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攻下蒙古,蒙古兩位太后嫁他為妃,還說這是天意不可違?

麟趾宮和衍慶宮,分別是皇太極貴妃和淑妃的寢宮。此二人本是蒙古林丹汗的妻子,被迫改嫁後才成為皇太極皇妃。因為在清入關后皇帝看來,他們的先皇娶再婚的婦女為妃似乎有失體面,所以在一些文獻中故意將相關的具體記載省略掉,使一般人很少知道她們的身世。


皇太極攻下蒙古,蒙古兩位太后嫁他為妃,還說這是天意不可違?



林丹汗是蒙古察哈爾部首領,元太祖成吉思汗嫡系後裔。從努爾哈赤時期起,他就以漠南蒙古諸部盟主的身份抗衡後金政權,而後金方面則積極同科爾沁等蒙古部落結盟修好,一面分化林丹汗的勢力,一面對其進行軍事打擊。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親率大軍進攻林丹汗所部察哈爾軍,使其傷亡大半。兩年後,林丹汗病死在青海。

天聰八年(1634年)六月,皇太極再次西征,八月二十八日,林丹汗部下的多尼庫魯克等四個頭領攜部眾前來歸順,同時將林丹汗的夫人之一竇土門福晉送至後金軍駐地。皇太極親自相迎,設宴款待。因竇土門隨歸降之軍前來,即有嫁給皇太極之意,大貝勒代善(皇太極次兄)等人也認為這是上天所賜,勸皇太極納娶。皇太極故作推辭,試探諸大臣的心思。


皇太極攻下蒙古,蒙古兩位太后嫁他為妃,還說這是天意不可違?



代善等人又再次勸說,大家都知道您娶這個福晉並非因為好色而是順從天意,您娶她後會得到許多財富,這也是大家都十分高興的好事,您娶了她大家都喜悅。皇太極還是有些不踏實,又對掌管國史記錄的龍什等文館大臣說:大貝勒和諸貝勒都力勸我娶察哈爾汗的竇土門福晉,我怕有悖禮儀沒有答應,你們看如何?幾位大臣當然明白汗王的用意,馬上回答說,這是天意,汗王應該娶!

並舉出此次出兵行至納裡特河之時,曾有一隻毛色漂亮的花野雞飛進汗的御帳裡的事,說這就是要得到新皇妃的先兆,使皇太極在不娶竇土門福晉就是違反天意的“壓力”下,同意納其為妃至於竇土門福晉,心裡清楚地知道,丈夫已死,部下眾叛親離,對她來說已身不由己,要想活下去就別無選擇,只得與部下諸臣痛哭告別,改嫁新夫,進了後金的汗宮。


皇太極攻下蒙古,蒙古兩位太后嫁他為妃,還說這是天意不可違?



崇德改元以後,皇太極封她為衍慶宮淑妃。按照清史料的記載,她是蒙古阿魯阿巴海部落人,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馬璪,父親名博第塞楚祜爾。淑妃去世時間不詳,曾於順治九年(1652年)尊封為“康惠淑妃”。據記載,她與林丹汗生有一個女兒,在崇德五年(1640年)嫁給了睿親王多爾袞。

皇太極納娶竇土門福晉後不到一年,即天聰九年四月,林丹汗的另一妻子囊囊太后也率屬下一千五百戶人眾歸附後金。此後不久,率領大軍前往招撫林丹汗家屬及所屬部眾的多爾袞也大獲全勝而歸,將林丹汗其他妻子及兒子等全部帶回了瀋陽。


皇太極攻下蒙古,蒙古兩位太后嫁他為妃,還說這是天意不可違?



在當時的滿蒙民族中,寡婦再嫁和通婚不嚴格受輩分限制是很普遍的現象,所以從汗王皇太極到代善等諸貝勒,便公開商議如何分娶林丹汗的這些妻子。這並非是因為她們如何美麗賢惠,更重要的是出於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原因。

結果皇太極娶了囊囊太后,因為她是林丹汗的多羅大福晉,在察哈爾蒙古部眾中有著很重要的政治影響。成為清宮皇妃後,這種影響就變為對皇太極有利的因素。經濟原因則是這些女人都掌握著數量可觀的財產(包括牛羊和人口),娶了她們也就意味著得到其所屬的財產。


皇太極攻下蒙古,蒙古兩位太后嫁他為妃,還說這是天意不可違?



史書中記載,原定是代善娶囊囊太后的,但他嫌其不夠富有而要娶蘇泰太后,被眾人討論否決後才改娶富裕的泰松公主(林丹汗之妹),可見經濟因素在這種婚姻中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囊囊太后就是崇德初年冊封的麟趾宮貴妃。由於她原是林丹汗大福晉,所以在皇太極後宮中的地位僅低於皇后和最受寵愛的宸妃。據清朝官書記載,她也出身於蒙古阿魯阿巴海部貴族之家,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父親名額齊克諾顏。她入宮後,為皇太極生育一兒一女,都在順治年間十幾歲時早亡。貴妃本人則與淑妃同一年被尊封為懿靖大貴妃。直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才在北京去世,死後葬在瀋陽清昭陵妃園寢中。


皇太極攻下蒙古,蒙古兩位太后嫁他為妃,還說這是天意不可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