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一絲不掛》講了個什麼故事?


陳奕迅《一絲不掛》講了個什麼故事?


一般而言,我喜歡的歌,都有一個特殊的記憶節點,某時某地某人某景,都被鑲嵌在那個節點裡,成為磨滅不掉的記憶。


比如《鍾無豔》,就是在大學某晚,寢室都熄燈了,室友們都上床了,我一個人開著檯燈戴著耳機,熬夜惡補某化學實驗課作業時,用多米音樂隨機出來的。因為第二天上午一大早還要跑去六號門旁邊的西式風格濃郁的30教(學樓)上實驗課,所以那會兒作業寫得入神了,世界安靜了許多,當謝安琪的聲音出來的時候,一瞬間感覺像是獲得了某種“心流”Flow,當然當時完全不認識這位香港的媽媽級天后。只是這首歌的記憶就被裝進這個場景裡了,永久封存。


但《一絲不掛》沒有場景節點。大概就是當時沉迷於“林夕×澤日生”這對組合的時候扒拉出來的其中一首。


官方消息說,這首歌收錄於專輯《Time Flies》,發行於2010年03月12日。我在想,2010年03月12日這一天,哦,植樹節,我在幹什麼?肯定沒植樹。也肯定沒聽這歌,甚至那時候聽過的陳奕迅也僅限於十年和愛情轉移。


那一天,我應該還坐在沉悶無聊的高中教室裡,對著一群呆頭呆腦的同學和堆積成山的試卷,埋頭做題,時而抬頭看看黑板上方的“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提高一分,幹掉千人”的紅底黃字大標語,再一不經意間看向窗外瞥見了班主任那偷瞄全班的眼神……凡此種種,大概而已。


後來這首歌首先吸引我的一點應該是歌名。一絲不掛,呃,在瀰漫著荷爾蒙與淫蕩氣息的大學時代裡的同學們,看到這四個字,第一反應絕對是裸體,是三級片時期的舒淇,是赤裸天使時期的徐若瑄,是童顏巨乳的蒼老師,是異國風情的小澤瑪利亞……恐怕也不只同學們,大概所有人都是,一絲不掛,這個詞本身自帶情色幻想意味。


但林夕顯然不是這個意思。他有時候喜歡舊瓶裝新酒,用舊詞表新意,“曲意逢迎”。看歌詞的意思,“絲”指的是“情感關係”,“掛”意思是“關聯,與XX有關”,所以一絲不掛的字面意思就變成了:和XX一點關係都沒有。帶入到愛情關係裡,就是:與前任一點關係都沒有,乾淨利落。


嘴上如此,但事實並非如此。連百度都知道:


歌曲用無數絲線相連來表達愛人愛得太沉迷,想嘗試逃避甚或離開,卻陷入網羅不能自拔、不能割捨、又抑或不想割捨的情感,故取名《一絲不掛》。


所以,一絲不掛是一種理想,想與你一刀兩斷,從此各自悲哀,天涯兩端,江湖不見。但現實是:放不下,忘不了,斬不斷,理還亂,像個“牽線木偶”,被情感擺弄。


分手時內疚的你一轉臉

為日後不想有什麼牽連

當我工作睡覺禱告娛樂那麼刻意過好每天

誰料你見鬆綁了又願見面

開篇名義,面露愧疚說分手的是你,轉身就走頭也不回的是你,說餘生最好都別再見的還是你。你去意已決,我無法挽留,那我就只能像個殭屍一樣,每天逼著自己忙起來,吃飯睡覺上班下班健身蹦迪焚香拜佛,不讓自己的腦子片刻閒暇,免得想你,心會疼。


終於,如此刻意想要把你忘掉的我開始接受了你的離開,你卻一個猝不及防說,也許可以,見一面吧。

艹,誰特麼受得了這種挑撥?


誰當初想擺脫被圍繞左右

過後誰人被遙控於世界盡頭

勒到呼吸困難才知變扯線木偶

這根線其實說到底 誰拿捏在手

開始,是誰厭倦了感情的束縛,想逃離?後來,又是誰發現即使在世界盡頭,也依然難逃束縛?像個木偶,被感情這根線死死纏住咽喉?而又是誰,真正在操控這根線?幕後的大Boss究竟是誰?


不聚不散 只等你給另一對手擒獲

那時青絲 不會用上餘生來量度

但我拖著軀殼 發現沿途尋找的快樂

仍繫於你肩膊 或是其實在等我舍割

然後斷線風箏會直飛天國

不見面,也不遠離,保持好奇觀望的姿態,等你一頭扎進另一場感情旋渦裡,被另一個高明的情感玩家俘獲芳心。那時候我也就可以死心,不再妄想與你白頭偕老,下半輩子不用你指教了,我自己就瞎幾把過了。


但當我越這樣像個殭屍一樣,吃飯睡覺上班下班健身蹦迪焚香拜佛……日復一日,毫無生氣和希望地活著,我就越發現,往日的歡樂,那些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追尋,這種精神力量都來源於你,這時候我才發現,我是戒不掉你了,你是我的煙癮,是我的咖啡因。


而我一旦放手了,戒掉了,我也就像個風箏一樣斷開了線,直奔天堂,命運終結。


(細品這段,太矯情太肉麻了我艹,真該借用《塵埃落定》裡那句“太肉麻累物累人原應了斷”來勸這哥們兒一句: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


這些年望你緊抱他出現

還憑何擔心再互相糾纏

給我找個伴侶找到留下你的足印也可發展

全為你背影逼我步步向前

你都有新歡了,我也就不用再擔心咱倆會再有啥糾葛了,舊情復燃,不太可能吧。

人生還很長,你已絕情至此,我也只能轉身向前走。

下半輩子遇見一個和你差不多的人,也許我可以考慮再談場戀愛試試。

(艹,真的服,一邊要忘掉過去,一邊還要再找個像她的人,“後來我愛的人都像你”的真實寫照了,與其說痴情,不如說是抖M)


如一根絲牽引著拾荒之路

結在喉嚨內痕癢得似有還無

為你安心我在微笑中想吐未吐

只想你和伴侶要好才頑強病好

是個行屍走肉,是個乞丐,沿途拾荒的我,被一根絲牽引著,漫無目的地活著。那絲好像還打了個結,卡在喉嚨裡,痛癢難耐的感覺像是得了咽炎,咳嗽起來整宿整宿睡不著。


一想到你啊,我那醜臉上還是會泛起笑意,這一笑就咳得更厲害了,滿臉憋得通紅,感覺整個心都要咳出來。但只要你和現任幸福快樂,我這病也重不至死,興許還能慢慢痊癒。


不聚不散 只等你給另一對手擒獲

以為青絲 不會用上餘生來量度

但我拖著軀殼 發現沿途尋找的快樂

仍繫於你肩膊 或是其實在等我舍割

然後斷線風箏會直飛天國

一直不覺 捆綁我的未可扣緊承諾

滿頭青絲 想到白了仍懶得脫落

被你牽動思覺 最後誰願纏繞到天國

然後撕裂軀殼 欲斷難斷在 不甘心去舍割

難道愛本身可愛在於束縛

以前一直沒想明白,現在明白的一個道理是:感情能綁住人,卻綁不住承諾。


時間可以紅了櫻桃,可以綠了芭蕉,可以白了青絲,但這千絲萬縷的念想卻始終長青,夠我耿耿於懷一輩子不脫落,怕是到死那天都解不開了。


軀殼焚化了,那份心思還是難捨難了,拍成電影,大概就是一部人鬼情未了。

也許感情的可愛之處就在於:心有牽掛?


無奈你我牽過手 沒繩索

可惜了,我曾擁有你,想到就心酸……

放下,還是放不下?這是個問題,但答案顯然是:放不下。



林夕巧妙地玩了一次文字遊戲,把相愛最深處的絲絲裂痕慢慢地描繪而出,就如越快樂越墮落的天使,想自拔卻又無法割捨那種對愛的依賴。


生命裡,啥感情都有;感情裡,啥人都有。


一絲不掛裡的這個“我”只是一個模糊化的側影,並不具備明確指向性,也許每個人都能從這個“我”裡選擇一部分經歷投射到自我身上,然後感動得一塌糊塗,這不過是文字遊戲的迷惑性罷了。


前幾天@耳帝 評價李榮浩“音樂沒有高下,只有喜好”的觀點時提到這麼一段:

對於一個流行音樂創作者來說,他們的文字風格從來就不是精準的邏輯表達,而是模糊的意味引導,就像歌詞一樣,模糊而概括的描寫才會引起更大範圍的聽眾代入,上次陳綺貞就說得非常對,“要直至核心,往往需要模糊的辭令”……


希望每一個在感情中的人都不必如歌中所寫那般撕裂與掙扎,隨性點,佛系點。


歡喜信受,作禮而去。就挺好。


微博@ophuc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