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01 文物之美

我很愛逛博物館,尤其是歷史博物館。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故宮角樓

比如,北京故宮,我曾經前前後後去了5趟,如果有機會,還是想去。再比如,第一次去南京時,僅有的兩天時間,我都泡在了南京博物院。

站在那一件件古老的器物前,我內心裡有震撼,也有感動。但是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喜歡去博物館看文物,我卻說不清楚。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商代獸面紋平底爵,保利藝術館

直到有一天,讀到了蔣勳老師的《美的沉思》,我才明白,給予我震撼和感動的,是這些帶著時間風塵的器物,散發出的生命光彩。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蔣勳

蔣勳,祖籍福建長樂,生於古都西安,長於寶島臺灣。早年專注於藝術及藝術史的研究,曾先後執教於臺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和東海大學。

蔣勳老師近年來專注於兩岸美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蔣勳老師在文化美學領域的著作非常多,比如《蔣勳說紅樓夢》、《漢字書法之美》、《美的曙光》、《美,看不見的競爭力》、《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蔣勳說中國文學之美》、《吳哥之美》,等等。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美的沉思》是一部入門級的中國美術史,從史前文明的石器和陶器,到春秋戰國的玉佩青銅器,再到宋元書畫,一直講到明末清初市民美術的興起。

蔣勳老師依照時間順序,講述的不僅是關於藝術表現技法上的變化,更是幾千年的時間長河中,中國人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

而這一切,從本質上講,都是中國人對自己信奉的生命哲學不斷地去演繹、豐富和推進過程。

詩人席慕蓉說,生命的豐饒和深厚,其實是奠立在審美的基礎之上的。蔣勳老師在《美的沉思》裡,沉思的是美,更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

《美的沉思》一書裡,極少用到美術專業術語,蔣勳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讀者講解了很多中國文化元素所代表的美學規則和哲學意義,其中有3點,對我們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特別有幫助:

第一,什麼是文化與文化符號?怎樣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符號?

第二,中國繪畫裡為什麼會採用移動視點而不是單點透視技術?移動視點和中國繪畫長卷有什麼關係?

第三,中國藝術中的 “留白”手段,有怎樣的哲學意義?

02 文化與文化符號

什麼是文化?維基百科的解釋是,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美的沉思》裡,蔣勳老師是藉由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器物,比如青銅器、陶器、玉石、書畫、建築等等,來讓我們理解“文化”的內涵。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唐代描金石雕武士傭,1958年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

這些器物,因為具備了精神層面的歸納和認同的作用,傳達了我們整個民族共同的情感和記憶,也就理所應當地成為了“文化符號”。

所有能稱之為“文化符號”的藝術品,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民族整體上的,關於“美”的標準,也是這個民族在時間的長河中,生存過、戰鬥過、思考過、努力過的痕跡。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與金字塔相互呼應的,還有古埃及人制作的大量的人像石雕。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埃及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

從材質上來看,這些雕塑大多數都是堅硬無比的花崗岩。從體積上來說,無論是金字塔,還是人像石雕,都是非常龐大高聳的,甚至有一個真人的10倍高大。

從造型上來講,埃及的人像石雕,線條非常剛硬,橫平豎直,人物的姿勢也都是極其正式冷峻的站姿或者坐姿。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古埃及人物石雕

埃及金字塔更是由規則的幾何三角形構成的。這個巨大而規則的三角形,從下到上,層層疊壓,最後屈服在塔尖的權威下。

這一切,都是當初統治著尼羅河上下游的古埃及大帝國中央集權的表現——等級森嚴,紀律嚴明,王權高高在上,不容侵犯。

與埃及的強硬、冷酷的風格相反的,是印度的熱情和嫵媚。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柬埔寨吳哥窟

印度的佛像雕塑,將線條的曲折與盤旋,發揮到了極致。這些雕塑的姿態,都是以腰部為中心,錯離了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關係,從而產生了一種舞蹈的律動感。

埃及和印度的這兩種文化風格的強烈對比,可以從這兩個民族生活的地理位置和差異巨大的氣候上,看出端倪。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世界地圖

位於北非東部的埃及,氣候乾燥炎熱,廣袤的沙漠中矗立的巨大金字塔,剛硬、強悍、冷靜。這種倔強的生命力,就是古埃及人在抵禦風暴、乾旱等自然災害時不屈的姿態。

而東南亞的印度佛像,就好像是生長在潮溼而炎熱空氣裡的那些熱帶植物,它們的枝枝蔓蔓蜿蜒著,繁茂著,搖曳著。這種柔軟和舒展,就是熱帶叢林最原始的生命力。

蔣勳老師說,從哲學意義上講,人類共同的敵人只有一個,就是時間。文化符號的意義,就是一個民族在用共同的生命,抵抗時間的災難。

如果文化一直傳承,“文明符號”一直活著,對這個民族繼續產生安慰和鼓舞,時間便只戰勝了個人,沒有戰勝整個人類。

埃及用金字塔的堅固,印度用雕塑的曼妙,各自講述著他們民族對抗時間的故事。而中國的故事,是由長城來講述的。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長城

長城是依託著山勢建築的一段段城牆,它自身並不是特別高聳和堅固。蔣勳老師說,長城是以低卑的姿態爬在大地上,隨著山峰而高,隨著谷凹而低。

長城的偉大,就在於兩千年來,它在中華大地上,不斷地延伸出去。這種強韌的延續,永無終止,它把自己變成了“時間”的化身,而不再需要和時間賽跑。

這種重視整體協同而不是講求個體精彩的價值取向,這種謙卑融合而不是強硬對抗的生命智慧,大概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核。

03 移動視點和長卷繪畫

說到表現中國文化的藝術手法,繞不過去的話題,是中國的繪畫。中國繪畫最突出的兩個特點是,移動視點和畫面留白。

移動視點,反應的是以莊子思想為基礎的,中國人的時空觀;而留白,則體現的是中國人對有限和無限的哲學思考。

西方繪畫的基礎是單點透視法。這個方法是建立在客觀視覺基礎上的,要求人的眼睛和物體之間的距離固定、視點固定,這樣視線的上下左右便出現了一定的極限。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陳逸飛油畫,侍女圖

西方繪畫的要求就是寫實——儘量按比例、如實地還原出這個視野極限內,我們看到的形、色、光、影,等等。

而中國的繪畫恰恰相反。中國繪畫想要表現的,並不是對這個世界客觀、科學、邏輯的分析,而是中國人對這個世界未知部分的思考和追問。

這種未知,有對時間開始和結束的疑惑,也有對視線之外的空間大小和方位的好奇。

中國人對時空的理解,不是客觀的、靜止的、固定的,而是延續的、展開的、無限的、流動的。這一點,其實已經在綿延幾千年的長城這一“文化符號”上,表現得淋漓極致。

因此,中國人特有的時空觀決定了,中國繪畫的最佳表現手法,是移動視點和長卷收展。

所謂的移動視點就是在觀看畫面的時候,不是聚焦在一個點上,而是根據圖像所描繪的景物或者人物,不斷地移動視覺焦點。

與移動視點完美契合的繪畫方式,就是長卷作畫。長卷畫在形式上,有點像連環畫,可以劃分成若干個小單元,各自表達獨立的情節,把它們連貫起來,又是一個整體。

中國的長卷畫,從來都不是完全展開後,一覽無餘的。觀賞中國的長卷畫,需要左右手各執一軸,在這一收一展之間,體會時空的流轉和綿延。

中國長卷繪畫最傑出的代表之一,是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現存版本推測為南宋人摹本)。《韓熙載夜宴圖》高28.7釐米,全卷長335.5釐米。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韓熙載夜宴圖

《美的沉思》裡,蔣勳老師把《韓熙載夜宴圖》分成了5段,針對每一段畫面裡的人物,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意象背後的美學意義和哲學思考,都向讀者做了細緻的介紹。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韓熙載夜宴圖全景

但是,接下來,蔣勳老師話鋒一轉,他說,其實這種對畫面的間隔分段,也是主觀和武斷的。我們左右手的收展之間,畫面可以靜止在任何一段。

當同一個人或者物的不同狀態,反覆出現在了左右手停駐的這段畫面時,就會產生一種時空錯置的感覺。這種錯置感,其實更接近我們意識裡回憶的狀態。

比如,在宴會結束後,扛著琵琶往左走的琵琶女,回頭一瞥,就看到了右邊坐在椅子上,正在演奏琵琶的自己。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在宴會的喧囂熱鬧後,我們在散場時的,大約內心都有某種戀戀不捨。這種意識裡的回味和留戀,如果用畫筆表現出來,就是這種看似錯置,實則準確的畫面。

更為奇妙的感覺是,在長卷沿著卷軸一圈一圈收起來的過程中,所有的畫面,也就是所有的時間,在不斷地覆蓋重疊,最後形成一個圓。

一個圓周上,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或者也可以說,任何一個點,都可以開始,也都可以結束。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中國卷軸畫

所以,蔣勳老師說,真正的長卷繪畫企圖達到的時空,正是一個渾然不可分的時空,企圖把我們從假相的、被分割的時間與空間中救拔出來,達與真正自由逍遙之境。

莊子曾問,“不知周之夢為胡蝶歟?胡蝶之夢為周歟?”這正是中國人的時空哲學最早和最集中的體現——

時空其實無限延綿,不以自我作為唯一的中心來理解時空,才能勘破時空在現實中的“有限”,獲得心的“無限”自由。

04 留白的藝術

正是因為懂得了空間無邊和時間無限,中國人對這種未知懷有深深的敬畏,所以,中國的藝術,無論是繪畫、建築、音樂、書法,都講求留白。

正如宗白華在《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中寫到,中國人不是將無邊的空間做無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無邊在”,低迴之,玩味之,點化成了音樂。

留白在中國音樂上的表現,更多的體現在古琴曲的創作和演奏上。白居易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是對這種音樂意境最好的描繪。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古琴演奏

陶淵明也有“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的詩句,表達的也是,對音樂的鑑賞,不要沉溺於單純的感官刺激,而要提升到對感官的反省和沉思。

留白其實就是讓我們找回初心,放棄對聲音的、形狀的、色彩的、動作的炫耀,重新思考和體會,藝術和美的本質——關於我們生命理想的真相。

留白體現在中國建築上,就是我們更關心實體建築之間形成的“空間”,而不是建築物本身的造型。

譬如,皇家紫禁城故宮的恢弘氣勢,並不是因為單獨哪一棟建築,而是由於整個建築群落表現出來的空間秩序——清晰的中軸線,兩邊的對稱延展,還有建築與建築之間的留白,形成的廣場與院落。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蘇州拙政園

而傳統江南園林的構造,更是深受留白思想的影響。實體建築之間,大量的留白形成了各式院落。每一處精心設計的山水園林景觀,組合起來,就能讓院落裡一年四季花開不斷,颳風下雨各有情趣。

這種移步易景的設計,暗合了時間流轉,也是在試圖把建築的空間秩序,轉換成時間的藝術。時間與空間的週而復始,延綿不絕,在中國的傳統建築裡,表現得清晰而深刻。

將留白的思想運用到極致的,是中國的繪畫。中國繪畫的留白,在南宋時期,達到登峰造極。

南宋山水畫的留白,經歷了一個從“實體”到“抽象”的過程。

“實體”的留白,就是視覺上的水、天或者雲的延展,形象地描繪了水天一色,天高雲淡的風景。比如,南宋米友仁的“雲山”系列作品。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南宋米友仁 雲山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文人們熱衷於以詩入畫,以畫面表達詩的意境,畫上需要提寫詩句,這就讓繪畫的留白,從實體的“天水雲”,逐漸轉成了真正的空白。

這種純粹意義的空白,也是繪畫技巧上的“反裝飾”和“反寫實”,是對老子的“五色令人色盲”的哲學思想的認同,是對沉溺感官體驗的警惕。

這種脫離了實體風景的抽象空白,更是南宋的文人們,在面對無限的時間和空間時,難以言說的心境。既然不容易說清楚,那就不說也罷。

後來,這些留白,在漫長的時間綿延和空間輾轉中,容納了無數的收藏印鑑和題跋。

這些硃紅的印鑑,墨色的字跡,看起來與原來的畫面毫不相干,這種錯離的效果,恰恰指向了中國人的哲學思考裡,有限和無限,已完成和未完成。

《美的沉思》:當我們逛博物館時,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蔣勳老師說,一個創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卻不以為完成了,在裝裱時,可以加上空白的“引首”與“跋尾”或者“詩堂”,很顯然的,這作品,除了個人完成了部分,它還要到歷史中去接受另一次完成。

只有空白,才有可能思考,也只有空白,才能夠接納更多的新鮮和不同。世界無限,所知有限,留白是謙遜,是敬畏,是好奇,是探索。

05 美是生命的唯一目的和意義

藝術作品是人類文明中最高的形式象徵。每一件藝術品,都承載著一個有關光榮與夢想的故事。

蔣勳老師把這些藝術品傳達給人們的信息,稱之為“美”。蔣勳老師說,這“美”便是生命的唯一目的和意義。

每一個個體生命對美的定義,就是他個人的生命意義。每一個民族關於美的規則,就會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化,這也是一個民族整體的生命理想和追求。

《美的沉思》一書,正是蔣勳老師多年以來,對中華民族 “美”的定義和規則孜孜以求的成果。

當我們在蔣勳老師的帶領下,明白了什麼是“美”,為什麼稱之為“美”,我們也就讀懂了中國文化的內涵,最終會形成對“中國人”這一自我身份的理解和認同。

從此以後,因為“美”的感召,我們的生命歷程,一定會更加動人。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