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貪玩學習不認真?學會這樣和他溝通,孩子更容易接受

作為父母或教師,如果你時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貪玩,心思總是不在學習上,想管教卻總像是對牛彈琴,每次苦口婆心的勸誡甚至換不來孩子一天的用心學習。那麼這篇文章的內容,或許能給你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

孩子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知識學習上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條因素:意志力薄弱、貪玩好動、厭學情緒、外界事物吸引、自控能力差等。當然,幾條影響因素之間也可能彼此摻雜共同作用。

一旦孩子的精力偏離了目前的知識學習,短期的表現可能是成績下滑,學習沒有動力;長期下去,不僅耽誤學業,甚至孩子會將這種做事不努力,潦草應付的態度和習慣帶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日月蹉跎,悔之晚矣。

孩子貪玩學習不認真?學會這樣和他溝通,孩子更容易接受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學生,心智發育還不夠成熟,意志力和自控能力較差,因此貪玩好動,久而久之,易產生厭學情緒。面對這類學生,教師或家長可以適當地關注一下孩子目前的興趣愛好,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去和孩子交流,然後適當地切回到勸導孩子努力學習的話題上來。

孩子貪玩學習不認真?學會這樣和他溝通,孩子更容易接受

我這樣講,並不意味著前邊將興趣愛好作為幌子的談話內容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相反,你更應該將關注點放在這上面。因為‘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不是隻用來作為標語貼在學校宣傳欄上的。在健康且堅持長久的興趣引導下,這樣的孩子能比沒有任何目標的孩子願意將更多的意志力和付出放到學習上。比如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手工製作,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參與其中,這樣在實際操作中,不僅增加了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機會,還鍛鍊到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孩子嚴謹的科學精神和探索能力。

孩子貪玩學習不認真?學會這樣和他溝通,孩子更容易接受


但是,任何的興趣愛好都應是建立在知識學習的前提下的,撇開知識學習談興趣愛好,那只是單純的玩。因此如果你的孩子總以‘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為藉口,整天沉迷於籃球、遊戲、手機而荒廢學業,你可以試著讓孩子去理解下面這段話:現如今的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絕大多數的崗位用人原則,是先卡學歷和專業素養。可以說沒有企業和領導會願意為一個沒任何學歷只是空談愛好和特長的應聘者耽誤時間和精力。所以,沒有學歷這塊‘敲門磚’,你的愛好只能是愛好,果真不能當飯吃。因此,如果孩子有健康的興趣愛好,當然可以。但是請先通過紮實的知識理論學習讓自己達到更高的水平,拿到所謂的‘敲門磚’,才能到達相應的平臺上,去盡情地發揮自己。

孩子貪玩學習不認真?學會這樣和他溝通,孩子更容易接受

親眼見證了身邊太多孩子中學沒畢業就輟學找工作的悲痛事件,每每遇到這種事情總能讓我心痛很久。現在想來,一時的逃避學習,怕是這些孩子這輩子做過的最傻的決定了吧。他(她)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啊,本應是在校積累學識,期待綻放的花季,卻在面對學習困難的時候選擇了退縮;他(她)還這麼年輕啊,這一輩子究竟要走多少彎路,才能為當初的錯誤決定埋單;他(她)還涉世未深啊,竟然要靠著四處碰壁去換取自己的成長。

作為一名教師,我真誠地懇請各位教師同事和家長朋友,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孩子的成長需要犯錯為代價,但是更需要我們的陪伴和引導。因此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真正地瞭解孩子目前心裡的想法,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想方設法,一起和孩子走出困境。

我是教書匠齊駿,一位普通的高中教師,做不到教育界大佬的誇誇其談,我只是真誠地想和各位分享我的教學心得和教育感想。這也是我在平臺發佈的第一篇文章,我的寫作初心,是想分別在學生、教師、家長的角度去發現教育現象,解決教育問題,交流教育心得體驗。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對您的教育困惑有所幫助,希望能持續關注我,並將文章分享出去。真心期待與每一位朋友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