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精神病手術致人“變傻、變呆”沒有理論依據

精神病學教科書資料顯示,約30%的頑固性精神病人,經過長期規範化精神內科治療後,其療效仍然很差,甚至反覆發病、日漸加重,這讓病人的學習、工作、生活及社交功能嚴重退化,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諸如此類病人,家屬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來幫助患者回歸社會。

提及精神疾病的手術治療,至今諸多家屬仍然“將信將疑”。部分家屬偶爾會問我這樣的問題:“手術讓病人不鬧了,是不是術後病人變傻、變呆了?”。這話讓我聽了很震驚,因為“以訛傳訛“的誤傳,讓很多家屬把“假話當成了真理”!

精神疾病為什麼可以手術治療,這要從歷史說起,1935年葡萄牙精神病學家Moniz在動物實驗的啟發下設計了雙側前額葉腦白質切斷術並由神經外科醫師Lima施行手術,結果手術成功並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後因“切斷術”導致患者出現併發症被臨床廢棄。1947年Spiegel和Wycis首先將腦立體定向技術用於精神病治療。由於該技術定位準確,損傷範圍小,操作亦較簡便,為藥物及其他治療方法無效的精神病患者提供了一種容易接受的治療途徑。自1948年以後的歷屆國際精神病學術會議肯定了精神外科的發展成就和效果,認為“精神外科”對於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神經症和癲癇伴發精神症狀的患者具有良好治療效果。

如今,隨著臨床精神病學、神經生化、神經影像學及微侵襲技術的發展,“精神外科”手術方式也發生了重大改變。

經大量的神經解剖和電生理研究證實,邊緣系統的神經核團具有不同的神經支配功能,這是手術治療精神疾病的解剖和生理基礎。如控制情緒衝動的杏仁核、控制各種幻覺的扣帶回、控制思維異常的內囊前肢、控制衝動、攻擊行為的中央隔區等等;

那麼,為什麼精神病人手術後可以臨床治癒,這要從其發病機制來分析和尋找答案。

精神疾病並非“心理疾病”而是一組腦功能性疾病,人腦的神經核團通過分泌神經遞質,來調節與控制正常生命活動。精神活動是生命活動的一部分,腦內相關神經核團通過分泌多巴胺、乙酰膽鹼、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來調節控制人類的精神活動。精神疾病是腦功能性疾病,它與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核團(杏仁核、扣帶回、內囊前肢、中央隔區、伏隔核、尾核下束、眶束、額束等)的神經遞質異常分泌、代謝紊亂有密切關係。研究證實,神經遞質功能紊亂是精神疾病發病的重要基礎。我們可通過刺激和毀損邊緣系統神經核團的微小結構,調節其神經遞質代謝,達到控制和改善精神症狀的目的。

現代精神病手術致人“變傻、變呆”沒有理論依據

現代精神外科採用腦深部核團神經調控術來治療難治性精神病,手術是以病人的核心精神症狀為依據選擇靶點,對多靶點神經核團實行調控。這些需要調控的神經核團有內囊前肢、扣帶回、杏仁核、尾狀核下束等等,手術操作不在腦的智能區、運動區和語言區域,術後不會出現呆傻、偏癱、失語等現象,多數核團與記憶無關,因此,現代精神外科手術讓病人“變傻、變呆”是沒有理論依據的。

此外,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腦立體定向技術已經進入了精準導航、機器人輔助的微創時代。開展手術前,病人先行MRI-3D序列薄層掃描與MRI-DTI掃描,根據患者的核心症狀選擇手術靶點,後將MRI、DTI及CT掃描數據,輸入計算機手術定位計劃系統,進行CT、MRI及DTI等圖像融合,然後根據患者核心的精神症狀,鎖定手術靶點,獲取三維座標,計算最佳手術路徑,從而避開重要神經血管,大大提高手術安全性,從而較好地規避了手術風險。

現代精神病手術致人“變傻、變呆”沒有理論依據

手術計劃系統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功能神經科專家團隊自2008年至今,應用第5代腦立體定向神經調控技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病”千例,經術後6個月到8年的隨訪中,結果顯示總有效率為95.8%。術後患者學習、工作、生活、社交等社會功能逐步恢復,並逐步迴歸社會,過正常人生活。

致頭條讀者:

您若有疑問可以發表文章評論,若您想諮詢或更深層次的交流可以通過本平臺“私信”功能進行對話,我會盡力幫助大家,解決疑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