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原標題: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些病例有共同特點,但以嚴重程度分層又發現更多問題……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編前語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瑋在此次抗疫之戰中擔任是遼寧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遼寧省新冠肺炎疫情研判組副組長。在抗疫一線,她不僅負責遼寧省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診斷確認、評估、會診以及治療方案的制定和調整,還遼寧承擔援助武漢團隊遇到的疑難、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遠程會診,以及遼寧援助武漢武昌方艙醫院團隊接管患者的病情分析和出院評估。同時,她也是遼寧援助武漢團隊隊員的保健醫生。由於遼寧主要負責援助岡比亞、肯尼亞,在結束武漢的任務後,王瑋教授還擔負了與岡比亞、肯尼亞兩國隊員和僑胞的對接培訓和會診工作。回顧過去兩個多月,她有很多感慨和思考,很想圍繞呼吸人的傳承、呼吸學科建設發展,以及診治中發現的問題這三方面與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討。


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猶如一場特殊「洗禮」,我們一步步靠著醫者團體的力量拔節前行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給我的最大感受:它是一場特殊「洗禮」!這場「洗禮」來得太突然,沒能給任何人時間上和思想上的任何準備。我們能夠用上的,全靠平時積澱和儲備的知識和技能。此時的我,每每回想起過去這段時間的經歷,點點滴滴,歷歷在目。

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圖:我在新冠病房調試呼吸機


我非常清晰地記得,1月27日那天下午5點多衛健委領導打來的那通電話,開口就對我說:一位遼寧省鐵嶺市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情惡化,緊急請求省級專家組會診……根本來不及思考,也沒有任何猶豫,我立即買高鐵票以最快的方式趕過去。接電話時,康健教授剛好在我身邊,他立即對我說:「我和你一起去!」……我想,所有醫生在接到這樣的請求時,都不會有絲毫猶豫。兩個多月時間,我們從沒有太多新冠肺炎救治體會,到後期摸索形成一些經驗,就是這樣一步步地靠著整個醫者團體的力量拔節前行。

靠什麼得到患者信任,一次次戰勝疫情?是呼吸人的傳承——勇於擔當,力行求至

我首先想分享的經驗和啟示:呼吸醫生的擔當和團隊協作。這絕非一句空話、大話、套話,這是實實在在經得起推敲和考驗的,在此次一線救治過程中起到決定作用的力量與精神。


想講一個身邊醫生的故事:我們科室有一位年輕女醫生,到達武漢後,她要單獨負責一個病房。剛開始時她非常緊張,反覆打電話向我諮詢,她也會自己抓緊時間認真學習。每天,她都會在日記裡記錄下自己的工作細節和經歷,和我一起分享工作經驗和教訓。從她最初緊張、猶豫,到後來她從容、淡定……作為救治組組長的我,真真切切地看到她一點點地成長起來。後來,她給我發了一段患者出院時特地為感謝她而錄製的「手指舞」視頻,興奮地告訴我,她感到特別驕傲,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當時,遼寧電臺還把她寫給我的信,配以「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題目進行朗讀……每當我翻出這些,都能讓我的眼睛一次次溼潤。

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圖:康健教授與我在鐵嶺為確診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會診


我不止一次地在思考,我們到底靠什麼來得到患者的信任,一次又一次地戰勝疫情?除了救治手段和技能,我們靠的是呼吸團隊的勇氣和擔當。我特別敬佩身邊一起戰鬥的這群同事:康健教授在關鍵時刻選擇挺身而出,年輕醫生們毫不猶豫地回答「主任,我能去武漢!」……一幕一幕,都讓我看到了呼吸人的勇於擔當。事實上,整個呼吸界都是這樣的:鍾南山院士84歲高齡依舊親臨一線指導;王辰院士關鍵時刻睿智提出的「方艙」之舉;瞿介明教授、曹彬教授對新冠肺炎救治經驗的及時總結分享……無論在武漢,還是各省、市,呼吸同道們都在執著堅守。


還記得,當我第一次在那位確診患者床邊查房時,那位患者對我們說的一句話:「我得了這個病,大家都離我遠遠的,可你們卻特地從瀋陽趕來幫我治病,謝謝你們!」那份真摯的感激之情令我終生難忘……這樣的場景很多,每次回憶起來都讓我特別感動。


我們所在的隊伍,有許多年輕醫生,有句歌詞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相信經歷過這場洗禮,他們都真正地「長大」了。有了這些年輕醫生,呼吸學科的未來大有可期,呼吸人的這份勇於擔當,也會代代傳承。

正是由於PCCM的專業訓練,使我們不僅能夠科學有序地救治患者,還能根據疫情進行專業預判,提出科學可行的防控建議

有一個時間節點在我腦海裡非常清晰:2月20日上午10點16分。當時,武漢協和西院13樓東病房突然傳來緊急消息——2床正在進行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患者血氧突然進行性下降!為了救治武漢的重症患者,我院派出重症救治醫療隊,整建制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13樓東病區。這支隊伍裡,我們學科的醫護人員是主力,其中有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的學員,也有PCCM師資,大部分在我科MICU工作過。所以,在全權負責救治患者的時候,他們遊刃有餘,尤其是呼吸支持相關的救治措施,例如

纖支鏡介入操作、呼吸機的應用、CRRT等技術


我們的團隊沒有讓患者家屬失望,我們迅速明確了患者血氧下降的原因是「突發氣胸」,立即進行了緊急處置,使患者轉危為安……

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圖:我(右)與同事會診新冠肺炎患者


這樣的案例時有發生。這些讓我深深地感到:PCCM規範化建設才是我們呼吸學科發展的根本,也是我們呼吸學科發展的基石。唯有建立一支真正專業的人才隊伍,才能促進呼吸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面對新冠肺炎這樣的呼吸道傳染病,我們呼吸人有一定優勢,因為我們熟悉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環節,可以給出最專業的治療方案,根據經驗預判疾病的進展情況。對於重症患者,我們的呼吸支持技術、呼吸治療團隊、重症救治技巧又是學科必備。正是由於PCCM的專業訓練,使我們不僅能夠科學有序地救治患者,還能根據疫情進行專業預判,提出科學可行的防控建議。

這些病例都有個共同特點,但進一步將嚴重程度進行分層又發現了更多的問題……

還記得瀋陽市第一例成功救治出院的那名患者,那是一個年輕的大學生,曾到武漢旅遊,回到瀋陽後確診為新冠肺炎,同時這個患者也傳染了自己的家人……

這個案例給我印象特別深刻。隨著省內疫情的控制,我們也開始著手進行這些病例的總結。


在這些病例中,有一個與其他地區病例同樣的特點:早期都是以輸入性病例為主,之後以家庭聚集性病例為主。但是,當我們進一步將患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層的時候卻發現:同樣是從武漢回來的輸入患者,長期在武漢居住的患者表現相對偏輕,而在武漢短期旅居的患者病情更重一些,尤其在外周血淋巴細胞水平相當的情況下,短期疫區暴露史是病情嚴重的強預測因子。這些新發現,相信也能為將來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評估提供借鑑,同時能為疫情的防控和救治提供重點監控人群。

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圖:協助武昌方艙醫院進行患者評估


這個患者血氧明顯下降,但患者無氣短,只有輕微腹瀉……新冠病毒引起的不典型症狀更需要仔細研判

記得一次查房時,住院醫生報告:患者的血氧明顯下降。但是,無論我們怎樣追問病史,患者都說自己沒有氣短,只是有點輕微腹瀉……類似於這樣的臨床表現,我們要引起足夠重視,結合患者的總體表現,要預測到患者的病情是否在加重。


對這個患者,我們的預判是病情在繼續進展,及時調整了治療方案,避免了患者進展為重症。後期陸續也有相似報道出現,印證了我們的判斷。


作為呼吸道傳染病,一部分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可謂非常不典型,它可以表現為無發熱,也可以表現為腹瀉,它是個很「狡猾」的病毒。

在最初,國家頒佈的第一版診療指南提出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之一是發熱。我們通過與武漢同行的溝通,認為有些患者並無發熱而單純表現為呼吸道症狀,在與衛健委領導溝通後也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後來,遼寧省內的篩查條件統一要求:把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作為臨床表現之一。這樣就可能在早期將新冠肺炎儘可能識別出來,防止進一步傳播。後續國家第五版診療指南也進行了同樣調整。現在看來,這條經驗可能也使當時遼寧省的新冠防控做到了關口前移,為後來的成功救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圖:帶領遼寧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為武漢危重患者會診


綏芬河疫情形勢較嚴峻,遼寧省移動CT團隊剛從湖北歸來又踏上征程,我科醫護人員隨時準備再啟程……

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圖:接受央視邀請連線肯尼亞


現階段的情況和一些思考:4月初的一個晚上,我接到省裡電話,非洲疫情嚴重,肯尼亞向我國請求援助,希望我能通過連線進行面對面的講座和溝通,幫助當地人民尤其是僑胞們。同期,岡比亞援助隊也發來了會診請求……這不僅僅是醫療問題,還要考慮當地的醫療背景、病毒的特殊性、國家的穩定等情況。但作為中國人,呼吸人,我責無旁貸。


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病毒的防控無國界。現階段,我國處於一邊防控疫情一邊復工的狀態。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黑龍江綏芬河的疫情形勢比較嚴峻,我們剛剛從湖北迴來的移動CT團隊又踏上了奔赴綏芬河的征程,我科也安排了醫護人員,隨時準備啟程,盡力將疫情控制於局部。


當前國際形勢尚不明朗,我國有體制的優勢,有民族的美德,能舉國齊心全力圍殲病毒,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就有非常強大的應對傳染病的能力。疫情之後,我們更應該沉下心來好好地思考:如何完善公共衛生防禦體系?如何更好地防患於未然?


我認為王辰院士有一句話講得非常有理:需要「目光冷靜,頭腦清醒,行動穩健迅捷」地去總結疫情帶來的問題,腳踏實地地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建立行之有效的傳染病防控體制。


未來的路任重道遠,戰鬥還將持續,我們時刻準備著應戰到底。

專家介紹


新冠新啟示2丨王瑋:這次「戰疫」對於PCCM猶如一場特殊「洗禮」

王瑋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博士後導師,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常委,中國基層呼吸疾病防治聯盟副主席,遼寧省呼吸學會候任主任委員,遼寧省特聘教授,遼寧省青年名醫,興遼英才計劃百千萬人才領軍人才。擔任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省級救治專家組組長。


版權作品,未經《呼吸界》書面授權,

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節選發佈,違者必究。



本文完

採寫編輯:冬雪凝;今日頭條排版:大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