力於成為大眾的家庭健康管家,以“專業至上、關愛上門”為服務特色,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將專業的醫護資源對接到大眾家庭中,讓傳統的醫護難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從此在家就能輕鬆獲得專業的護理服務。

浩悅觀點: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患病人群不斷擴大,以及國民消費水平和意識的不斷提升的共同作用下,國內對於居家護理供應的需求,以及供給缺口日益凸顯;我國目前有註冊護士400餘萬,佔到了總醫務人員數量的50%;隨著醫療行業互聯網化的進展,通過線上“滴滴”模式+線下護理站提供O2O家庭護理服務的商業模式應運而生;但與此同時,這一新興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潛在障礙:立足於醫院的供給端開發模式限制了最大化挖掘龐大護士群體的潛力,但完全開放的平臺也需要考慮醫院的反應,因此平臺需要思考合適的產品設計和合作模式;同時家庭照護業務與院內業務在場景、技能需求以及用戶預期方面有著天然的差別,如何建立自有的培訓體系,提供標準化的家庭看護服務,是該類企業面臨的共通課題。

4/13 微笑公式

  • 天使輪:千萬級人民幣
  • 投資機構:Global Founders Capital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9年,位於深圳。公司是一家專注於Direct-to-consumer(DTC)的隱形正畸平臺服務商,對標美國齒形矯正公司SmileDirectClub。作為一個互聯網正畸平臺,「微笑公式」並不執行醫療工作,而是通過遠程牙科診斷,將授權的正畸醫生及用戶連接起來。與SDC將咬泥寄給消費者的方式不同,「微笑公式」採用的是上門提供3D口腔掃描服務,更好地實現正畸病例診斷的數字化。

4/15 雅速美

  • 天使輪:數百萬元人民幣
  • 投資機構:卓德投資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2015年,位於深圳。公司是一家口腔醫學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以齒科數字化技術為主導,為口腔門診及齒科工廠,終端患者提供完整的數字化齒科方案。雅速美主要瞄準的是隱形正畸、種植等數字化口腔領域。這家公司以自主研發的精度達0.02mm的3D打印機為基礎,延伸至產業鏈上游的數字化革新,同時,採用Direct-to-customer模式,直接面向用戶提供隱形正畸產品。

浩悅觀點: 對標SDC,中國出現兩家隱形正畸DTC企業。浩悅資本分析,整個隱形正畸產業鏈技術壁壘並不高,打印機和材料已有成熟的供應商,正畸規劃目前依靠醫生,未來有望通過軟件解決。國外繼SDC之後,也出現了Smilelove、Candid、Uniform Teeth、Byte等追隨者,競爭相對激烈。浩悅資本認為,DTC正畸的核心競爭力是營銷與先發優勢。此類公司應該仔細分析自己的客戶畫像,包括消費力、地域、年齡群等等。在消費者中樹立起品牌是未來能甩開其他對手的核心優勢。

▷ 兼併收購

# 醫療服務

4/15 東方華康

  • 賣方機構:咖輔健康、擢英醫療、聯創君浙、聯創永沂、蔣保龍、李愛川
  • 買方機構:大湖股份(600257.SH)
  • 交易金額:3.25億元人民幣
  • 估值:6.25億元人民幣
  • 股權佔比:52%
  • 公司簡介:東方華康成立於2017年,位於上海,是立足於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提下成立的大型康復醫療管理企業,公司以醫療產業投資、醫院管理為主業,擁有一支資深的醫院管理、企業策劃等組成的醫院經營管理專家隊伍;公司長期與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上海中山醫院、上海華山醫院技術協作,並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具有現代特色的醫院經營管理模式。
  • 財務數據: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4/15 美和眼科

  • 買方機構:唯兒諾
  • 股權佔比:90%
  • 公司簡介:北京美和眼科診所成立於2015年,位於北京,是一家兒童高端眼科診所,為眼病患者提供一流的診療服務。

浩悅觀點: 美和眼科由原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於剛創立,攜手張豐院長專注於複雜的兒童眼整形專科,是目前很少醫院有能力和有動力開展的細分特色專科。美和眼科醫療靠結合既有傳統意義上的兒童眼科內容,比如斜視、弱視,又有具有美和特色的項目,比如兒童上瞼下垂、眼瞼微創整形、兒童淚道、兒童眼球震顫手術打造了自身特色專科的壁壘。不過細分賽道也意味著細分受眾,僅從兒眼科專病出發對於全國市場的複製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在眼科連鎖賽道已經有愛爾這樣的巨頭和不斷湧現的大集團。 唯兒諾是專注於兒童全科門診的連鎖品牌,是兒科賽道上的明星企業。兒科醫療服務市場一直以來剛需大而服務遠未被滿足,但無論是公立醫院的兒科還是私立連鎖兒科集團,都面臨著“難盈利”的痛點。這也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因為兒童診斷難明確,並且很難在用藥和治療費用上創收;二是兒科以內科為主,兒內科醫生在市場上非常緊缺,而兒外科的優秀醫生更是稀有資源。在完成整合美和眼科後,唯兒諾就有實力在原有兒童全科基礎上,快速打磨自己的特色亞專科塑造品牌實力,更快的在全國佔領醫療資源和體現其品牌複製能力,美和眼科也獲得了兒童病源的基礎,插上了“翅膀”。

▷ IPO

4/17 公司名稱:艾力斯

  • 交易所/股票代碼:科創板/申請
  • 發行股數/總股本:9000萬股/45000萬股
  • 募集金額:15.03億元人民幣
  • 保薦機構:中信證券
  • 公司簡介:艾力斯成立於2004年,是一家專注於腫瘤治療領域的創新藥企業,目前已在非小細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領域構建了豐富的研發管線。艾力斯的核心在研產品——艾氟替尼,艾氟替尼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為艾力斯自主研發的1類小分子靶向藥,是該公司的核心在研產品,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 財務數據: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 財務投資人: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4/16 公司名稱:成都先導

  • 交易所/股票代碼:科創板/688222.SH
  • 每股發行價格:40元/股
  • 發行股數/總股本:4068萬股/40000萬股
  • 募集金額:8.35億元人民幣
  • 保薦機構:中金
  • 公司簡介:成都先導成立於2012年2月22日,致力於DNA編碼化合物庫(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簡稱DEL)技術潛心研究與創造,專注於小分子原創新藥的早期鏈段研發——苗頭化合物和先導化合物的發現。成都先導的DEL技術已經構建了分子結構超過4000億種的DNA編碼小分子化合物庫,成為國內從事DEL技術產業化最成熟、最具規模化的企業,也是已知的全球最大、最具多樣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庫。
  • 財務數據: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 財務投資人: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4/19 公司名稱:艾迪藥業

  • 交易所/股票代碼:科創板/申請
  • 發行股數/總股本:9000萬股/45000萬股
  • 募集金額:7.46億元人民幣
  • 保薦機構:華泰聯合證券
  • 公司簡介:江蘇艾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憑藉著全球首創的尿蛋白在線吸附技術,艾迪藥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男性尿蛋白生產基地。研發領域艾滋病、炎症以及惡性腫瘤等疾病。
  • 財務數據: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 財務投資人: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4/16 公司名稱:安傑思醫學

  • 交易所/股票代碼:科創板/受理
  • 發行股數/總股本:1447萬股/5787萬股
  • 募集金額:3.88億元人民幣
  • 保薦機構:中信證券
  • 公司簡介:公司前身系成立於2010年12月的安傑思基因,上市公司達安基因系安傑思醫學的創始股東,目前以19.79%的持股位居第二大股東。公司從事內鏡微創診療器械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應用於消化內鏡診療領域,按治療用途分為止血閉合類、EMR/ESD類、活檢類、ERCP類和診療儀器類。公司生產的各類微創診療器械與消化內鏡配套使用,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應用於消化道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 財務數據: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 財務投資人: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4/17 公司名稱:新產業生物

  • 交易所/股票代碼:創業板/獲批
  • 發行股數/總股本:4120萬股/41160萬股
  • 保薦機構:華泰聯合
  •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於1995 年12月15日,是專業從事研發、生產、銷售“體外診斷儀器及試劑”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涉足免疫診斷、生化診斷等體外診斷多個細分領域。於2010年2月將中國第一臺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成功推上市場;2016年將智能化的“模塊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統”上市;2017年通過美國FDA 510(k)審核,獲得准入許可,正式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美國FDA准入的化學發光廠家。
  • 財務數據: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 財務投資人:
RNAi藥物龍頭Alnylam獲黑石20億美元重磅支持

浩悅觀點: 作為國內大型自動化化學發光設備的代表企業,新產業此次IPO獲批,儘管距離2017年12月底過會已經過去了近14個月,同時發審委也提出了產能利用不足、毛利高出同行較多、股權結構較為分散等問題。但新產業成功登陸A股,仍體現了我國IVD頭部企業不斷提升的技術實力、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以及國家政策對於IVD企業發展與上市的支持;結合科創板開放申請以來大量IVD企業成功過會,以及創業板年底前落實註冊制等消息,擁有技術或市場規模優勢的IVD企業投資價值將持續提升。當然,從長期來看,如何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門檻和市場佔有率,深化進口替代過程,仍然是國內IVD企業面臨的共通課題。

本週重點新聞回顧

# 行業政策

新聞標題:證監會2020年力爭做好創業板註冊制試點改革配套規則制定工作

新聞簡述:2020年,證監會擬製定、修改的規章類立法項目合計53件,其中,列入“力爭年內出臺的重點項目”42件,列入“需要抓緊研究、擇機出臺的項目”11件。具體來看:一是落實修訂後《證券法》的各項要求,做好與法律規定銜接。二是做好創業板註冊制試點改革配套規則制定工作。其中,“力爭年內出臺的重點項目”3件,包括制定《創業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修改《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三是強化法治政府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四是著力推進資本市場發展,規範市場主體行為。(來源:證監會官網)

# 生物醫藥

新聞標題:Moderna新冠疫苗獲4.83億美元支持其加速開發,2/3期臨床提上日程,擴大生產規模為審批許可做準備

新聞簡述:4月17日,Moderna宣佈了一項協議,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承諾提供高達4.83億美元的資金,用於mRNA-1273的後期加速開發。根據協議條款,BARDA將為mRNA-1273的開發提供資金,以獲得FDA的審批許可。該公司股價在週四晚間飆升21%,隨著該公司的估值突破150億美元大關,其市值超過26億美元。(來源:醫麥客)

浩悅觀點: 在此之前,Moderna從其實驗性Zika疫苗(mRNA-1893)的I期試驗中發佈了令人鼓舞的初步數據,這或許為COVID-19疫苗可以獲得相似數據奠定基礎。一旦mRNA領域成功申報獲批一個藥物,mRNA行業或將迎來大爆發。國外mRNA藥物的頭部企業,包括Moderna、BioNTech、CureVac,廣受追捧,也是體現學術圈與資本圈對該技術的青睞與信心。mRNA藥物主要技術壁壘在於遞送與生產合成,我們建議關注擁有核心技術平臺與完整團隊建設的公司。 例如斯微生物,是全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mRNA 疫苗企業, 也是第一家在國內首先以mRNA 疫苗技術開展人體內試驗的公司,更是國內唯一一傢俱備了mRNA 疫苗工業化生產能力的公司,在本次新冠疫情當中也是新冠疫苗進展最快的企業之一, 非常值得關注。

新聞標題:Thermo Fisher投入4.75億美元大力發展生物藥CDMO

新聞簡述:全球生命科學服務巨頭Thermo Fisher日前表示,2020年,該公司將投入逾4.75億美元,以持續增強其在生物製品、細胞和基因治療方面的開發能力和產能。此次投入代表Thermo Fisher對生物製藥業務,特別是對細胞和基因治療CDMO業務的進一步關注。(來源:和元上海)

新聞標題:靶向PI3K,創新抗癌療法開發獲1億美元資本助力

新聞簡述:4月15日,MEI Pharma和協和麒麟株式會社(Kyowa Kirin)聯合宣佈,兩家公司已達成一項全球許可、開發和商業化協議,進一步開發和商業化MEI Pharma公司的ME-401。這是一種每日口服一次的研究性候選藥物,特異性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δ(PI3Kδ)。它在臨床開發中用於B細胞惡性腫瘤的治療。(來源:藥明康德)

新聞標題:全球首家!新冠滅活疫苗在河南完成第一針注射

新聞簡述: 4月12日,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獲批臨床試驗當天,該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臨床試驗第一階段在河南順利啟動,本次臨床研究為“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Ⅰ/Ⅱ期臨床試驗”。研究方為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志願者踴躍報名,知情同意後,經多項檢測,32名志願者最終入組第一階段臨床試驗。(來源:人民日報)

# 智慧醫療

新聞標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新聞簡述:《方案》目標為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深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數據供應鏈,以數據流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和跨行業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構建設備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數字化-企業數字化-產業鏈數字化-數字化生態的典型範式。其中,《方案》表明: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開展互聯網醫療的醫保結算、支付標準、藥品網售、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多點執業、家庭醫生、線上生態圈接診等改革試點、實踐探索和應用推廣。(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浩悅觀點: 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將“首診”納入互聯網醫療和醫保,對互聯網醫院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利好信號。但是從政策發行方和“探索”二字可看出真正的落地執行仍然道路遠且長,實質性的利好還需要等待實際監管機構國家衛健委、醫保局的文件,且首診不僅是政策驅動,還面臨著實際醫療行為合規合理性的考驗。因此“首診”雖是必然趨勢,但進程一定是謹慎緩慢的,結合該政策提出可將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作為載體,河北省(雄安新區)、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等6個省市或許會率先試點。由於醫療行為的嚴肅性和複雜性,網上首診可能存在較大風險,在碰到較難處理的問題時,請患者來到線下首診可能是醫生出於執業精神和規避風險考量的選擇,因此可以預期在未來首診的放開也會率先在擁有豐富醫療資源的公立三甲醫院試點,再逐級下放到基層,醫療體制建設完備時即形成分級診療的理想模式。對於各大醫院和醫療信息化企業,在政策漸趨明朗的現在,加緊互聯網醫院建設,擁抱線上複診和未來首診帶來的患者增量,探索互聯網醫院和實體醫院運營管理的協同互補,是必須要邁出的一步。 此外,本方案的的核心在於“數字化”,也進一步加大利好了數字化醫療器械、數字化醫藥營銷、數字化醫院管理和數字化藥品研發等方向。

新聞標題:北京互聯網診療可納入醫保,實時結算

新聞簡述:4月17日,北京舉行新冠疫情防控第84場新聞發佈會。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杜鑫介紹,北京互聯網診療可納入醫保,可線上實時結算。患者憑線上醫生開具的藥方,經定點醫院確認後可選擇到定點醫院取藥、到定點零售藥店取藥或藥品配送上門服務,三種方式在取藥時均可持社保卡實時結算。(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