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不用吼,低聲教育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心理學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原因很好理解: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對孩子的性格有消極的作用。


管教孩子不用吼,低聲教育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低聲教育的辦法措施


1、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


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生硬,但過一會兒,孩子很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


2、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並警告如果違反的後果將是什麼。你要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需大聲威脅。


管教孩子不用吼,低聲教育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3、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洩對孩子的情緒,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別人的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打罵教育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一時起到的作用也不會長久。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麼


管教孩子不用吼,低聲教育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1、 耐心傾聽


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此時老師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當了解孩子的想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管教孩子不用吼,低聲教育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2、 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協商,有些家長總喜歡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不妨放下身段,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3、 讓孩子去體驗後果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麼吼叫也是無用的。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管教孩子不用吼,低聲教育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4、 除了平時的告誡,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


讓孩子換位思考,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 給孩子另一個選擇


當孩子犯了錯誤,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說教大道理,而是要給孩子另一個選擇。也就是說,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可以的路來給他走。


管教孩子不用吼,低聲教育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