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仗劍出鄉關:在唐河蒼臺壯烈殉國的抗日名將鍾毅

男兒仗劍出鄉關:在唐河蒼臺壯烈殉國的抗日名將鍾毅


1995年秋,我初中畢業進入唐河縣三高中讀書。第一次來到位於湖陽鎮蓼山腳下的這所縣屬高中,經過一段坑窪不平的鄉間小路走到學校西門,抬頭就能看見已經被磚頭封住的西大門,記得牆上有一橫匾,上書“鍾毅中學,”當時並不知道鍾毅是誰,一直到畢業離開,依然糊里糊塗。那些年沒有手機可以百度,也沒有資料可查閱,關鍵是,上了近3年學,也沒聽學校哪個老師來普及一下關於鍾毅的相關信息。

顯然,鍾毅是被時光遺忘的人,於千軍萬馬中擠獨木橋的高中生們,甚至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建這所學校是為了紀念一個在千軍萬馬中壯烈殉國的抗日中將。

臧克家說,鍾毅是“抗戰以來,我結識的最有頭腦,最熱情,最懂得‘文化’的一個傑出的軍人!”這讓我對鍾毅的事蹟有了進一步探尋的衝動。

男兒仗劍出鄉關:在唐河蒼臺壯烈殉國的抗日名將鍾毅


少年名揚桑梓間

鍾毅,字天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4軍173師師長。1901年生於廣西扶南(今扶綏縣)長沙村。其父鍾曦堂考中光緒甲辰科秀才,後在南寧設館教書。鍾毅隨父就讀,其天資聰穎且勤奮好學,對詩詞、書法都有很深的造詣。年紀很輕就能下筆成文,縱談天下大事,受到父親和村裡長者的喜愛,少年時代已名揚桑梓。

1914年,鍾毅考入扶南縣縣立吉陽小學。在學校刻苦努力、尊師敬長、豪爽仗義,算術、音樂、體育等科目常常名列前茅,深得校方讚許和同學們的擁戴。

鍾毅每次放假由縣城回家,一定到私塾去指導學生們唱歌、練操、繪畫,並領導開展算術、競走比賽活動,深得父老的讚揚和學生們的喜愛。

鍾毅敬慕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每年暑假回鄉,鍾毅都教村裡的年輕人唱歌、練體操,鍾毅最愛唱的是流芳千古的岳飛的《滿江紅》。

1917年夏,鍾毅從吉陽小學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這所學校每年僅招收新生一班50人。每逢考期,莘莘學子成千上萬齊聚邕城應試,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很難被錄取。而鍾毅應考,一舉名列第三,被譽為“扶南才子。”

翌年暑假赴廣州,目睹國事紛亂不堪,外人專橫,百姓困苦,毅然決然投筆從戎,報考韶關講武堂,從此踏上軍旅生涯。

男兒仗劍出鄉關:在唐河蒼臺壯烈殉國的抗日名將鍾毅


男兒仗劍出鄉關

1920年,鍾毅從韶關講武堂畢業,正值軍閥爭奪地盤,派系紛爭嚴重,鍾毅未受到重用,於1921年春返回扶南縣長沙家鄉。回鄉後,他仍繼續鑽研各種軍事著作,他在自己的書房門口貼上對聯自勉:


矢志澄中原聞雞起舞;

雄心造時勢匹馬縱橫。


在書房內,他自題詩一首:


男兒仗劍出鄉關,不斬樓蘭誓不還。

太息中原長板蕩,要將隻手挽河山。

鍾毅在詩中表達了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雄心壯志。在鄉居期間,他不甘心賦閒,不但關心群眾生產、生活,而且教育群眾改革不良風俗,如反對包辦婚姻和少女嫁後不落夫家等等。與此同時,他還開辦男女成人夜校,除提高群眾文化水平外,啟發群眾的愛國思想。當時社會上匪風甚盛,為了保障村莊安全,他又倡導全村築牆設閘防禦匪患,並親自編練壯丁,安排放哨守夜。

1924年,鍾毅在韶關分校同學李明瑞的邀請下,到南寧任李明瑞團的上尉連長。在反對陸榮廷的戰鬥中,作戰勇敢、身先士卒,指揮有方,以戰功晉升為少校營長。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廣西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北上抗戰,鍾毅率部隊作戰勇猛,在德安馬回嶺中建立戰功。北伐戰爭勝利後,桂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後,鍾毅任第3團上校團長。

1929年,歷任廣西省特派員公署總務處長、省政府警務處長諸職。鍾毅被派到日本留學,學習軍事。鍾毅深知日本帝國主義滅亡中國的野心,認真瞭解日本的軍事裝備情況,研究日本軍隊的戰略戰術,以利未來對日作戰之需要。

1931年,鍾毅在第4集團軍總部任上校參議,併兼廣西大學軍訓大隊長。

1933年,李宗仁派鍾毅任梧州第四高中上校軍訓大隊長,隨後又調任廣西大學軍訓主任。

1934年,鍾毅考入國民黨陸軍大學特二期深造學習。他刻苦學習各種軍事學術理論,研究現代作戰的戰略戰術,力求精深,從不自滿。

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鍾毅積極擁護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團結抗日。翌年8月,中國人民全面抗戰開始。此時,廣西抗日軍隊擴編,成立第31軍,鍾毅被任命為第31軍第138師第414旅少將旅長,率軍北上抗日。

1938年春,固守明光、鳳陽的第31軍遭日寇襲擊,414旅首當其衝,激戰數日,因裝備懸殊,無法抵禦敵人優勢火力,奉命轉進淮河沿岸。在撤退中,鍾毅目擊沿途民眾四散逃難,感慨萬千,即賦詩以明志:

半夜班師天地昏,中原到處哭聲聞;

料應捲土又重來,一戰喚回故鄉魂。

四境紛傳撤退忙,倭夷橫海渡長江;

臨淮關上思殲敵,劍氣升騰月滿窗。

1938年夏,臺兒莊戰役勝利結束,部隊轉進鄂東,保衛武漢。10月,部隊開到浠水,鍾毅晉升為173師中將師長。武漢放棄後,173師退守襄樊地區,保衛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所在地老河口。

1939年12月,中國軍隊開展冬季攻勢,出擊進攻日軍據點,鍾毅指揮第173師英勇作戰,接連掃除日軍在安陸、鍾祥的據點,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任務完成後回師環潭,途經平林店。傳聞平林店是漢武中興之地,鍾毅即登高觀覽,不勝感慨,希望早日蕩平日寇,還我河山,以“平林懷古”為題,賦詩一首:


漢家火德未全衰,崛起平林曠代才;

觀斗山前將星合,朝王廟上霸圖開。

千秋帝業留陳跡,萬里風雲動壯懷;

滿眼乾坤紛憂日,登日我亦戎衣來。


男兒仗劍出鄉關:在唐河蒼臺壯烈殉國的抗日名將鍾毅

史沫特萊為鍾毅拍攝的戎裝照

要將隻手挽河山

1940年4月間,日寇再次進犯鄂北第五戰區防線,集中六七個師團兵力,配備大量裝甲車、大炮,並以空軍配合,發動第二次隨縣、棗陽戰役。173師負責掩護,鍾毅指揮將士與敵周旋,抄襲敵軍交通,艱苦奮戰。

湖北抗日戰場上進行的棗宜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中國國民黨正面抗日戰場幾次重大的軍事戰役之一。日軍為報第一次隨棗戰役慘敗之仇,消滅鄂北第五戰區野戰主力,集中了五個師團的重兵。

5月5日,為粉碎敵人企圖迂迴包抄我主力的陰謀,軍部指示第173師擔任後衛,牽制日軍,掩護主力撤至唐縣鎮一線,向棗陽集中。

5月6日,日寇聯合兵種在湖北唐縣鎮一線集結,向173師猛撲,173師孤軍無援,損失慘重,鍾毅只好率領剩下將士,且戰且退。部隊行至馬振撫一帶,又與日寇打了一仗,然後分兩路,一路從白馬寺、五里陳、三里侯,經蒼臺過唐河向新野西南撤退。一路由三皇鎮經過唐河、趙樓、小陳莊、王祠堂至河北村向西南方向集結。

5月8日,鍾師長率50多名官兵和手槍隊,趕到蒼臺丁灣村西南,準備渡河。

日軍騎兵緊緊追襲,雙方短兵相接,鍾師長沉著果斷命令部隊佔領陣地、背水一戰。待日軍迫近,輕機槍、步槍和手榴彈一齊打向日本鬼子,鬼子死傷50多人。

5月9日,鍾師長身邊只剩下一個衛士排。他寧死不屈,率領衛士與日軍廝殺了兩個時辰,彈盡糧絕,官兵傷亡殆盡。鍾將軍右胸負了重傷,血染前襟。他頑強支撐著,下令士兵迅速分散突圍,當他生命垂危之際,將作戰資料、信件、日記本及印章等物包裹好,埋在附近蘆葦叢中,然後仰天長嘯,高喊:“吾等身為軍人,當此危急存亡,間不容髮之際,正宜奮力抵抗,萬不得己,當留一彈自戕,勿為敵俘,遺羞華胄。”

鍾毅將軍率173師與日軍滕田師團血戰,身負重傷,在敵眾我寡,彈盡援絕的情況下,為不受敵俘,他舉起左輪手槍,飲彈自戕,壯烈殉國,時為1940年5月9日下午3時,時年40歲。

同時陣亡的有副官及戰士40餘人,重傷11人,戰死的官兵倒在河中及沙灘上,鮮血染紅了唐河水,當地廣大民眾無不稱譽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在戰鬥中,該部特務連排長蔣治飛,躲藏於河中渡船下,得以倖免。戰鬥結束,蔣治飛到丁灣村找來老百姓,把重傷員抬到廟內搶救,又將沙灘上的死者掩埋。10日後,蔣治飛帶領由老河口五戰區長官部人員將鍾師長遺體送往老河口。

1941年5月,蔣治飛排長與隨員從老河口拉來一石碑,上刻“鍾毅將軍殉國處”並刻有陣亡烈士40餘人名字。碑文落款是: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石碑立於丁灣西南鍾師長殉國處。立碑當天召開了追悼大會,30裡內外的民眾和學生萬人參加,並唱梆子戲3天。

鍾毅殉國的消息傳來,舉國震驚,八路軍總部還在延安專門為鍾毅將軍舉行了追悼會,朱德總司令帶著後來的兩位開國大將譚政、肖勁光等一同出席,體現了八路軍對鍾毅將軍的欽佩之情。


男兒仗劍出鄉關:在唐河蒼臺壯烈殉國的抗日名將鍾毅

唐河三中南門,很可惜題有“鍾毅中學”四字的西門沒有照


1942年,國民政府在唐河縣湖陽辦學校一所,命名“鍾毅中學”(後改為湖陽三中),由李宗仁親筆題名(《唐河縣誌》)。也有一民間說法,不知真假。為紀念鍾毅將軍,在殉難地建學校一所命名為“鍾毅中學,” 該學校被當時的唐河縣保安司令、湖陽張灣人趙建恕強迫遷到他家鄉,即我曾就讀過的、位於湖陽鎮蓼山西邊的唐河三中。

2014年8月29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鍾毅入選由民政部公佈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臧克家說,鍾毅是“抗戰以來,我結識的最有頭腦,最熱情,最懂得‘文化’的一個傑出的軍人!”

曾經採訪過毛澤東、朱德等共產黨高級領袖的美國進步作家、記者史沫特萊,在鍾毅將軍生前曾經深入採訪了鍾毅。她是經一些進步文人的介紹專程來採訪鍾師長的。

鍾師長的指揮部裡燃起了炭火,將軍和記者相對侃侃而談。初次會見,史沫特萊女士這樣描寫:

“在桌上靠近閃動淌淚的蠟燭旁邊翻放著一頂軍帽。暗淡的燭光下我見到一個身穿卡基軍服的人,端正筆直,巋然不動的站在那裡,臉朝著我,一雙黑眼睛在打量著我。中等身材,看來年輕,後來我知道他的年齡是三十九歲。她的面孔與其說英俊不如說清秀。說話富有感情,語音柔和深沉,含蓄機智,這種聲調我很熟悉,我幾乎和具有這種氣質的人總是能交上朋友。”……

在鍾毅犧牲後,史沫特萊特意去鍾毅的故鄉,到鍾毅的墓前看望。她寫道:


“這年秋天,我到了鍾毅的故鄉廣西省,見到了他的兄弟並且談了話。之後,我走到桂林城外的山上,獨自站在他的墓前。

他走過中國大地,橫掃江漢平原的面孔,士兵們在他身後起步正步跑步臥倒滾爬的身影,唱著歌向前進的人民子弟兵,在那遙遠的地方悄悄傳來鍾毅的聲音在說:“我們有我們自己的信念,請告訴你們美國同胞啊!”

史沫特萊在《抗戰時代》中說:“自從抗戰開始,他始終站在最危險的前線。他佩戴著最榮譽的勳章,可是他很謙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