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中國北方冬季漫長且寒冷,故當地人居家常設一種以磚石建築的取暖設施:「炕」,並在炕下燒柴或炭等以供暖。當地人亦經常在炕上擺放桌案,以供日常起居之用,這種傢俱名為「炕桌」。


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美國旅遊作家Harry Alverson Franck(1881-1962年)1923 坐於中國北方炕上,照片發表於其著作《Wandering in Northern China》裡


炕桌算是矮形桌案的一類,其寛度一般超過自身長度的一半,多見在北方家庭之床上或炕上使用,側邊貼近床沿或炕沿,多數置中擺放,以便兩邊坐人。作為實用器具,炕桌亦扮演賞玩功能。它們形制多樣,有平素淡雅、鑲嵌百寶,亦有精雕細鑿不同的圖案,極具觀賞性。兩依藏博物館收藏的炕桌主要有三類:(一)素身炕桌、(二)鑲嵌百寶炕桌及(三)精雕炕桌。


素面炕桌精緻光澤的自然木材紋理往往飄逸一股平素淡雅的氣質。下面紫檀黃花梨兩例光素無裝飾,且皆為傳統的壺門式牙條取彎順弧轉進低矮的三彎腿,做工乾淨俐落。


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黃花梨有束腰三彎腿方炕桌

十七世紀末或十八世紀初

黃花梨

25 x 57 x 57公分

兩依藏博物館藏


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紫檀有束腰三彎腿炕桌

十七世紀

紫檀

16 x 58 x 48公分

兩依藏博物館藏


百寶嵌工藝指採用瞭如半寶石、象牙等珍貴物料於木面鑲嵌圖案的工藝,因其用料稀有故只用於裝飾最重要的祭品及奢華物品,故傳世鑲嵌百寶炕桌甚為少見。


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黃花梨嵌百寶炕桌一對

十七世紀

黃花梨、珍珠母和半寶石

29 x 95 x 62.5公分(每件)

兩依藏博物館藏


這件黃花梨嵌百寶炕桌原為孤本,館主馮先生多年前於香港荷李活道購入,近年在山東覓得第二張,始成一對,為本館第十一套重逢的傢俱。這對炕桌以精巧珍珠母及半寶石鑲嵌成古青銅器及文房用品等清供博古圖案。原先我們推斷炕桌上的鑲嵌裝飾為後加,然而隨著第二張炕桌的出現,可見其鑲嵌裝飾早在初始設計時已設置。此對黃花梨嵌百寶炕桌也正於展覽《耀輝百寶》中展出。


兩依藏收藏的炕桌系列中,也有不少是精雕炕桌。下圖紫檀黃花梨兩例炕桌裝飾華麗而莊重。黃花梨有束腰三彎腿方炕桌,牙條上的直立如意兩側有柺子龍相隔對首,四角雕以守護神獸,低矮的三彎腿終於爪形足;紫檀高束腰炕桌除了束腰浮雕卷蓮紋及壽字,轉角處設浮雕螭龍,壺門牙條上也浮雕一對螭紋及變體壽紋,三彎腿足立於獸爪抓球上。


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黃花梨有束腰三彎腿方炕桌
十七世紀晚期或十八世紀初期

黃花梨

28 x 79.5 x 78.5公分

兩依藏博物館藏


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紫檀高束腰炕桌

十七世紀

紫檀

28 x 101 x 65.5公分

兩依藏博物館


除了紫檀及黃花梨炕桌,兩依藏也有收藏其他硬木炕桌,例如鐵力木有束腰炕桌,其造形古典俊美,展示窪肚牙條、鼓腿和馬蹄足。


炕桌珍選丨明清傢俱研究

鐵力木有束腰炕桌

十八世紀

鐵力木

26 x 78 x 46公分

兩依藏博物館藏


王世襄在其著作《明式傢俱研究》中指出,北方人有時會將炕桌移至室內地下或院內,坐在小櫈或馬閘(一種可摺疊的坐具,也作「馬紮」)上就著炕桌吃飯,故大家可以賞玩到很多形制尺寸不一的炕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