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五一勞動節的快(lao)樂(dong)假期要接近尾聲啦,今天我們就把目光轉向棒球場上最辛苦的一群人——

接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捕手)


眾所周知棒球是一項刺激的運動,它可能在跑動距離上不如足球,但是它的速度可不容小覷。許多大聯盟的投手們的球速甚至可以達到160千米每小時,小編對於可以打出這種速球的打者佩服不止。


而每個投手的面前都有一個辛勤付出的接手,他們是球場上最辛苦的一群人,是勤勞的小蜜蜂。所以今天將主要介紹接手在上場前所要裝備的護具,他們的守護天使。為了保護接手們,各種發明誕生,並進化形成了我們現在的裝備們。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接手

這個在記錄板上寫作“2號位”的守備位置歷來不是一個輕鬆的工作。投手可能的暴投、擦棒球、甚至是脫手的棒子都可能給接手帶來傷害。從上到下分別是:面罩、護胸、護襠、護膝、護腿,當然不能忘的還有接手專用的手套。


面罩

使用碳鋼絲網等材料,並且採用更有彈性、更好減震機制、更容易讓球路偏轉的形狀,並且配合特製的護喉延長件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面罩升級對比


護胸護襠

隨著防彈材料、透氣布、泡沫填充物等材料的發展,如今的接手以最小的重量儘可能地穿戴最安全的護胸,便於進行牽制或者去接界外飛球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護胸護襠升級對比


護襠則藉助皮革外套,硬塑膠內膽等,再加厚一層海綿,就能牢靠地保護住接手們的隱私部位。

護膝護腿

早在1890年,接手們就開始用報紙或者皮革包裹他們裸露的小腿,隨著時間推移,軟墊皮革逐漸覆蓋了膝蓋、腳背和腳踝。


捕手在蹲捕的過程中離不開關節的轉動和衝擊,容易對膝蓋關節造成損傷,護膝貼合著膝蓋在運動過程中能較好的調整膝部運動幅度,減少對膝蓋的損傷。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護腿升級對比


如今在球場上很少再出現“我曾經是個英雄,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的慘痛事件。但是腿部被砸依舊是家常便飯,忍痛在目前還是一個接手必備的職業素養。


手套

1896年,辛辛那提的道格·阿利森為自己找到一副手套,成為第一們在棒球比賽中使用手套的人。而早期的比賽手套有左右兩隻。


為了幫助接手更好地單手接球,柔性鉸鏈式接手手套被髮明瞭出來,當然也有為了接蝴蝶球投手的球專門設置的超大型手套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手套升級對比


捕手手套除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為了緩衝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裡面的海綿內襯也相對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如今的棒球場上,捕手的守護天使們也已經逐漸更新換代,更好地為接手們在場上的表現服務。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如今的護具可謂全方位、多層次的保護


其實在場上拼搏的每一位球員都非常辛苦,為了贏得比賽的同時,做好防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你有沒有什麼球場上保護自己的護具或秘籍呢?在評論區分享給大家吧!


配圖來源:
https://sabr.org/research/evolution-catchers-equipment;shopee.tw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護具:球場上最辛勞人們的守護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