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澄江:整合資源搭建黨群服務“連心橋”

近年來,雲南省澄江市堅持黨建引領,突出資源整合,集聚有利要素,著力用好用活各級黨群服務中心,搭建黨建帶群建促社建工作新平臺,助推黨群服務中心效用發揮最大化。

堅持黨建引領,凝聚黨群“向心力”

當地從黨員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充分調動區域內黨建資源和工作力量實行中心活動輪值制度,構建“一月一黨(工)委輪值,服務黨員群眾不重樣”的工作格局。

開展“小小黨史解說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送教下鄉、“半床棉被”學習研討等主題活動,寓“紅色黨課、紅色故事、紅色印記”於一體,助推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統籌聯動市、鎮、村三級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陣地群”,利用LED顯示屏、電子屏滾動播放疫情防控信息,借力“雲嶺先鋒”APP、微信群等向群眾發佈疫情防護知識,讓中心成為疫情防控科普宣傳重要陣地。

堅持黨建帶群建,構築黨群“同心圓”

澄江市注重多元參與,充分整合工青婦等群團資源力量,構建“黨群共建、資源共享、陣地共用、活動共辦”黨群一體化工作格局。

深化拓展“1+N”黨建模式,建立黨建帶群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按照資源共享、陣地共建、活動互聯的原則,整合資源項目,在各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置“群團之家”功能區,建立“職工之家”“婦女之家”“青年之家”等公益性活動陣地,打造群眾觸手可及的群團組織服務門店。

召集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單位到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活動項目策劃,實現“名書記工作室”“巾幗繡夢—醉美彝秀”“悅讀家庭—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吧”等重點特色項目常態化進駐、常態化運作,逐步打造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一行業一品牌”,形成多點開花、亮點紛呈的活動格局。

堅持黨建促社建,架起黨群“連心橋”

澄江市在鳳麓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設置集培育扶持、培訓交流、信息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社會組織培育基地,通過整合政府及社會力量,著力發掘、孵化、培育有創新性的社區服務類、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為萌芽期、初創期、發展期社會組織免費提供場地支持和專業化規範引領,目前基地已成功進駐社會組織23家。

加強對“三社聯動”社區治理新模式的探索,積極籌備在各級黨群服務中心實施政府購買社會服務項目,邀請省內專業講師以“‘黨建’+社會治理融合發展工作模式”為主題,為相關單位及社會組織負責人進行專題培訓,為拓展創新城市基層黨建服務黨員群眾工作載體奠定堅實基礎。

著力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邀請撫仙湖農民讀書會、福爾康公益發展中心等15家社會組織到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文學沙龍、悅讀分享、親子課堂等活動,在增強社會組織凝聚力、向心力的同時,讓服務和活動的過程成為貼近群眾、團結群眾、贏得群眾的過程,架起一座“黨群連心橋”。

雲南網記者 李亞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