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網易教你科學養豬


京東、阿里、網易教你科學養豬


路透社如此分析中國豬肉:

豬肉是中國人最喜歡的肉類產品,其價格的走勢對中國通脹水平有重要影響。在這一環扣一環的連鎖反應中,中國的豬肉就會成為全球經濟的風向標和燈塔。

USDA統計數據,2016年全球豬肉消費總量為10,800,10萬噸。其中,中國2016年豬肉消費量達到5,407萬噸,佔世界豬肉消費總量一半以上,達到50.06%。

巨頭們為何紛紛佈局農業賽道

我國是養豬大國,不管是生豬的出欄、豬肉產量、出口量以及豬肉消費量均位居世界各國之首。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生豬市場規模早已超萬億元,約佔世界總出欄量的56.37%。這就不難理解,巨頭們為什麼選擇這個看起來違和感十足的賽道下手。

資本跨界農業,早在14年前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圈地運動,高盛資本就曾大張旗鼓瘋狂進入“養豬圈”。

2004年,高盛收購了豬場下游加工業雨潤集團,2006年高盛資本用2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雙匯下游的加工廠。

2008年,高盛又斥資2億-3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十餘家專業養殖場。此時高盛掌握了生豬養殖的上下游產業鏈,每個中國每天消費一斤豬肉,其中1兩就來自高盛。

2008年,德意志銀行也將巨資砸向了養豬行業,注資6千萬美元,獲取上海宏博集團公司養豬場30%股份。

2009年,網易的丁磊躍躍欲試,提出了養豬計劃,並於次年把巨資砸向生豬養殖,美名曰“未央豬”。

2012年,武鋼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十二五”期間將投資390億元於相關產業,其中包括養豬,鐵匠搞起了養豬,這個跨界舉動讓人一時驚落了下巴。

2018年初,阿里雲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宣佈達成合作,將對ET大腦進行針對性訓練與研發,最終全面實現AI養豬。

2018年底,在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京東宣佈將推進人工智能養豬的發展,解決傳統養殖業的痛點。

除了上述企業和資本,進入“養豬圈”的資本名單還有萬達集團、碧桂園、聯想集團、北京中實集團、廣東德美化工、廣州知名房地產企業美林基業集團等。

網易未央豬 – 最「金貴」的豬

網易未央豬被宰之前,會享受蹲馬桶、睡公寓、不吃藥、聽搖籃曲等貴賓待遇,讓很多人覺得自己活得不如一隻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