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縣司法局信陽司法所“三招”推進普法宣傳“神經末梢”

無棣縣司法局信陽司法所“三招”推進普法宣傳“神經末梢”

為進一步把普法宣傳工作做好做實,在全鎮形成“尊法學法用法守法”的濃厚氛圍,無棣縣司法局信陽司法所創新工作模式,採取“三招”舉措,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提升普法效益,幹部群眾法律意識明顯提高,為信陽鎮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菜單式+訂單式”互補,打造普法宣傳多元支撐

信陽司法所始終堅持結合實際、貼近群眾原則,依據特色時節、重點工作、社會熱點等的特點,及時宣傳物權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婚姻法、食品安全法、土地承包法、環境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與群眾關係密切的法律法規。成立公益普法宣傳隊,利用節假日時機,深入鄉村開展普法活動,將法律法規送到田間地頭,送到百姓的心坎上,促進深度普法。用法治電影、普法趕大集等方式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這種多形式的“菜單式”普法,提高了群眾依法維權、依法治理能力。

向村兩委、黨員、村民代表發放調查問卷,收集彙總,瞭解群眾對法律知識的需求,按照群眾需求準備相應法治講座,為群眾提供“訂單式”普法服務。選好時間點,大喇叭一廣播,群眾自然而然的就來了!講課後收集調查表,對講課內容是否實用、效果是否滿意等建議進行總結,便於有的放矢。組織工作人員互相觀摩,以不斷提高授課質量,提升普法效果。

這種“訂單式”普法新模式,“把脈”發現群眾所需,真正圍繞群眾的所思所想,群眾需要什麼法律知識,就講什麼法,針對性強,群眾興趣高,受到農村群眾的廣泛歡迎。截至目前,共發放調查問卷700餘份,開展法治講座38場,受益群眾35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4600餘份,接受諮詢150餘人次,提高了轄區群眾法治意識,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二、“線上+線下”互動,打通法治宣傳“最後一公里”

線上“指尖雲”普法,群眾“零接觸”得實惠。積極探索“互聯網+”普法工作模式,大力推進新媒體普法工作,通過“信陽司法”、“信陽視角”等微信公眾號構成新媒體普法矩陣。“信陽司法”設置以案釋法、每日學法、法治諮詢等多項精品欄目,對群眾關心的熱門資訊、民生新聞等日常生活信息,從法律視角、用生活化的語言表達,形式內容多樣,貼近群眾生活,做到分層次、分內容普法,滿足了不同人群需求;定期推送民眾關注的熱點討論、法律故事及民生信息,吸引廣大群眾討論和互動,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法律知識。組建法律服務微信群,定期在微信群推送法治信息。群眾可直接在微信群內進行法律諮詢,群內法律顧問及時作出解答,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法律服務,群眾足不出戶便可享受高效便捷的法律諮詢服務,真正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法律工作和群眾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

線下“接地氣”普法,群眾“零距離”解疑難。聯合綜治、民政等部門,深入鎮街頭、廣場、村居,懸掛橫幅、擺攤設點開展普法諮詢活動,與群眾拉家常,耐心解答群眾法律疑難,零距離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將法治觀念送入百姓心中。通過法治宣傳線上線下的有機融合,提高了群眾的法治意識,切實打通法治宣傳“最後一公里”。

三、搭建“法治大喇叭”平臺,法治宣傳全覆蓋

高標準打造隔音廣播室,建成法治播控平臺,連通全鎮57村大喇叭,形成承上啟下的法治大喇叭系統,為群眾傳播法治好聲音。

巧用黃金時間循環播放。把7時至9時, 11時至13時, 17時至19時,定位為黃金時間,循環播放常用法律知識,全鎮群眾不管是在田間地頭勞作,還是在家庭休閒娛樂,都能收聽法律知識,無形中提高了法律素質。巧制音頻課件定時播放。將常用法律知識製作成音頻課件,定時播放。例如,在清明節期間,把《致全鎮人民的一封信》製作音頻播放,講解環境保護法,倡導群眾文明祭祀。巧用大喇叭實時廣播。在鎮播控平臺告知群眾法律顧問的值班時間,便於群眾前來諮詢法律知識。法律顧問適時廣播,以案釋法,講授法律常識及諮詢率較高的法律知識,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法律問題。

為使群眾喜歡聽,聽得懂,記得住,採用3+1模式,將法律知識分成以案釋法、法律常識、法律故事三大板塊,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錄製播放,用法治在線的方式與群眾互動,當場解答群眾的諮詢。據統計,自去年9月份以來,利用法治大喇叭循環播放280餘次,播放法治音頻課件100餘篇,宣傳效果明顯。


無棣縣司法局信陽司法所“三招”推進普法宣傳“神經末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