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挑選乒乓球拍的關鍵是要挑選好乒乓球底板和套膠。底板是球拍的靈魂,乒乓球底板的一般都是多層的,層數不受限制,主要材料一般為國產或進口的純木,按國際乒聯規定,非純木材料成份不允許超過15%。目前一些碳素、玻璃纖維、芳基纖維等特殊材料也被運用到底板中來,以增加底板的強度和韌度。

當底板定下來後,就可以開始根據自已的打法選擇海綿與膠皮了。海綿的種類大致分為以下兩種:

薄海綿——吃球時間短,出球快,球易透板。由於易透板,會覺得更好控球,加上吃球時間短,使得在近臺打球時,速度更快。但缺點是,一旦退到中臺,會覺得球的底勁不足,球的前速看似挺快,但落臺後的加速度和旋轉都較差,給對手的威脅並不大,因而薄海綿更適合在近中臺以快攻為主的球友使用。

厚海綿——吃球時間長,吃球深,球的底勁較強,尤其在拉球的時候,厚海綿更能體現它的威力,由於吃球時間長,因而看起來似乎球速比較慢,但球落臺後就往下竄,落臺後的速度及旋轉給對手所帶來的壓迫感,顯然強於薄海綿。因而厚海綿更適合在中遠臺以拉弧圈為主的球友使用。

膠皮根據顆粒的不同可分為以下五種:

正膠——是膠皮顆粒向上、高度與直徑相等的膠皮。這是中國選手最傳統的球拍。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不易吃轉,適合近臺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打法,是直板快攻選手最常用的膠皮。正膠海綿拍不容易吃各種旋轉,正是由於粘性小也不容易製造強烈的旋轉,所以正膠球拍雖然拉不出強有力的弧圈球,但是在處理臺內旋轉球和正手抽殺方面卻可以大佔便宜。如果你覺得自己手腕足夠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不妨試試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反膠——反膠就是粘貼時向下、粘性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種膠皮,這是現在最常見的球拍,幾乎100的歐洲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亞洲選手也有近80%使用。反膠打球的旋轉力特強,所以打法以旋轉為主的球員(如弧圈球、削球)必諳此道。反膠膠皮本身帶有較大的粘性,摩擦力強,容易製造旋轉,比較好地兼顧了速度與旋轉的要求。故弧圈型或弧圈結合快攻型打法使用者較多。同時由於擊球穩定,易控制,因此也是初學者的首選,也是時下最流行、最實用的膠皮。

生膠——生膠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其特點是擊球下沉,搓球旋轉弱。我們熟悉的王濤,他的反手用的就是生膠,由於生膠有減轉的作用,因此特別容易控制球。對橫拍兩面攻選手而言,若採用正手反膠( 拉弧圈) 和反手生膠( 快撥及擺短) 配置,可獲得擊球的不同效果,造成對手的不適。

長膠——這是一種顆粒細而長的膠皮,覆蓋在薄海綿上面,這種膠皮能使球產生反常的旋轉,如:用長膠搓對方的下旋球,球以上旋飛回;推擋對方攻來的上旋球,球以下旋飛回;削對方拉來的弧圈球時回球會更轉,而削一般拉球時回球則不轉。用這種膠皮打球,對方失誤多,自己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觀賞性和娛樂性。因而,建議年輕人或初學者還是別用了,等老了跑不動時再用吧。

防弧膠皮——“防弧膠皮”是專門對付弧圈球的膠皮,這種膠皮膠面無粘性,表面較光滑且輕微發澀,擊出的球運行速度較慢、弧線較短,著臺後下沉飄忽,令對手難以判斷,對付弧圈球尤為奏效。防守型技術一般以削球為主,也屬於旋轉型打法,故而橫拍削球手正於多以反膠為主,反手則花祥繁多。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打法的海綿膠皮:

近臺快攻——近臺快攻運動員以打速度為主,要求擊球弧線低平,因此多采用摩擦少,擊打多的發力方式,因而膠皮通常選擇正膠或表面的粘性中等,顆粒較短,速度較快的反膠,搭配較軟,較薄的海綿。正膠搭配厚度 1.8— 2.1 毫米,硬度在35 度左右的海綿;反膠搭配厚度為1.5—2.0 毫米,硬度在40 度左右的海綿。

弧圈快攻型——當今是弧圈球橫行的天下,這是綜合了旋轉與速度的進攻型打法。多采用打摩結合的“鞭打式”技術。為了保證弧圈進攻的旋轉,應該選擇表面粘性較好、顆粒略長的反膠;為了保證進攻的速度,應該挑選較硬,較厚的海綿。換打40mm 大球以來,為了適應球體增大帶來的速度變慢、球體變軟等情況,運動員們都對自己的海綿進行了調整,適當增加海綿的厚度( 2.2mm 以上) 、減少海綿的硬度(45 左右為宜) 是當前許多人的共同選擇。

快攻結合弧圈進攻型打法——這種打法將快攻技術與弧圈技術結合在一起,具備兩種打法的特點,通常使用反膠海綿拍或一面反膠、一面生膠的海綿拍。反膠可選擇厚度為 2.1 毫米、硬度在45 度左右的海綿,由於多數橫板的反手進攻都在近臺,所以用於反手擊球的海綿應該比正手的薄一些,更利於快攻技術的運用。還有一些人選擇使用生膠海綿快攻,相應的海綿應選擇1.8—2.0 毫米,硬度在35 度左右;也有人使用長膠或半長膠進攻。通常選擇的海綿厚度為 1.0—1.5 毫米,而且硬度較高,這樣既能保持一定的擊球速度,又能使回球弧線飄忽下沉。

攻、削結合型打法——這種打法裡,有的人將發球搶攻、削中反攻作為主要得分手段;也有的人以削球變化作為主要得分手段,進攻只是一種擾亂對方的戰術手段。攻、削結合打法的運動員,由於技術掌握須十分全面,為保證削球與弧圈進攻的旋轉,通常選擇表面的粘性較好、顆粒略長的反膠;為了保證其削球、防守的良好控制,經常挑選厚度適中(1.5—2.0 毫米) 並且軟、硬適中(40 度左右) 的海綿。

為追求變化,許多人選用兩面性能各異的球拍,如一面反膠用於主動變化旋轉和進攻,另一面選項用厚度在0.8 毫米以下的極薄的海綿配長膠或正膠、生膠;也有人使用防弧膠皮,配合厚度在1.5 毫米左右極軟的低彈性海綿用於削球控制與變化。

根據打法類型來挑選適合的底板:

(一)近臺快攻型——這是人國乒乓球隊在世界乒壇上幾十年保持長盛不衰的傳統打法,採用這種打法的運動員通常使用正膠海綿拍或反膠海綿拍,世界冠軍劉國樑,鄧亞萍就是這類打法中的佼佼者。近臺快攻首先要求擊球節奏速度快,力爭在臺面上搶攻來球的上升點和最高點。擊球動作幅度較小,多采用爆發國,借力加力等用力方式。為了提高小動作擊球的爆發力與突然性,運動員通常先擇較重的球拍,單面覆蓋海綿膠皮的直拍底板重量應該在95克左右,雙面覆蓋海綿膠皮的球拍底板重量應該輕一些,一般在。90。克。以下。

近臺快攻運動員為了提高球速,要求擊球弧線儘量低平,因此多采用摩擦較少,擊打較多,使球脫板較快的技術,如: 快點,快拉,快攻,彈擊和扣殺等進攻技術。這就要求海綿較軟,較薄,底板的擊球感覺比較堅挺,因此運動員通常選擇七層板或厚度在6.5 毫米以上的厚型底板。

為了保證近臺攻球的速度,近臺快攻選手通常選擇顆粒向外的正膠或表面的粘性中等,顆粒較短,速度較快的反膠。正膠是一種膠質較硬,顆粒向外且較大的膠皮,用它擊球速度較快,也能製造一定的旋轉,通常應搭配厚度為1.8 -2.1 毫米,硬度在35 度左右的海綿; 反膠應搭配厚度為1.5 -2.0 毫米,硬度在40 度左右的海綿。

(二)弧圈快攻型——這是綜合了旋轉與速度的弧圈球進玫型打法,是當前的主流打法。世界冠軍孔令輝,王楠,李菊等都屬於這種打法。運動員使用反膠漲綿拍。弧圈快攻打法要求旋轉與速度的統一,因此多采用摩擦與抽殺結合的" 鞭抽式" 進攻技術,如: 挑打,拉衝,反撕,反帶,抹,撇等技術。為了保證擊球時能得到充分的摩擦和彈擊速度,選用的球扳不僅應該有足夠的吃球深度,而且要有足夠的底勁。因此運動員多選木質較軟,彈性好的獨木厚板(毫米左右)或較薄(5.5-6.0 毫米)的五層底板。弧圈快攻技術在比寬賽中更多運用變化速度與節奏,時而近臺,時而離臺,時而擊來球的上升期、高點期,時而擊球的下降期,因此不僅移動範圍大,而且擊球動作幅度較大,自主發力更多,這就要求球拍的重量較輕,以保證在快速擊球時揮擺自如,手感更好。所以選擇直板一般是85 克左右,特別是雙面覆蓋海綿膠的直板應該更輕;橫板也應該在90 克以下。為了保證弧圈進攻的旋轉,應該選擇表面粘性較好、顆粒略長的反膠;為了保證抽殺進攻的速度,應該挑選較硬(45 度以上)較厚(2.1-2.2 毫米)的海綿。

(三)快攻結合弧圈進攻型打法——這種打法將快攻技術與弧圈技術結合在一起,具備兩種打法的特點,通常使用反膠海綿拍或一面反膠、一面生膠海綿拍,如世界冠軍王濤、王晨以及閻森、馬林等國手。快攻結合弧圈進攻型打法要求選擇既適合快攻又能拉弧圈球的球板,用於快攻與弧圈球結合。弧圈球運用較多的人應選擇手感軟一些、且厚度較薄的五層底板,反之快攻技術運用較多的人需要選擇偏硬的、較厚的七層底板。底板的厚度一般在 6.5 毫米左右,直板單面貼海綿膠的底板重量約在90 克左右,雙面貼海綿膠的底板應在85 克以下;選擇橫板的重量通常在90 -95 克之間。反膠可選擇厚度為2.1 毫米、硬度在45 度左右的海綿,由於多數橫板的反手進攻都在近臺,所以用於反手擊球的海綿應該比正手的薄一些,更利於快攻技術的運用。

還有一些人選擇使用生膠海綿快攻,生膠是一種膠質軟、彈性較大且顆粒較大的正膠,用它攻球速度快,但是旋轉較差,因此攻球弧線較平(下沉),選擇相應的海綿度為 1.8-2.0 毫米,硬度在35 度左右;也有人使用長膠或半長膠進攻。長膠顆粒在擊球瞬間會被來球壓倒,並立即從不同的方向反彈,因此不容易摩擦來球製造自主旋轉,所以擊球多帶有來球的反旋轉。同時又由於倒向不同方向的顆粒不等,反彈力的方向也不盡相同,因此回球球弧線飄忽不定。長膠進攻通常選擇的海綿厚度為1.0-1.5 毫米,而且硬度較高,這樣既能保持一定的擊球速度,又使回球弧線飄忽下沉。

(四)攻、削結合型打法——這種打法雖稱之為攻、削結合,但是絕非攻、削各佔50% ,有的人將發球搶攻、削中反攻作為主要得分手段,削球變化只是為了擾亂對手,製造機會,如世界冠軍丁松就是這樣,最初許多人認為他是防守運動員,把他當守球打結果吃了大虧;也有的人以削球變化作為主要得分手段,進攻只是一種擾對方的戰太手段,如國手王輝等。攻、削結合打法的運動員,由於技術掌握須十分全面,為保證削球與弧圈進攻的旋轉,通常選擇表面的粘性較好、顆粒略長的反膠;為了保證其削球、防守的良好控制,經常挑選厚度適中(1.5-2.0 毫米)並且軟、硬適中(40 度左右)的海綿。攻、削結合的核心是“變化”---- 旋轉變化、攻削變化、落點變化和節奏變化等,因此選用的球拍也要充分體現和適應這種變化。許多人選用兩面性能各異的球拍,如一面反膠海用於主動變化旋轉和進攻,另一面選項用厚度在0.8 毫米以下的極薄的海綿配長膠或正膠、生膠;也有人使用防弧膠皮,這是一種彈性低、表面不粘的反膠配合厚度在1.5 毫米左右極軟的低彈性海綿用於削球控制與變化。攻、削結合打法選用的底板通常板面較大,這樣的球板手更柔和,控球時間較長。板面較使擊球重心前移也有利於離臺擊球用力。

下面推薦十大乒乓球品牌

雙魚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蝴蝶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斯蒂卡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多尼克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亞薩卡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挺拔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友誼/729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銀河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世奧得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紅雙喜

如何選擇乒乓球膠皮(附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CCTV5乒乓球節目預告

8-19 星期一

09:00 實況錄像-2019年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保加利亞公開賽精選1

8-20 星期二

09:00 實況錄像-2019年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保加利亞公開賽精選2

8-19 星期一

15:20 實況錄像-2019年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保加利亞公開賽精選1

8-20 星期二

03:15 實況錄像-201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混雙決賽

15:00 實況錄像-2019年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保加利亞公開賽精選2

8-22 星期四

16:55 實況錄像-2019年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保加利亞公開賽精選1

8-23 星期五

14:05 實況錄像-2019年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保加利亞公開賽精選2

溫馨提示: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電視節目預告數據可能在發佈後有更新,最終播放節目時間表以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節目預告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