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8年辭職後找不到合適工作?三個建議讓你不做“定製化人才”

工作8年辭職後找不到合適工作?三個建議讓你不做“定製化人才”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在一家世界500強做工程師。工作八年,接收了很多培訓,還經常有國外學習的機會,自己的表現也一直處於中上游。2年前,所在的行業開始縮減人員,最近一個關係不錯的同事離開公司去創業了,他也覺得自己要做些轉變,打算轉行。

但是,信心滿滿的投了幾十份簡歷,幾乎石沉大海。

按理說我這位大學同學,在一個外企工作了這麼長時間,在公司的表現也不錯,怎麼出了公司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呢?

《國富論》里亞當.斯密提到的一個釦針工廠的例子

一個工人無論怎麼努力,一天也生產不了20枚釦針,但有了分工之後,經過前後幾十道工序,每人每天可以生產4800枚釦針。這就是專業化分工的高效性。

任何一家公司,從老闆的角度肯定是要提高效率多賺錢,所以必要然走向專業化分工,把一個工作切成很多塊,每個人終日重複其中的一塊,這樣能提高效率降低風險,降低對員工的的依賴。

但是,這對人才來說這是災難性的。因為亞當.斯密也說過:如果一個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隻釦針的十幾分之一時,見識必然有限。

工作8年辭職後找不到合適工作?三個建議讓你不做“定製化人才”

如何避免被定製化呢?

【一】找到自己的能力優勢,給自己定好發展方向

通過SIGN分析找到自己的能力優勢

S代表Success(成功):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感覺自己很強大,同時這件事是我們擅長並且喜歡的,曾經因為這件事情得到過獎勵或得到過同事及領導的認可。

I代表Instinct(本能):在做這件事之前,我們是自發且主動去做的,做之前對這件事充滿期待,非常樂於展現這方面的能力。

G代表Growth(成長):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自己做這件事的快樂,同時能夠全身心的專注和投入,達到心流的狀態。

N代表Needs(滿足):做完這件事之後,我們能夠發自內心的感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太熟悉,很難發現自己的能力優勢,可以通過向自己提問或向他人提問來找的自己的SIGN.

問自己

第一類問題:與S成功相關

你認為什麼事情讓你感到自己是很強大的?或者是自己很擅長並且喜歡乾的?

你和他人聊天的時候傾向於聊什麼?聊哪些話題讓自己更自信?

第二類問題:與I本能相關

你寧願放棄休息時間也要乾的工作是什麼?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很少拖延?

第三類問題:與G成長有關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能夠讓自己忘記社交網絡,個人家庭的瑣碎雜事?

你做什麼事情不容易讓自己感到厭煩?

第四類問題:與N滿足有關

在過去的工作中,有哪些讓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過去的工作中,有那些雖然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還感到欣慰的?

問他人

可以把SIGN模型的問題,發給身邊的同事或朋友幫你回答,找到自己的能力優勢。

你曾經看到我做哪件事,讓你印象深刻?

你最欣賞和佩服我的是什麼地方?

你最覺得我目標發現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商談力、委任力?

反應力、語境理解力等能力中哪些更擅長一些?

用SIGN 模型通過問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找到自己的能力優勢,以自己的能力優勢為核心,結合自己的個人需求和市場因素確定自己的方向,而不是侷限於自己現在所在的崗位,被“定製”。

工作8年辭職後找不到合適工作?三個建議讓你不做“定製化人才”

【二】提升能力,讓自己成為橫向可遷移人才

可遷移能力就是你從一個崗位轉到另一個崗位,從一個行業轉到另一個行業的可複用的能力。

可遷移能力可以從自我管理、人際溝通、團隊協作三個方面來鍛鍊

自我管理能力

樂觀力 用積極思考養成樂觀的工作態度

我們都希望成為積極思考的人,問題是怎麼樣成為積極思考的人。

我們可以養成一個“學習視角”來看待事物的習慣。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兩個便利店員工正從紙箱裡取出商品擺在貨架上,有人問甲:‘’你在做什麼?‘’甲的回答是:“如你所見,我正在從紙箱裡取出商品。”那人又問乙同樣的問題,乙的回答是:”我正在擺這種新商品,看看是否好賣。

可以看出乙的行為屬於積極思考,不僅僅是打工掙取薪水,也是把這種經歷當成自己學習的機會。

持續學習能力 在快節奏的工作中利用碎片時間掌握一種學習的能力

一件事情成功以後,再做第二件事情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比如說。掌握了一門外語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在去學習其他語種就容易很多了。

人際溝通能力

親和力 通過柔和的表情或詼諧的笑容吸引人的能力

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中指出:“在社會上取得成功,需要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就算學歷在高,也未必成功,倒不如學歷稍低,有親和力的人更容易成功些。”

通過模仿身邊有親和力的人說話來刻意練習自己。

人脈開拓力 開拓業務夥伴或信息來源,並與之維持關係的能力

怎樣拓展人脈呢?

首先主動見你想見的人,發展並維持關係。

然後通過“梅開二度”和見過一次面的人繼續維持關係。

最後把你的朋友介紹給第三方或者把第三方介紹給你的朋友來加深人際關係。

團隊協作

傳授力 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或技術交給別人的能力

怎樣養成傳授的能力?

毫無保留是大忌,在教學過程中,傳授方應該注意配合對方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最重要的是誇獎和責備的技巧,誇獎的額時候要讓對方清楚的知道自己哪裡做的好,為什麼做的好。

責備的關鍵在要責備具體的行為,而不要批評對方的性格和態度。

協調力 調整推進事物的能力

怎樣增強協調力?

首先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學會向別人說明,而不僅是緊靠自己單打獨鬥。

其次把握對方的需求仔細聆聽並接受相關人士的意見。

最後當存在多個利益相關者時,居中斡旋,促成共識的達成。

工作8年辭職後找不到合適工作?三個建議讓你不做“定製化人才”

【三】提升認知高度,讓自己成為縱向可拓展的人才

學習上的認知高度決定了我們的行為,而行為本身又決定了我們的高度,在職場上同樣如此。

①“紅燈思維“”轉變成“綠燈思維”

紅燈思維:對應的是自我保護,因為改變自己的舒適狀態,會有陣痛。時間長了,會限制思維的多樣化發展,成為思維固化、故步自封的人。

綠燈思維:當遇到新的觀點或不同意見的時候,他的反應不是反駁,而是思考,我可以怎麼用他來幫助自己?

擁有綠燈思維的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缺陷,能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對待新知,這是自己成長和提升認知的機會,樂於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觀點。

怎樣轉變為綠燈思維?

首先要在心態上做出轉變。

其次要保持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②警惕習慣性防衛

研究團隊管理的權威阿吉瑞斯認為:防衛的心理使我們失去檢討自己想法背後的思維是否正確的機會。對於多數人而言,暴露心中真正想法是一中威脅,因為害怕別人發現他的錯誤。

比如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我們對領導交代的任務 沒有聽懂或根本處理不了。

但是考慮到這樣會暴露自己的缺點,破壞在領導心中的完美形象,硬生生的接下這個任務。

任何工作都是有期限的,到了截止日期,還未做好工作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那到時候不是暴露自己缺點的事了,更重要的是耽誤了工作。

怎樣走出習慣性防衛?

首先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其次善於發現自己的不完美,並通過自己向他人求助來提高自己的認知。慢慢的自己認知提高了,越來越自信了,慢慢就打破這種習慣性防衛了。

如果都是習慣性防衛,掩蓋自己的缺點,那就沒有辦法去提高自己的認知,總是停留在以前錯誤的認知上去支配自己的行為。

工作8年辭職後找不到合適工作?三個建議讓你不做“定製化人才”

身在職場的我們,如果面臨找工作遇到困難或不如意的時候,回頭看看 以前的時候是否成了"定製化人才",以上的三個建議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