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亮“金剛鑽”,“小巨人”成功挺進5G供應鏈

手握5G鎂合金材料訂單產品163萬個,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30%、利潤增長近70%……2020年一季度,威海萬豐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現“開門紅”。

報表放在一邊,董事長朱訓明回過頭接著研究桌上高強高導熱鎂合金材料數據圖紙,比數據更讓他興奮的是下一步的目標——繼續跟進中興、華為對5G基站基礎材料的新需求,再研發!

磨亮“金剛鑽”,“小巨人”成功挺進5G供應鏈

靠技術起家的威海萬豐鎂業,如今已是國內鎂合金領域的“小巨人”。2019年,5G基站建設初期,中興、華為等通訊企業“找上門”來,給萬豐鎂業出了篇“命題作文”——按需設計5G基站關鍵儀器的高導熱、輕量化鎂合金材料。

2019年年初接到研發任務,下半年開始批量生產;今年年初,客戶就將全年的訂單“砸”了過來……短短一年時間,萬豐鎂業成功挺進5G供應鏈,將“命題作文”變為自身創新突破的“金剛鑽”。

但這一年來,“金剛鑽”磨得並不容易。“4G及其以前的通訊基站基礎材料主要採用鋁合金,但5G基站功耗是4G基站的2.5倍至4倍,這就意味著發熱量增加。如果散熱不及時,就會嚴重影響網絡的穩定性和設備的使用壽命。”朱訓明說。

傳統鎂合金密度雖輕,但導熱率卻只有鋁合金的60%,攻堅突破的關鍵就在於提高鎂合金的導熱係數。因為公司一直憑藉技術過硬闖市場,朱訓明一開始心裡就有底氣——公司1/6的員工搞研發,每年投資2000餘萬元作為研發基金。

明確了攻堅方向,2019年萬豐鎂業請來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教授張奎和瀋陽工業大學教授毛萍莉兩個行業“大拿”做智囊團。

一個負責前端設計、一個負責實際應用,頂尖專家帶著研發骨幹加班加點合力攻堅。實驗室裡,鎂合金被“掰碎”了,鋁、鋅、錳、鈰、釷等合金元素一點點按照比例嘗試、修改。所有的研發人員幾乎都“泡”在實驗室,朱訓明更是一有時間就往實驗室跑,所有人的腦海裡只有兩個字:優化。

功夫不負苦心人。鎂合金材料的“配方”理論上更改成功。可鎂合金溶體的深度熔鍊、成型又成為新的難題。每一次成品的細小瑕疵都意味著“配方”要再調整。就這樣反覆試驗、檢測、改進,最終確定高強高導熱鎂合金材料生產技術的準確數據。

“傳統鎂合金材料的導熱係數為80。我們通過優化設計合金成分,再經深度純淨化熔鍊,將其導熱係數提高到120。”朱訓明頗為自豪,2019年10月,萬豐鎂業5G基站用高強高導熱鎂合金材料及製品實現批量化生產。當年,銷售額便飆升至8000萬元。

雖然萬豐鎂業成功挺進5G供應鏈,但5G基站樣式結構更新很快,萬豐鎂業正有針對性地加大研發,保證鎂合金產品走在國際前沿。

研發生產5G基站用高強高導熱鎂合金材料及製品是萬豐鎂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一步。研發成功的鎂合金材料還可以應用到萬豐鎂業深耕的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推動整體業務向前。

如今,萬豐鎂業技術的“金剛鑽”越磨越亮。在5G及合金的大市場裡,萬豐鎂業以“鎂”取勝,不僅吸引著哈雷、寶馬、法拉利等知名主機廠以及中國中鐵、中興通訊把訂單送上門,還吸引著一眾鎂合金領域的人才聚集。

數字化車間內,機器按“配方”生產,工人們熟稔操作著,一件件高標準的合金材料製品有序走下生產線,帶著萬豐鎂業的印記走向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