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榆林:以法治力量推動“辦事不求人”

“以前辦理開辦公司的業務,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一個窗口就辦好了,節約了很多時間,而且刻公章還免費。”4月23日,在榆林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企業開辦業務的榆林市某工程公司負責人李先生連連讚歎。

政務服務水平的提升、營商環境的優化,是榆林市法治建設的成果之一。

在不久前閉幕的榆林市四屆人大七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將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推動形成“辦事不求人”的社會風氣。

法治,已成為榆林越來越亮麗的新名片。

誠信成為社會底色

“榆陽區北嶽廟村村委會門前的超市,銷售過期化妝品。”2019年7月26日,榆林12315熱線接到市民舉報,工作人員立即將事件轉辦至榆林市榆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此事認真核查後,對超市負責人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並監督超市負責人銷燬過期化妝品。

在榆林市,群眾撥打12315就可以對行政執法行為進行監督、投訴舉報,也可以進行政務諮詢。

法治建設離不開誠信的底色。

“為了促使政府、企業、個人誠實守信,我們全面推進包括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等在內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推進法治建設。”榆林市委依法治市辦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長米勁告訴記者。

在採訪中記者獲悉,2012年,受到煤炭價格下行因素的影響,榆林市陷入一場由資金鍊斷裂而引發的信用危機。

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38家市直單位聯合簽署《榆林市“構建誠信 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確認對失信“老賴”和失信主體的聯合懲戒義務。

《榆林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考核辦法(暫行)》出臺,各部門、各行業紛紛制訂行業懲戒制度,構建起“多部門聯動、全方位懲戒”的失信懲戒機制。

榆林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群眾發出“爭做重信守諾榆林人”的倡議,並啟動建設“信用榆林”APP,鼓勵群眾知信、守信、用信。

開展誠信榆林建設專項行動,完善企業信用數據庫和企業家誠信檔案,財政獎補、行政審批、招標採購、公共資源交易等工作環節實現了自動化聯合獎懲……

在2019年全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榆林市獲得“全國城市信用監測綜合排名進步前10地級城市”稱號。

“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

“我今天辦理買房子手續,提前在網上申請後,在一個辦事窗口,只用半天時間就辦完了。”4月20日,劉先生對政府的辦事效率讚不絕口。

榆林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了“一窗受理”窗口,實現了不動產登記、交易備案、稅款徵收等業務 “一窗受理”,讓群眾辦事更加便捷。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的營商環境。榆林市在市縣兩級均組建運行行政審批服務局,將市級530項行政許可、審核轉報、審核備案事項全部劃轉至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推動72個市級部門和單位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基本實現了“中心之外無審批”;豐富完善了政務服務事項“四辦”清單,讓行政效能大幅提升。

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通過市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服務APP、市政務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榆林市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網上辦事服務,實現了網上申請、一網通辦。

依法加強基層治理

“3年前,王某向我借50萬元,因為是多年的老兄弟,我二話沒說便把錢借給了他。現在我要求還錢,王某居然說借款時,他只是公司的工作人員,向我借款屬於職務行為,應由公司還款。”在清澗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駐法院調解室,清澗縣梨家灣村的張大爺說得急紅了臉。

“張大爺您彆著急,您的訴求我們一定會依法合理解決。”現場調解員耐心地安撫張大爺。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調解員認為王某有承擔還款的義務。經過調解,最終王某將借款還給了張大爺。

清澗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駐縣法院調解室成立於2019年4月。至今,調解室已免費受理各類案件190件,成功調解179件。

同時,榆林市於2016年起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目前這項工作已實現常態化全覆蓋。

法治宣傳深入人心

2019年12月2日晚,陝西省府谷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多媒體報告廳座無虛席,700多名學生觀看了普法情景劇《衝動的懲罰》。大家被生動有趣、富有教育意義的劇情所吸引,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是府谷縣“法律進校園”活動的一幕。

法治建設,普法先行。榆林市堅持將法治建設與“七五”普法、“法律九進”等活動相結合,重點抓好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等重點對象的學法用法工作,同時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

榆林市還不斷創新法治宣傳新模式,將普法內容融入陝北說書、陝北秧歌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積極打造法治文化街、法治文化牆、法治文化公園;加強線上宣傳,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讓法治宣傳更加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