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熊偉: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NBP”建立初衷是為平衡英國國家管網壓力,逐漸發展為交易和定價的中心,英國天然氣年消費量50%以上參與到NBP市場交易中,已成為歐洲天然氣現貨市場的風向標。

近日,浙江省發改委(能源局)推進管網獨立、運銷分離改革,擴大代輸試點,鼓勵上下游直接交易,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提速。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直接接受國家發改委指導的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旨在助推國家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成立以來在我國天然氣市場化已開展諸多有益探索。若兩者相互協作,浙江版“NBP”有望加快形成,率先在國內形成價格標杆,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

2020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新版《中央定價目錄》,明確“具備競爭條件省份天然氣的門站價格由市場形成”。

4月,浙江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緊跟推行管銷分離改革試點,由資源方與購買方自行協商、市場化定價。並由政府主導管網公平開放及上下游資源申報、合同簽訂等。

這些重磅、量化及可實施政策出臺,浙江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又一次走在全國前列。

熊偉: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一、 “浙江”,為何走在天然氣市場化前列

(一)浙江省天然氣基礎設施發達

管網方面。浙江省以西氣東輸一線建成投產契機,結合山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客觀實際,開展省級天然氣統籌發展步伐。

經過近20年發展,目前已建成杭湖線、杭甬線、杭嘉線、寧波 LNG 配套、金衢配套以及甬臺溫、金麗溫等省級輸氣幹線、支線,2020 年底省級管網投運里程將突破 2300 公里,基本實現全省天然氣“縣縣通”,“南北”網之分逐漸淡化,形成全省“一環網”供氣格局。

LNG接收站方面。浙江省投運寧波、舟山LNG 接收站(一期)均為300 萬噸/年,正建寧波、舟山 LNG 接收站(二期)及溫州 LNG 接收站(一期)合計達800 萬噸/年,並籌建玉環大麥嶼、嘉興獨山港等 LNG 中轉儲運站,並且正在向國家申請建設全國 LNG 登陸中心,預計遠期浙江省登陸的 LNG 將達到 5000 萬噸/年。

(二)浙江省已形成多主體供應格局

浙江省資源供應已呈現多主體供應格局,陸上氣有中石油通過西氣東輸一線、二線輸送的進口中亞氣、國產氣,浙能通過西二線代輸新疆煤制氣,有中石化輸送的川氣(常規氣及頁岩氣);

海上氣有中海油寧波LNG、浙能聯手中石化溫州LNG接收站及東海氣、溫東氣田等;部分城市燃氣已經建成儲氣調峰站,供應主體日趨多元。

(三)浙江省“陸海相爭”已呈“白熱化”

國內LNG長協價格與原油價格聯動,目前國際油價已經低至20美元/桶,進口長協價格已經低出浙江省門站價格。

疊加新冠疫情在國外仍在蔓延,國內部分工廠尚未恢復同期水平影響,天然氣現貨價格持續低迷,東北亞現貨LNG到岸價2.29美元/百萬英熱(不足0.6元/方),海氣資源反佔一定價格優勢,陸海之爭俞演越烈。

熊偉: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二、 “搶抓機遇”,浙江天然氣市場化提速

受制於區域發展不平衡及採購主體相對單一,為統籌省內天然氣產業發展,浙江省天然氣資源由浙能集團統購統銷,運銷一體化運行,在一段時間內對促進省內天然氣利用起到積極作用。

近年來,國內天然氣市場發生積極變化,浙江省已出現多主體供應格局,且天然氣市場從2005年不足10億方增至2019年近150億方,市場培育逐步成熟。

2020年1月20日,浙江省發改委(能源局)率先聯合印發《2020年浙江省能源領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明確提出,進一步開放LNG接收站建設市場,穩妥推進管網獨立、管輸和銷售分離改革,以及推動城鎮燃氣扁平化和規模化改革,順應國家“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思路。

儘管出臺相應工作要點,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在實際操作層面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從國際市場來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初期,英國出臺《天然氣管網準則》,美國出臺《天然氣法案》。

浙江省發佈《實施方案》,可視為年初下發《工作要點》的配套措施,主要條款直擊要害,可實施性很強,配套政府親自推動,必將對天然氣市場化推進發揮有力支撐。

一是推動運銷分離、公平開放。省網定期公開和更新開放服務的條件、申請和受理流程、剩餘管輸能力等信息,無歧視地向第三方開放,管輸價格在政府核定範圍內由雙方協商確定。

二是組織上下游資質審核及合同簽訂。組織開展上下游企業申報、公示、審核,組織洽談協商、代輸及簽訂合同。

三是明確供需雙方直接交易具體關鍵條款。明確上下游直接交易量試點不低於30億方,交易週期覆蓋當年4月至次年3月非供暖季、供暖季,與上游合同簽訂週期保持一致,明確價格參考基準門站,由上下游自行協商確定、市場化定價,並在合同中明確偏差結算、計量、調峰、應急等關鍵條款。

三、“合作共贏”,加快浙江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步伐

目前,全球範圍有兩大成熟天然氣定價中心,美國亨利中心“Henry Hub”和英國全國平衡點“NBP”,亨利中心被選為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天然氣期貨的交割地,“NBP”為英國洲際交易所(ICE)指定的天然氣期貨交割地。

2015年11月,國家發改委在文件明確非居民用氣應加快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供需雙方在價格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公開交易形成具體價格,力爭全面實現非居民用氣的公開透明交易。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中再次提及引導非民生天然氣進入交易中心公開交易,通過市場發現真實市場價格,形成合理季節性價差。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動要素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健全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

在現階段,由浙江省政府層面直接主導此輪試點上下游合同簽訂及履約,有助於建立起上下游協商定價市場化機制。但上下游自主選擇渠道相對有限,且無相應平臺進行履約擔保,將面臨市場流動性不夠、競爭不充分、發現價格不夠及時等問題,同時政府還將承擔交易履約風險監督職能。

從歐美國家來看,藉助天然氣交易中心,促進了這些國家天然氣資源的優化配置,也為天然氣市場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浙江省也不例外,需藉助天然氣交易中心“核心樞紐”平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將政府有形之手逐步歸還市場。

此輪浙江省實施方案試點約佔管道氣交易規模1/4,主要以城市燃氣為主,今後上下游協商定價規模必將進一步擴大後。

國家管網正式運行後,將有其他更多主體資源代輸至浙江區域,浙江省網也將與國家管網幹線及周邊上海、江蘇、福建、安徽、江西等省市管網互聯互通,浙江省天然氣市場不會偏安一隅,屆時交易範圍不僅侷限於浙江省內,天然氣交易將輻射至長三角乃至全國。

2020年3月,國務院關於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若干措施的批覆國函〔2020〕32號,支持打造液化天然氣(LNG)接收中心,建設國際能源貿易與交易平臺,促進浙江自貿試驗區加快發展國際油氣貿易,打造天然氣交易平臺,做大做強LNG國際貿易。做好與國內已有交易中心銜接,明確戰略定位,實現協調發展。

Henry Hub和NBP都是上市二十餘年才有今天成就。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作為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接受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直接指導,是我國天然氣市場化的重要產物和改革重要支撐,成立初衷旨在形成中國價格,發出中國聲音。

成立5年以來,設計掛牌、競價、招標、團購交易模式,先後開展管道天然氣南氣北上、儲氣庫調峰氣交易,LNG保供預售、年度合同團購、接收站窗口期、進口LNG窗口一站通等多種交易產品。目前共有會員2600餘家,覆蓋國際及國內各省市,能滿足跨省、長三角及全國範圍內交易需求。

浙江省作為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先行者,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進行業務合作,吸取國家級平臺優勢及成熟經驗,必將加快推動浙江省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儘快形成中國價格,消除“亞洲溢價”,降低國內進口天然氣成本。

熊偉: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四、“精準服務”,浙江版“NBP”加速形成

“NBP”包括英國境內輸氣管網,平衡點內管網互相連通,天然氣價格取決於採購成本與上、下氣點的容量,與運距無關,國產氣和進口氣同臺競技,形成“NBP”價格。

目前浙江省內管線已經互聯互通、同網同價,從政府層面推動制定公平開放管網準則、熱值計量、調控系統支撐能力適配等工作,建立有效的能源監管體系。

加之交易中心發揮“核心樞紐”作用,將出現上游多主體供應,中間環節高效集輸、下游市場充分競爭格局。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在此輪浙江省上下游直接簽訂合同實施方案中,由政府組織上下游開展合同協商、代輸、簽訂等工作。若利用交易中心進行平臺撮合及特有信用體系,可幫助上下游有效開展達成交易,並提高協商效率。針對大型燃氣企業或工業用戶設置“競賣”等產品,幫助降低採購成本。

一是平臺撮合。

搭建公平、公正、公開交易平臺,幫助上下游撮合成交,實現有序資源配置。

二是發現價格。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設計掛牌、競價等多種交易模式,上游在平臺上集中投放資源,下游多渠道選擇,將形成市場化價格。

三是履約保證。參與試點企業上下游之前彼此無合同關係,利用交易中心進行線上組織交收,利用保證金信用體系幫助上下游規避違約風險。

試點成功後,浙江省內上下游直接交易範圍必將進一步擴大,尤其隨著國家管網成立及市場主體增加,下游面臨較多氣源選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提供多樣化服務。

一是管容+氣量交易。2019年2月,國家能源局委託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承接管網基礎設施信息採集、報送與公開系統,目前已經開始試運行,包括國家管網、浙江省網等在內基礎設施剩餘能力將在系統中公開展示。

通過信息公開系統監控省網剩餘能力,交易中心同步承擔天然氣現貨交易和管容交易市場,實行“管容+氣量”即買即配,天然氣成交後自帶管容。

二是完善交易功能。交易中心進一步完善交易功能,上游靈活採取掛牌、競價、招標、團購等交易模式,下游可採取競買、競賣等多重組合,自主選擇資源供應渠道及調整供氣安排。不斷完善線上交收功能,與省網生產運行系統進行數據鏈接,實現線上交易結果有序交收。

三是幫助上下游規避風險。交易中心加大產品設計與創新,活躍交易方式,設計回購或轉售等產品,後期開展中遠期及期貨交易,並衍生多種金融工具管理價格風險。

四是形成“浙江價格”。天然氣市場化逐步活躍後,天然氣短期合同逐步增加,通過月度、周前、日前短期合同平衡供需,市場化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門站價格逐步取消,並與期貨交易所進行期限聯動,將形成“浙江價格”。

五是傳導形成“中國價格”。國家管網正式運行後,隨著管網建設及互聯互通逐步完善,管輸效率大幅提升後,管輸費用將逐步降低。中國LNG進口量佔比快速提升,沿海地區一直以來作為價格高地的局勢將被打破,西部的國產氣、進口管道氣與LNG資源將在河南、兩湖、江西等資源匱區形成平衡,價格高地將逐步向中部地區轉移,今後國內天然氣價格會逐步呈現條+塊模式。

“浙江價格”的先期推出無疑會起到領頭羊作用,在區域內形成價格標杆,將引領長三角其他區域天然氣改革加速,隨著該區域管網逐步聯通完善,有望形成區域一體化價格。而全國其他區域將參照此價格升貼水為本區域價格,逐步構建起國內天然氣市場化價格體系……。

“浙江價格”有望率先發出“中國聲音”,幫助中國爭奪國際天然氣市場話語權。

熊偉: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熊偉 高級經濟師

2006年7月-2008年9月,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生產運行處主辦,駐中石油北京油氣調控中心工作,獲加拿大Enbridge公司調度員證書,中控調度崗位。

2008年9月-2015年6月,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西氣東輸二線籌備組、規劃計劃處主辦、主管,負責生產運行、企管法規、計劃統計、投資管理工作。

2015年7月-2016年12月,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油氣銷售部銷售與客戶管理科副科長,負責天然氣營銷、調運、運行協調、客戶管理及線上交易工作。

2017年1月-2019年6月,中石油天然氣銷售西部公司營銷調運處調運科科長,高級經濟師,負責天然氣營銷、調運、協調監督及線上交易工作。

2019年7月-至今,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管道氣交易部負責人(總監助理)。


本文來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本文作者:熊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