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正午陽光如今已成為良心劇的代名詞。

猶記當年現象熱劇《琅琊榜》開播後,吃瓜群眾掀起了手持放大鏡追劇的考據風。而歷經改名風波播出的《清平樂》,依然是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雖然劇情沒有梅長蘇一路開掛打怪引人入勝,但全劇服化道的質感依然讓人有些欲罷不能。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清平樂》劇照

《清平樂》和《琅琊榜》的故事背景有著本質性區別,一個是依託正史的一板一眼,一個是架空時代的天馬行空。也正因如此,有無數史實背書的《清平樂》劇組過足了考據癮,給人們展現了最為精彩的大宋風華。

畢竟論及宋代,陳寅恪先生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1

宋朝的皇帝從不用去逛某瀾之家,他的衣櫃裡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窄袍與御閱服等,足夠塞滿一座宮殿。在不同的場合,穿戴不同的服裝與冠冕。

目前劇中仁宗皇帝出現的最高形制套裝為通天冠服,恰如其分穿著了這套高定服飾。靈魂追問來了:它的高級感在哪裡呢?

首先是出現的場合,朝服的最高級別款式為通天冠、絳紗袍。這是皇帝專屬御用,為參加大祭祀致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會、大冊命、親耕籍田時所穿戴的冠服。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清平樂》通天冠服

通天冠,創始於秦,至清廢除。通天冠在歷史發展的征程中,外形變化較大,但大部分時期額部的金博山裝飾較為穩定。這是一種用黃金製成的山嶽形片狀飾物,仿照博山爐所做,藏著皇帝企圖與神仙相通的內心小九九。《後漢書·輿服志下》記載:“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乘輿所常服。”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南宋·馬和之《孝經圖卷》

宋代的通天冠服基本沿襲唐制,根據《宋史·輿服志》對其進行了詳盡介紹。先看首服,“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高廣各一尺。青表朱裡,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翠緌,玉犀簪導。”

再看身服,“絳紗袍,以織成雲龍紅金條紗為之,紅裡,皂褾、襈、裾,絳紗裙,蔽膝如袍飾,並皂褾、襈。白紗中單,朱領、褾、襈、裾。白羅方心曲領。”最後是足部和配飾,“白襪,黑舄,佩綬如袞。”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的宋太祖趙匡胤的老父親宋宣祖圖中,可以清晰看到通天冠套裝的模樣。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宋宣祖像

劇中仁宗的通天冠服是目前影視劇還原度最高的作品,沒有之一。之前《鶴唳華亭》中雖然罕見的出現這一禮冠,但做工縮水,終究有些差強人意。

首先是還原了通天冠,不僅在整體上還原了其“捲雲”的弧度造型,大小比例和趙爸爸的原物基本一致,還做足了細節。如代表皇帝地位的二十四道梁、每道梁的頂部都有珍珠裝飾、醒目的蟬形冠飾(古人相傳“蟬居高飲潔,口在腑下”,取其清高,飲露而不食之意)、蟬下是仿照博山爐所做的金博山、自右至左的玉簪導,甚至系冠用的紅纓也做了逆天還原(顏色、長度、系法),以上這些細節基本都可以在宋宣祖的畫像上找到出處。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清平樂》通天冠服側面

其次是,配合通天冠所穿的絳紗袍也十分走心。傳統絳色下,可以清晰看到雲龍暗紋,衣緣處為皂色,方心曲領也是延續了近年國產劇的細節,在衣背處繫結,而不是粗暴套了一個項圈。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南宋衛湜在《禮記集說》記載了其穿戴方式,“今朝服有方心曲領,以白羅為之,方二寸許,綴於圓領之上,以繫於頸後結之也。”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宋·陳居中《文姬歸漢圖》局部

當凱凱華麗轉身時,我們發現這件衣服的後背原來還有著豐富的佩飾。通天冠服中的佩飾和袞冕的佩飾一致,多為玉佩、小綬、大綬等。

《宋史·輿服志》記載:“白玉雙佩,玄組。雙大綬六採,玄、黃、赤、白、縹、綠,純玄質,長二丈四尺五寸,首廣一尺。小雙綬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間施三玉環。”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清平樂》通天冠服背面

玉佩形制繁雜,分為兩組,左右一致,一般佩戴在身側,可惜劇中沒有太多鏡頭展示。大綬為長方形,用玄、黃、赤、白、縹、綠六彩織成。大綬上垂織帶六條,也稱作“小綬”,顏色與大綬色彩相同,分成三組編結,懸掛玉環二枚。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上圖為擷芳主人依據明制繪製的玉佩、小綬、大綬示意圖,可供參考。

2

劇中仁宗皇帝還有一款服飾頻頻出鏡,和廣大996的公務員們一起開會時所穿的正式辦公制服——常服。宋代皇帝常服繼承大唐款式,頭戴幞頭,身穿圓領大袖襴袍),內有襯領。

大宋頂級宅男的職業裝看起來簡約又簡單,似乎有些乏善可陳,我們深究一下。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上圖中王凱飾演的仁宗皇帝穿的是無限接近白色的淡黃色圓領大袖襴袍,整體廓形較為得當,放量寬大,大有衣帶當風的感覺。宋朝的襴袍起源自唐朝襴袍,圓領,上衣下裳相連屬,下襬接橫襴。但與唐朝窄袖襴袍不同的是,宋款衣袖寬大,內加襯領。

仁宗皇帝為何要穿淡黃色?因為宋制規定,天子常服有三色,赭黃、淡黃、紅三種。其中赭黃為隋唐以來的帝王專用色,《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唐玄宗即穿赭黃襴袍,如今日本天皇的黃櫨御染袍即為赭黃色。而淡黃則是唐宋時期的大眾流行色,因其色素容易提取,深受廣大百姓的喜愛,皇帝陛下也不嫌棄,頻頻使用。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唐·懿德太子墓壁畫

夏洛特附體的你也許會發現,仁宗皇帝腰間革帶的系法十分獨特,就像繫著兩圈腰帶,難道王凱的肚子大到這個地步了?

事實上,這是還原了大宋王朝十分流行的單䤩尾革帶系法。由於宋版革帶的帶鞓加長,帶鞓後半段拱起上翹繞至腹上,形成上下兩段帶鞓。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中興瑞應圖》之“磁州謁廟”局部

仁宗皇帝這身常服的首服是大宋爆款——幞頭。歷經唐朝的猛烈發展,幞頭在宋朝發展更加繁榮,尤其是幞腳更加放飛自我。原來唐朝乖乖垂在腦後的幞腳演化為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等。仁宗的這款則是著名的展腳幞頭。

關於幞頭的講解,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囉嗦很多。但《清》劇中,仍有一個亮點值得一提。仁宗的幞頭前額帽山邊緣呈前傾窄稜形,與後世形制有所差別。製作精良如《鶴》劇,常服中的展腳幞頭依然採用的是常見的規則的矩形帽桶。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宋英宗坐像圖

這張劇照更讓人意外的是,復原了宋英宗坐像中的皇帝坐具。劇中的“龍椅”保留著濃厚榻的特徵,坐深、坐寬均甚大。坐具的裝飾十分講究,通身髹塗紅漆,結構的邊角處進行了鎏金鑲嵌,榻周裝飾有紋飾。頗為醒目的是,坐榻弓型搭腦的末端有一對髹金漆的曲頸龍頭,嘴裡銜著珠穗。

龍銜掛珠的形象,雖沒有在英宗坐像中出現,但也並非劇組臆造。我們翻看大宋創始人宋老大的坐像圖,便會發現這種設計的靈感來源。只見宋老大碩大的軀體背後,龍銜掛珠,搖曳生輝。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宋太祖坐像圖

宋朝時,榻的功能開始豐富,可坐可臥,頗受貴族歡迎。更為知名的一個故事是,趙匡胤立國之初,偏安一隅的南唐後主李煜派使者前往汴京求和。趙老大坐在榻上,傲嬌著說了迴響千年的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足見榻的實用地位。

3

看完男主,我們再看女主。劇中江疏影破天荒地出演古裝劇,飾演宋仁宗的一生所愛曹皇后。

在本劇開播前釋放的海報中,就能看到江女神一襲盛裝端坐,溫婉賢淑,十分驚豔。她的這身鳳冠華服再現宋朝的皇后的禮服風範。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清平樂》劇照

根據《宋史》描述:“褘之衣,深青織成,翟文赤質,五色十二等。青紗中單,黼領,羅縠標撰,蔽膝隨裳色,以娵為領緣,用翟為章,三等。

宋代皇后褘衣,一般在受冊、助祭、參加朝會時才會穿著,為深青色,直領,大襟,右衽,大袖。衣身遍佈翟紋,所謂翟鳥即鳳凰的人間體——紅腹錦雞。這些翟鳥兩兩相對,共148對。大襟及左袖的翟紋朝右邊,小襟及右袖的翟紋朝左邊,身後翟紋與前身對稱,方向相反。翟紋之間裝飾有白色聯珠紋小花,環繞排列。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翟鳥紋與紅腹錦雞

翟衣身長至足,衣緣處有紅色緣邊,紋飾織金雲龍紋樣。此外,翟衣內穿青紗中單,腰服大帶,蔽膝同樣繪有翟的圖案,足穿青襪青舄,舄加金飾。另掛白玉雙佩及玉綬環等飾物。

故宮南薰殿曾藏有宋朝歷代皇后畫像圖冊,今日的我們可以穿越千年,從中一睹宋朝皇后們的神韻。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宋仁宗後坐像圖

皇后服褘衣時,頭上也要佩戴禮冠,令無數女子豔羨的鳳冠在大宋朝擁有了姓名。

但也許夏洛特再次附體的你會發現,江女神的禮冠與上圖曹皇后本尊的禮冠有些不同,在她的冠上隱隱約約能看到有人不顧禁令在無口罩聚集。

為何曹皇后的禮冠走的是抽象紋路風,而江女神的禮冠走的是寫實主義風?難道是劇組起早貪黑做的鳳冠翻車了?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宋仁宗後圖與《清平樂》仁宗後劇照

很遺憾,並沒有。

在南薰殿宋朝歷代皇后畫像中,仁宗曹皇后的禮冠顯得有些獨特,和真宗後,英宗後,神宗後,徽宗後,欽宗後等人的禮冠明顯不同。

而其他人的禮冠更符合《大金集禮》中對皇后禮冠的描述: “花株冠,用盛子一,青羅表、青絹襯金紅羅托里,用九龍、四鳳,前面大龍銜穗球一朵,前後有花株各十有二,及鸂鶒、孔雀、雲鶴、王母仙人隊浮動插瓣等,後有納言,上有金蟬鑻金兩博鬢,以上並用鋪翠滴粉縷金裝珍珠結制,下有金圈口,上用七寶鈿窠,後有金鈿窠二,穿紅羅鋪金款幔帶一。”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宋徽宗後與宋欽宗後像

而且不得不承認,這些流行款的鳳冠比曹皇后的禮冠,肉眼可見的好看。可能正是出於以上種種考慮,《清》則採用了宋朝皇后禮冠的普遍款式進行復原。

所以我們能在劇集中可以欣賞到這件精美的鳳冠。冠飾表面遍佈游龍、翔鳳、捲雲、花草圖案,冠飾正面有一個龍口銜珠形象。而鳳冠金圈上的王母仙人方陣則得以再現,這正是是大宋鳳冠獨一無二的特色,浩浩蕩蕩,栩栩如生。此外,鳳冠的博鬢均垂在耳後兩側,每側各三扇,上面點綴著游龍和祥雲,下墜珠串。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清平樂》劇照手持玉圭的曹皇后

值得注意的是,江女神在冊封時還手持象徵皇權的玉圭,上端呈三角形,劇組並沒有拿一個大臣用的笏板來糊弄群眾。不僅如此,她腰間革帶左側還插著一個玉圭袋用來裝納玉圭,袋身和翟衣同色,這種佩戴方式也可以在南薰殿的畫像中找到蹤跡。

當然,劇組也沒有放棄實驗面靨妝的機會。這種妝容和仁宗皇后像上的妝容如出一轍,均為珍珠製成,貼在額頭、臉頰上。南薰殿所藏宋朝諸多畫像中,均可見這種妝扮,可見彼時珍珠面靨蔚然成風。

此處無配圖,手動上翻。

……

作為籌備已久的大劇,《清平樂》在帝后禮服方面由於大牛的加入,並沒讓人失望。其他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太后劉娥那款重現江湖的儀天冠、與杜太后幾乎復刻的大袖霞帔套裝、高階官員的貂蟬籠紗冠套裝……限於篇幅(懶癌)本篇不再一一贅述。

《清平樂》:三張圖詮釋大宋美學的頂級高級感

南宋·馬和之《孝經圖卷》局部

總而言之,沒有什麼比在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夢迴美的國度,更幸福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