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正式實施,目前各區都在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實戰”投放模式。朝陽區老舊小區居民人數眾多,其中居民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不少還是無物管小區,這都給老舊小區垃圾分類的落地實施帶來了一定困難,探索破局老舊小區的“朝陽方案”一直是各街鄉的工作重點。呼家樓街道的呼北社區就探索出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專業+自治”的模式,取得了垃圾分類工作的初步成效,成為又一可以深入優化的朝陽經驗。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4月23日,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率隊到呼家樓街道調研垃圾分類工作。市政府副秘書長韓耕、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孫新軍、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剛參加調研,朝陽區副區長楊建海、區城管委相關領導陪同調研。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張家明副市長來到位於呼北社區的密閉式清潔站和垃圾分類驛站,實地查看了各種環衛設施,瞭解了再生資源回收、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以及垃圾分類標準化改造工作開展情況,對“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專業+自治”模式表示了充分認可。

模式 亮點

1.黨建引領促分類

2.志願服務強宣傳

3.資源回收推減量

4.標準化改造暢收運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目前,朝陽區城市管理委正在按照市城市管理委要求,對呼北社區的垃圾樓、分類驛站、桶站、垃圾運輸車進行標準化改造,規範收運體系,將其作為全市唯一的標準化點位進行推廣展示。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四色垃圾車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四色垃圾車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四色垃圾車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四色垃圾車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生活垃圾分類驛站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垃圾分類宣傳欄、垃圾桶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垃圾分類密閉式清潔站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張家明副市長強調:

1、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關乎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必須高度重視、明確定位,垃圾分類標準化改造要因地制宜,建立有效管理模式,形成持續優化、以點帶面的工作格局。

2、要堅持黨建引領,同時發揮居民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強化宣傳引導,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投放的準確率,引導居民更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發動居民自治共治,凝聚合力,共商對策,全力以赴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3、呼北社區垃圾分類試點項目的順利開展有利於向全市推廣,要在精細化管理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暢通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完善配套設施,推動前端分類收集和末端清運處理工作落實到位,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調研朝陽區垃圾分類工作:舊小區,新改造!

推動垃圾分類的落地實施,是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工作內容。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將要正式實施,朝陽區正持續探索相關經驗,引導居民群眾轉變分類理念、養成環保習慣,形成“創建國家衛生區、垃圾分類我先行 ”的良好氛圍,共同建設健康美麗的新朝陽。


來源:朝陽城市管理服務、掌上呼家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