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將會超過美國?科技給了我們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個人認為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是能夠彌補汽車領域和德美日百年技術差距的,至於自動駕駛是否能夠彎道超車請容我慢慢道來。

咱們先從現如今的汽車發展趨勢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各個國家都已開始制定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表,從目前來看 ,中國禁售的時間仍在制定,但德國、印度、挪威、荷蘭都已出臺了相關的法案,而德美日等車企在百年中主要積累的技術便是製造“內燃車”而隨著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方案的頒佈德美日積累百年的技術或許將要歸零。

無人駕駛汽車將會超過美國?科技給了我們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伴隨著內燃車既然退出歷史舞臺的節點,新能源汽車也逐漸接棒,其中應用最廣的便是“電動車”。

而作為新的技術,電動車的造車門檻並沒有那麼高,這也導致著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資本市場佈局新能源造車這一塊,其中國內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蔚來汽車以及小鵬汽車。

以蔚來汽車舉例,蔚來汽車是2014年由李斌、劉強東、李想、騰訊、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頂尖互聯網公司以及中國企業家聯合創立的“汽車品牌”。而這件創立還不到4年的車企就已經造出了全球最快的電動汽車EP9。

無人駕駛汽車將會超過美國?科技給了我們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從此一點即可看出在電動車領域中國車企已然實現彎道超車,可以說隨著內燃車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在新能源領域中國已經有了實現彎道超車德美日的技術。而國內新興的新能源車企所製造電動車必然離不開“自動駕駛”。

還以蔚來汽車舉例,在17年12月16日,蔚來汽車正式發佈了蔚來ES8,作為蔚來最新的量產車也自然配備了最為先進的技術,其中便搭載了Mobileye EyeQ4 芯片的輔助駕駛系統,而李斌曾透露ES8將是全球自動駕駛程度最領先的量產車型之一。

可見在應用層面上中國的自動駕駛已然平行於世界領先的水平,此外在系統研發上,也與世界級的企業保持戰略合作,而研發技術則掌握在自己手中。

無人駕駛汽車將會超過美國?科技給了我們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講完汽車發展趨勢以及應用層面的量產自動駕駛,那麼也必然離不開自動駕駛的內核——技術層面。

在國內提起人工智能以及自動駕駛必然離不開百度,就在近日百度發佈了Apollo2.0自動駕駛平臺。

根據介紹,Apollo2.0能夠實現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標誌著Apollo平臺包括雲端服務、軟件平臺、參考硬件平臺以及參考車輛平臺在內的四大模塊已全部點亮。Apollo2.0帶來最完整的解決方案和靈活的架構,首次開放安全服務,並進一步強化了自定位、感知、規劃決策和雲端仿真等能力。

百度的人工智能、自動駕駛也保持著開放的心態,這也促使著Apollo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具活力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不同與其它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以及車企,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更像是內核的產品,通俗來講有些類似於手機中的“安卓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百度Apollo系統後,硅谷自動駕駛創業公司AutonomouStuff在一週內就將Apollo1.0車輛升級為“Apollo2.0版本”,實現了晝夜簡單城市道路自動駕駛。

這也充分體現了充分體現Apollo的靈活性和易用性,而這也代表著百度所蘊含的“內核”能量,從目前來看,Apollo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可見無論是在量產層面還是應用層面,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都表現出了世界一流水準,甚至有著一定的領先優勢。

無人駕駛汽車將會超過美國?科技給了我們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從政策層面來看,中國政府已然看到了人工智能以及自動駕駛的蔚來發展趨勢,AI已經成為了中國5年計劃的一部分,不及如此還推出了相關白皮書,在17年12月18日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法規便已出臺,這也預示著官方首次給自動駕駛做出定義,可以說中國+AI是非常好的組合。


除此以外在中國整個大環境下也有利於自動駕駛的發展,中國擁有最多的行業數據,其中光汽車就有2億多輛車以及200家代工廠。

可以看出中國具有人口、數據、產業集群、以及政策結構化的優勢,儘管從目前來看高端技術和人才來講美國仍然領先,但中國憑藉著相關優勢,正在逐漸縮小差距,以實現彎道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