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崩潰:寶寶你怎麼什麼都往嘴裡塞?

前幾日和小羽去公園玩,剛會走的小孩一個人帶是真的累,又害怕摔倒,又害怕碰頭,整個人都非常的緊張,這種心情大多數媽媽應該都有體會,期間有一個和小羽差不多大的男寶寶和我們一起玩耍,兩個小寶寶,你咿呀一句,我咿呀一句,溝通的非常好,反正我是一句都沒有聽懂。在玩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男寶寶有一個和我家小羽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抓到有興趣的東西,就往嘴裡送,在幾個月前小羽也是這樣的,出於好奇都想嚐嚐味道,但是這個抓到東西就吃的動作現在已經改掉了,而且是小羽自己改掉了,這邊我把小羽改掉這個習慣的方法分享給各位寶媽,或許對你家寶寶也是很有用的。

在8個月前,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小羽開始抓東西往嘴裡塞了,以前只是咬咬手指,當時我沒有在意,我覺得這是小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開始,沒有必要多幹涉她,直到有一天,她已經可以到處爬行了,這對於寶寶是一個開心的過程,但是對於家長是操心的開始,爬行代表著她能接觸到你不想讓她接觸的部分東西了。這天我比較忙,我一邊工作她一邊在我的身邊爬,我覺得我看著她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我處理完一件事情後,轉頭一看寶寶嘴裡含著我的保溫杯蓋子,不過比較大,只含了一半含不進去了,我當時突然就不淡定了,她能吃保溫杯蓋子,那基本代表她能吃她一切有興趣的東西,包括危險品,當時我就兇她了,但是她笑呵呵的看著我還以為我在和她玩,這種訓斥,對於這種十多個月的小寶寶一點意義都沒有,後來我就開始觀察了:她為什麼抓到東西就要往嘴裡塞?

經過1個月的觀察發現,寶寶抓東西塞嘴裡一般是這麼幾個情況,知道是什麼原因,就能幫寶寶改掉這個習慣了寶寶不知道危險性,乾燥劑,小東西噎到等等都很危險

第一種情況寶寶餓了,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忽視的情況,這種情況很好解決,給寶寶吃點東西,她吃飽了,就不會塞了,再給寶寶一些玩具就會玩玩具了,也不用在意是什麼時候應不應該吃東西,小寶寶沒有必要定時定量,沒什麼意義,會爬了多爬幾圈消耗大了肯定餓,不爬就不一定餓,媽媽喂點東西吃就可以了。寶媽也不用怕寶寶會不會得胃病,正常健康的寶寶不會因為多吃一頓,少吃一頓而得胃病的, 一日三餐的習慣以後自然會養成,暫時不用考慮的 對了,提醒各位寶媽,現在很流行把奶粉壓成奶片給寶寶吃,這是絕對絕對錯的,給寶寶喝的奶粉大多是配方奶和市場上奶片的奶粉有本質的區別,加多少水調配都有嚴格的量,如果直接壓成奶片給寶寶吃的話,輕則便秘,重則腸梗阻,造成腸壞死,需要手術切除治療,危害非常非常大。當然泡奶粉也一樣要按照水和奶粉的比例泡奶,不建議多放奶粉,同樣會造成相同的嚴重後果,特別是8個月內的小寶寶!

第二種情況寶寶好奇,寶寶的感官最直接的就是眼睛嘴巴和手腳,越是聰明的小孩子,使用的感官越是多,眼睛看,手摸,嘴裡嚼一嚼都只是在認知她手上的這個東西而已,這種情況的話,需要寶媽自己注意一下了,花生米大小東西會噎到有窒息危險,劣質玩具有些邊角很鋒利,危險的家電等等都要離的遠遠的,最好能隔離,可以買隔離護欄,如果是帶的人不多,一定要買的,不貴,但是很有效,咬咬膠可以用,買幾個不同造型的,對牙齒生長沒什麼壞處,但有些小寶寶不喜歡咬咬膠,咬幾下就不要了,這種可以用奶嘴輔助一下,有了奶嘴寶寶咬東西的頻率會少非常多,奶嘴不能一直用,偶爾用一下即可,奶嘴會影響牙齒生長,造成齙牙,牙齒不整齊等等。還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媽媽拿玩具逗寶寶玩,或者陪寶寶看看兒童書,都可以,媽媽的引導會讓寶寶專注於其他事情上,而忘記咬東西。

第三種情況寶寶在長牙,寶寶長牙的時候會咬東西和流口水,這是正常現象,過了這個階段就會好了,媽媽可以給寶寶買咬咬膠來咬,這個時候的寶寶基本是不會抗拒咬咬膠的,啃啃咬咬膠對長牙齒還是很有好處的,也能讓寶寶安靜下來,哭鬧的頻率也會少很多,習慣了咬咬膠也一般不會去啃其他東西。

第四種情況最關鍵的,寶寶太閒了,小寶寶其實很聰明的,媽媽應該陪寶寶一起玩耍,看圖片,玩玩具,等等。寶寶很小就能聽懂人話,很多寶媽會覺得還小我說了也聽不懂,讓她自己玩,那勢必會造成啃東西的習慣,咬東西是每個小孩會經歷的階段,媽媽應該做的是縮短這個危險的階段,陪伴永遠是排除危險的最好方式,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