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腰斬的“以德報怨”被國人奉為處世圭臬,後面一句才值得反思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但到了董仲舒手裡,儒家思想一家獨大,往後的封建社會無論更迭多少次政權,都沒有哪一家的思想能跟儒家相抗衡,因此國人的性格和心理不同程度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於是在為人處世方面,“以和為貴”“以德報怨”的做法普遍顯現在國人身上,這本身是沒錯的,但缺了一點邏輯,即“以德報怨”的話,何以報德呢?

被腰斬的“以德報怨”被國人奉為處世圭臬,後面一句才值得反思

其實老子和孔子早就思考並回答過這個問題了。

“報怨以德”出現在《老子》第六十三章,完整的句子是“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但後面因為學者研究認為,“報怨以德”放在第六十三章的位置,語意不通,似有訛漏,於是無論是馬敘倫先生還是嚴靈峰先生都認為“報怨以德”應放到後面的第七十九章裡面去。此處我們按照嚴靈峰先生的說法,把“報怨以德”放到七十九章裡的“和大怨,必有餘怨”之後去,完整的句子變成“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此處老子的態度便可清楚知曉了。調解深重的怨恨,肯定還會留有多餘的怨恨,不可能完完全全調解清楚,用德來報答怨恨,在老子看來,這不是妥善之作法。

被腰斬的“以德報怨”被國人奉為處世圭臬,後面一句才值得反思

“以德報怨”出現在《論語·憲問》中,“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的話就更加明白了,態度鮮明,以德報怨是行不通的,如果都以德報怨,那就沒什麼可以報德了,誰還會主動去培養德行,這樣的話就沒有了榜樣效益,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以只能拿公平正直回應怨恨,用恩惠來酬答恩惠。

綜上來看,不管是道家的老子還是儒家的孔子,主張不同,但都共同不提倡以德報怨,只不過道家提倡的虛靜無為,從人生境界來說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老子認為要解決報怨問題,最根本的是不要結怨,但我們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中的人,不可能做到老子說的那樣,所以只能學習儒家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