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2013年的6月,我有幸參加了尋蹤“營造學社”古建行攝之路,開啟了為期15天的四川-雲南古建築拍攝之旅。

接上一站“昭龍氏家祠”的行攝之後,今天古建築行攝目的地是雲南昆明的圓通寺和筇竹寺。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尋蹤“營造學社”之路,線路圖。


拍完龍氏家祠已是中午時份,當天下午三臺大巴車驅車7個多小時到達昆明,入住昆明金龍飯店。

次日上午拍攝昆明圓通寺,下午拍攝筇竹寺。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雲南圓通寺

圓通寺位於昆明市區內的圓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同時它也是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它始建於唐朝南詔時代,初名補陀羅寺。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辛丑年))建圓通寺,元朝皇帝“賜璽書嘉”。擴建工程歷時18年,直到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才告完成。明朝時,圓通寺得到擴建,山頂又新建接引殿。清朝時也得到多次重修。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圓通寺坐落在圓通山南,前臨圓通街,後銜圓通山,與昆明動物園毗連,佈局嚴謹、對稱,主體突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圓通寺坊表壯麗,林木蒼翠被譽為“螺峰擁翠”、“螺峰疊翠”,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水鄉園林。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從建築學上講,它鬧中求靜,以小見大,並借背後螺峰山之景,形成別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國的造園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圓通寺正門位於圓通街,進入寺院越向裡走,地勢越低,這在

我國寺廟建築上是較為罕見的“倒坡寺”。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從唐時南詔國在此建“補陀羅寺”算起,圓通寺是中國最早的觀音寺,比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還早100多年。同時,它也是現在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雲南省和昆明市的佛教協會都設在這裡。圓通寺由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組成,以大乘佛教為主導。

在昆明的圓通寺您就不必跑很多的地方,就可對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覽無遺。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圓通寺是昆明香火最鼎盛的寺廟,這個應該得益地理交通位置的便捷,位於鬧市中心地帶,參觀與朝拜的人流絡繹不絕。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進入圓通寺的大門,地勢一路向低,走下坡路。經過圓通寺的大牌坊後,有一湖,湖裡有水,湖中心有亭殿,湖心亭有拱橋相聯,周圍是曲徑迴廊,玉雕欄柵,每個小柱子上都立有石雕的瑞獸,守護著這一片湖水。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湖水倒映著亭臺樓閣和天空中飄飛的經幡,莊嚴之外,倒也有一種神秘之感。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道路旁邊的綠草叢中,竹林掩映下,有一片小碑林,這種半圓傘形的碑林,看著就像童話裡的小蘑菇一樣。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窗裡有景,景裡有窗;一步一景,移步換景;框裡有框,別有洞天;這些都是江南園林獨有的匠心體現,在這裡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這個白玉雕成的麒麟聖像,參與朝拜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幼,都會去摸一摸它的眼耳口鼻,她們說,這樣可以沾沾麒麟的祥瑞福氣。被長期的觸摸,這尊麒麟聖像更加的光滑無比。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而來這裡朝拜的善男信女,有對著窗臺,虔誠下跪許願的習慣。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精美絕倫的九龍壁。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飛簷一角,風一吹,鈴鐺就會響起悅耳聲聲。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昆明筇竹寺

筇竹寺坐落在昆明市西北郊玉案山上,距市區12公里。筇竹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傳入雲南的第一寺,始建於唐宋年間,清乾隆、光緒年間經歷兩次重修 。

筇竹寺環境清幽,高雅,在大雄寶殿的角上有一塊元朝延右三年立的聖旨,其內容為敕封該寺住持玄堅為“頭和尚”要求官員軍民予以保護,並賜存《大藏經》。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但是,現在的筇竹寺之所以出名,並吸引大量中外遊客,卻是由於寺內保存著被認為是五彩泥塑藝術珍品的五百羅漢彩塑。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在我國,佛教寺院一般都有羅漢塑像,但達五百之眾的只有四川新都寶光寺,湖北漢陽歸元寺,浙江天台方廣寺,江蘇蘇州戒幢律寺,北京碧雲寺及昆明筇竹寺幾處。而大小有如真人、藝術質量最高的則公認為筇竹寺的羅漢塑像。

故而筇竹寺的五百羅漢像被譽為“東方雕塑寶庫中的明珠”。有趣的是黎廣修把自已和四五個弟子的形象也塑成了羅漢,混入了五百數之中,大家在觀賞時不妨加以留意。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可惜的是,羅漢堂裡的五百羅漢雕像是禁止拍照的,所以只是在外面拍了這兩張。大家有興趣的還是去現場觀看吧,身臨其境,會更加的震撼。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筇竹寺的傳說:

相傳,在唐代貞觀年間,南詔的鄯闡候(昆明的最高統治者)高光、高智兄弟在昆明西山狩獵,追一犀牛到玉案山北忽然不見了,卻看到雲霧繚繞,有形象怪異、鶴髮童顏的一群僧人,近前又無蹤影,只留下幾支插在地上的筇竹杖,用手去撥卻撥不起來。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羅漢雕像,一個手持筇竹杖在訴說著,另一個在靜心傾聽。


第二天再去看卻已是“枝葉森然”兄弟二人驚異不已。後來悟到這是神靈啟示,這是百靈山聖境,遂在此建寺。寺中有一副對聯講的就是這個傳說:“地座靈山,白象呈祥,青獅獻瑞;天開勝境,犀牛表異,筇竹傳奇。”

筇竹寺的名稱就由此而來吧,那麼,筇竹又是什麼呢?筇竹,又叫羅漢竹,是西南地區特有竹種。稈光滑無毛,稈環極度隆起,呈一圓脊形狀,如二盤相合,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僧侶常用它來製作手杖,筇竹也是一種實心的竹子。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一進入筇竹寺的山門,有一雕龍畫鳳的巨鼎立於面前,鼎裡盛滿了水,水裡有一烏龜。善男信女們都會透過水麵,把硬幣丟向烏龜,如果硬幣能停留在龜背上,那誰的運氣就最好,自然就得到神靈的保佑。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也還有僧人,在一起湊熱鬧,是動了凡心了吧?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在大殿的偏門旁邊,年老的師太無聊得在玩弄桌子下面,那隻瘦得只剩下骨架子的貓。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大雄寶殿位於山門後面,長約20米,寬約12米。雕塑家在設計組雕時,大膽地運用圓圈形和集體行進的隊列組合,他們各顯神通,騰雲駕霧,騎豹跳,往前趕去,猶如行雲流水,造成強烈的動態感。

整個羅漢堂既有單個的雕刻,又有組雕;有一線形的佈局,也有圓形的構圖,多種形式,交互使用,在統一中求變化,既多姿多彩,又有完美的整體效果。

而且他們的喜怒哀樂、舉止動作亦如人世,就是他們手中所握的花、杖、鞭等道具,多為就近山中採擇略加製作而成,古樸自然。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走過大雄寶殿,接著的就是華嚴閣。

華嚴閣長約20米,寬約10米,是昆明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斗拱建築,內有清代文人錢南圖書寫的對聯和黎廣修的壁畫,可惜1984年4月毀於意外火災。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1989年10月,當地政府和信徒的支持下,筇竹寺集資重建並舉行隆重的“華嚴閣開光儀式”。新建的華嚴閣保持原來風貌,建築上採用鋼筋混凝土代替原來的木結構的重簷斗拱式,琉璃瓦,雕花木格門窗等都仿舊式建造,殿堂內部分兩層,總面積400多平方米。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清朝乾隆年間進士,有“瘦馬御使”之稱的錢灃曾撰筇竹寺聯:“錫駐即前因,地擁宮花,劫歷百千萬億;竹生含佛性,塵空梵境,歡同人鬼龍天。

之後又有華嚴閣聯:“已作真金,鉅覆成礦;是惟師子,乃解逐人

。”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華嚴閣正中,懸掛著“華嚴閣”三個大字的巨匾,乃出自趙樸初先生所書。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筇竹寺大雄殿後院,僧塋塔林立。

正面是極有價值的三塔相連,片石砌築,典型的元塔建築風格。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到筇竹寺,《滇遊日記》記載三塔:“

後為僧塋,有三塔,皆元時者。三塔各有碑,猶可讀。

據《新纂雲南通志》編者考證,居中之塔為雄辯塔,左為玄堅塔,此兩塔系元塔。雄辯塔右邊之塔系明景泰四年(1453年)黃龍庵主無相大師大寂塔,是明塔而非元塔。

雄辯、玄堅這兩座元塔及無相明塔保存至今,是昆明佛寺中珍貴的文物。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滇遊日記》記載三塔:“後為僧塋,有三塔,皆元時者。三塔各有碑,猶可讀。


在塔底下,冒出來的綠芽,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進香拜佛聽莫鼓晨鐘,

賞聯讀經洗凡塵俗心。

筇竹寺不是很大,卻已名聲在外;筇竹寺雖然很小,但500羅漢群像勝名遠播。

對此有興趣者,我可以說,值得一去。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古建之旅,行攝昆明圓通寺、筇竹寺,去叩佛問禪,洗凡塵俗事

(下一站,行攝雲南大理古城)

大家好,我是天狼之道的射天狼,喜歡邊走邊拍,無時無刻,行行攝攝!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