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前言:

自從兩漢以來,中原王朝的版圖不斷擴張,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中央帝國。受限於東南的海陸隔絕以及塞北的極端苦寒,一直以來,中原王朝的主要發力方向都是我國的西北地區。

正是在這一過程中,西域這個中原人少有涉足的地方逐漸和中原政權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但是,因為古代落後的交通條件與西域地區複雜的地緣形勢,中原王朝想要真正控制這一地區並不容易,甚至有些吃力不討好。

一直以來,總有人會對古代政權進取西域的行為提出質疑,認為這是封建帝王好大喜功的表現。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來看待古代帝王征服西域的行為呢?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西域地圖

兩大民族的爭端溯源

因為身處黃河流域,有著良好的水利條件與肥沃土壤,中國的先民得以發展出發達的農業。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以農業文明而立國的。

農業文明的特點在於通過把人束縛在土地上進行日復一日的勞動來獲取食物,相對來說這是一個穩定的生活狀態。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古代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

而農業經濟的另一個特點在於它需要進行長期有效的經營,需要有配套的設施來維護其免於崩潰。

而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因此農業社會的人們需要發揮集體的力量,而這促使我們產生了嚴密的社會組織,比如國家。

與之相對,遊牧民族的生活大有不同。遊牧民族養殖有大量的牲畜,逐水草而居,牲畜既是他們的生產資料也是他們的生活資料,生存模式完整卻又單一。

這樣的生存模式決定了他們的社會經濟非常脆弱,一旦遇到極端氣候,牲畜大量死亡,他們就有可能面臨生存危機。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牧民的生活環境

而往往在這個時候,遊牧民族便會騎上戰馬,四處劫掠。他們劫掠的對象大都是和我們一樣的農業民族,因為只有我們有條件儲蓄大量的食物。

兩個社會的經濟模式的差異決定了兩個社會必然會發生間歇性的碰撞。因此,當我們翻看中國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中原王朝的發展史往往也是和遊牧民族的鬥爭史。但這和我們要說的西域有什麼關係呢?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西域地貌

漢朝:中原與西域的初晤

在漢朝的時候,中原王朝最大的外敵是來自北方的匈奴。在最初的時候,漢王朝無力和匈奴進行對抗,只能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但隨著漢朝國力的恢復,在漢武帝一朝,漢朝終於積蓄起力量能夠對匈奴一戰。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漢朝版圖

漢武帝一生多次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先後通過河西、河南、漠北三大戰役擠壓匈奴人的生存空間,消耗匈奴人的有生力量,使得本就脆弱的匈奴社會趨於崩潰。

而在這一過程中,漢朝發現,匈奴人通過在西域地區的征服,逐步在西域建立其匈奴人的統治秩序。而在西域地區,天山以北是畜牧業,天山以南是農業,這樣的經濟生態對於匈奴人來說再好不過。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漢匈戰爭

匈奴在武力征服西域後,還在此設立官職——僮僕都尉,由其帶兵往來西域,負責為匈奴王庭收繳賦稅。

匈奴在佔據西域後,其經濟實力更為穩固,也就有了更大的能力進攻漢朝。因此,想要進一步的打擊匈奴必須進軍西域,從而形成東西兩個方面的夾擊態勢。

於是,在瞭解到本來控制這一地區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驅逐,漢武帝便想通過聯合大月氏一起進攻匈奴,因此派張騫出使西域。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可惜的是,此時的大月氏對於復仇已經沒興趣了,他們只想不斷往西,重新開闢家業,因此沒有答應漢朝的請求。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在聯盟計劃失敗後,漢武帝並沒有放棄這一戰略,並決定直接進軍西域。

在漢宣帝神爵二年,漢王朝終於成功佔領西域,並廢除匈奴人的僮僕都尉,設立了西域都護府。此後,匈奴益弱,不能近西域。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漢朝西域都護府

事實證明,漢王朝經營西域的戰略主張是完全正確的,匈奴在失去了這一有力支持後迅速衰微,在漢軍的持續打擊下瀕臨崩潰,不得不歸附漢朝。

漢王朝在西域經營數十年,直到西漢滅亡才失去對西域的控制。在漢朝撤出後,匈奴人迅速填補了漢朝留下的真空。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直到漢明帝時,據有西域的匈奴儼然成勢,嚴重威脅漢朝的河西安全,使得漢朝不得不出兵重新攻佔西域。但東漢奪回西域後,在安帝時期竟然主動放棄了西域,使得匈奴捲土重來,河西諸郡重新暴露在匈奴人的威脅之下。

此時的漢王朝幡然悔悟,當初以為西域這地方就是個坑,除了砸錢沒好處,到頭來才發現沒了西域,中原王朝甚至不能睡一個安穩覺。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示意圖

回過神來的漢王朝發兵再次奪回西域的控制權。兩漢王朝為後來的中原政權驗證了西域的重要性,因此,後來的大帝國都視其為必爭之地。

唐朝:輝煌與毀滅

接下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朝了。唐王朝面臨的地緣局勢有所不同,北方的勢力由來已久,但南邊又興起了一個新的封建王朝——吐蕃。如果不在西域建立強有力的政權,唐王朝是無法保證西域乃至關隴地區的安全的。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西域古城復原

唐太宗貞觀年間,西域高昌國叛亂,唐太宗派侯君集率軍平亂。在攻滅高昌後,唐王朝在西州交河城設立了安西都護府,這是唐朝設置在西域地區的最高軍政機關,直屬於中央。

都護府大都護官階從二品,是比六部尚書還要高的官職,可見唐王朝對都護府的重視。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唐朝安西和北庭都護府

此後,西突厥阿史那賀魯率部歸附唐王朝,唐王朝在其領地建立庭州。

這也就是說,唐王朝在西域地區實行的是和內地一樣的政治制度,唐王朝已經實現對西域地區的有效管理。

貞觀二十二年,唐軍平定龜茲,而後來,唐安西都護府的治所也遷移到了龜茲城。

在高宗年間,作為唐王朝西域官員的阿史那賀魯發動叛亂,唐高宗派遣大將蘇定方平定其叛亂,並滅亡了西突厥汗國,盡收其領地。

在此基礎上,唐朝在西域推廣羈縻州制度,以此擴大唐王朝在西域各部族之間的影響力。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此外,唐王朝繼續設立都護府,新增的都護府包括從屬於安西都護府的金山都護府以及更低一級的昆陵、蒙池都護府。

這些都護府的設立將唐王朝的統治力輻射到更遼闊的中亞地區,甚至遠及西亞。而在武則天時期,又在金山都護府的基礎上設立了北庭都護府,其地位與安西都護府相當,二者分管天山南北。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吐蕃士兵

安西都護府此時成為防衛吐蕃的重要力量,而北庭都護府則用來對抗東突厥。在之後的歷史中,各大都護府的存在為唐王朝擴大勢力範圍,保障國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唐王朝的版圖得以不斷延伸,達到了我國封建政權的一個新高度,而其國土的三分之二都是控制在這些都護府手中。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都護府的存在,唐朝將僅是一個漢族政權,而不是一個兼容幷包的世界帝國。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訣別與重歸

但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唐王朝不得不抽調西域地區的軍隊參與平定叛亂,使得西域守備空虛。

而唐朝的勁敵吐蕃此時則趁虛而入,首先奪取了河西走廊,然後在半個世紀的歷史裡圍攻兩大都護府,使得西域最終為吐蕃控制。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安史之亂

西域的失陷帶給唐王朝的不僅僅是國土的喪失,更是地緣戰略的大變動,使得唐王朝在之後的歷史中只能被動防禦吐蕃的進攻。

之後,在李泌的建議下,唐朝採取了聯合西北、西南乃至印度各部族對抗吐蕃的策略,才有效緩解了吐蕃帶來的危機。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李泌

而此後,唐王朝再也沒能重返西域,不僅如此,他的繼任者宋朝甚至沒能走出關隴。

中華帝國千年來的擴張態勢在此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只能收縮到中原進行消極的防禦。

而自從唐王朝撤出西域,西域在此後的歷史中不斷受到來自阿拉伯文化的衝擊,漢人在此處經營千年取得的成就在這大浪淘沙的歷史變幻中漸漸消弭。

宋元之後的明朝,始終沒能突破前人的成就,恢復中原政權在西域的事業。西域的迴歸要等到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在其在位期間通過一系列軍事行動最終使得西域地區的各族人民紛紛歸附清朝的統治。

但這一局面並沒能維持多久,在數十年後已經改稱新疆的西域地區再次脫離清朝統治。而在晚清時期,清政府面臨嚴重的外部危機,東有列強侵略,西有阿古柏叛亂。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此時的清朝官員圍繞"海防"與"疆防"爭執不已,而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力主收復新疆。左宗棠"輿梓出關",平定阿古柏之亂,收復新疆乃至伊犁的國土。

左宗棠的堅持使得新疆回到中國的大家庭中來,粉碎了沙俄侵佔我國新疆的陰謀,對維護我國的國土戰略安全意義重大。僅此一點,左公就配得上千秋盛名。

古代戰略要地:從漢武帝到左宗棠,歷代王朝為何都要爭奪西域?

左宗棠

結語:

結合自漢以來中原王朝頻頻在西域進行開拓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出,歷代王朝著眼於這個地方並不是所謂帝王的好大喜功,而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民族出於對自己的地緣戰略的考量而做出的選擇。

西域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也就不僅侷限於地方與中央的關係,而是中央王朝必須去爭取的戰略要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