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檢察機關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助力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

去年以來,咸陽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積極主動服務發展大局,全力以赴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4月25日,省檢察院組織關中六市召開檢察公益訴訟助力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監督活動部署會,會後,咸陽兩級檢察機關立即行動,通過開展專項監督活動,兩級檢察機關共發現大氣汙染環境公益訴訟線索124件,立案審查91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84件。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件,受到省檢察院通報表揚。

認真組織學習提高政治站位

省檢察院召開部署會議後,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立即組織全部人員認真學習會議精神,並向院黨組彙報了上級部署會精神及貫徹落實措施,從成立組織機構、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問題導向、加大辦案力度、加強協作配合、加強督導檢查等方面全面推動落實。院黨組研究制定了《咸陽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助力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實施辦法》,下發各基層院落實。同時為確保專項監督活動紮實有序開展。成立了由檢察長任組長,副檢察長任副組長,民行、偵監、公訴、案管、訴訟監督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助力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監督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開展工作的領導。

各基層院均在第一時間向院黨組進行了報告。武功縣檢察院將該院的貫徹意見以文件的形式報縣委、縣人大、縣政府,取得黨委支持,形成監督合力。武功縣檢察院、楊陵區檢察院制定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助力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實施辦法》。禮泉、長武、淳化、武功等檢察院成立了專項監督活動領導小組。渭城區檢察院組織幹警認真學習《大氣汙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陝西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提升業務素質。楊陵區檢察院召開全院大會傳達了省院楊春雷檢察長對本次專項監督活動的指示精神,並要求全體幹警提高思想認識,堅決打贏汾渭平原“藍天保衛戰”。

堅持問題導向提高行動自覺

兩級檢察機關把助力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專項監督活動作為開展公益訴訟活動的有力抓手,明確監督重點,兼顧多領域案件線索的發現。秦都區檢察院聯合秦都環保分局對轄區內涉及大氣汙染的13家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整治是否到位、應淘汰的燃煤鍋爐是否拆除、工業企業是否安裝汙染防治設施及設施是否正常運行等重點環境問題進行逐一檢查;淳化縣檢察院民行部全體幹警對縣城及各個鄉鎮的“散亂汙”企業以及焚燒秸稈、枯枝落葉、垃圾等情況進行線索摸排,三原縣檢察院在監督行政機關“大棚房”另案處理專項活動,實地走訪拆除現場,發現問題線索,及時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

加強協作配合擴大宣傳影響

兩級檢察機關始終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司法理念,主動與行政機關加強溝通協作,努力形成保護公益合力。咸陽市檢察院與咸陽市生態環境局召開聯席會議,就建立公益訴訟聯動協作機制進行座談,會簽了《關於建立聯動機制加強環境公益訴訟協作實施辦法》,該做法被咸陽市委和省檢察院信息採用。並與咸陽市生態環境局開展“雙講式”培訓,現場觀摩環境執法活動,該信息被學習強國採用。武功縣檢察院加強與縣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綜合執法局等溝通協作,聯合市場監管局、發改局、公安局、環保局等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開展“黑加油站點”常態化專項治理活動,對全縣成品油流通市場進行全面排查。楊陵區檢察院與區環保局、交警支隊、車管所等單位聯繫,從散亂汙企業治理、機動車汙染、揚塵汙染等方面全面瞭解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長武縣檢察院與咸陽市生態環境局長武分局等12個行政執法部門會籤《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促進依法行政的意見》,為專項監督活動進一步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渭城區檢察院參加了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煤改潔”整治工作會,與行政機關開展座談。彬州市檢察院、禮泉縣檢察院和生態環境局、市交通局、工業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商貿局召開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建立信息溝通和共享機制。秦都區檢察院聯合市生態環境局秦都分局對秦都轄區內汽油年銷售5000噸以上的5家加油站油氣回收環保設施的安裝和運行情況進行了檢查。

兩級檢察機關還利用環保宣傳日、12309檢察服務宣傳週、檢察開放日等活動向人民群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集中宣傳檢察機關助力大氣汙染防治專項活動。武功縣檢察院編印《公益訴訟知識讀本》向相關部門及群眾發放,增強人民群眾對專項監督活動的認可和支持。秦都、長武等檢察院通過“兩微一端”、“檢察藍隨手拍”等活動宣傳整改效果好的典型案例。撰寫宣傳信息5篇,撰寫並上報省院典型案例4篇,其中興平市檢察院依法督促興平市環保局依法履職環境公益訴訟案被省檢察院選定為全省唯一的典型案例進行通報。

(記者郭朝霞 通訊員白振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