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祕密開發分揀機器人 寄希望未來替代人類員工

據外媒報道,當亞馬遜上週宣佈要把全球25萬名員工的最低工資提升至每小時15美元時,這家公司對一個相關但又敏感的話題避而不談:機器將在何時替代大多數在亞馬遜倉儲中心上班的員工?


亞馬遜秘密開發分揀機器人 寄希望未來替代人類員工


亞馬遜已使用機器人來處理倉儲中心,也就是履行中心中的一些工作,但是這家公司淡化了機器人替代從貨架上拿取物品並放入紙箱進行包裝和運輸的“分揀員”的風險。然而,據3位瞭解這項工作的人士表示,亞馬遜正開發機器人,有朝一日可以處理分揀員的工作。其中一名目睹機器人開發工作的人士稱,亞馬遜的一個研究項目涉及可以視覺識別從傳送帶上下來的物品,並用壓縮空氣真空抓取器撿起它們,然後將它們從傳送帶上移到桌子或架子上的機器人。

亞馬遜只是眾多尋求製造能像人類一樣高效分揀的機器的公司之一。這是一項極其困難的工程挑戰,其他網上零售商,如中國的京東,一直在吹捧開發分揀機器人的進展,作為發展全自動化電子商務履行中心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學術研究人員和Kindred Systems、RightHand Robotics和Soft Robotics等初創公司正在銷售使用真空驅動和其他類型的抓取器來自動化人類分揀員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的產品。

亞馬遜表示,分揀機器人還沒有準備好在亞馬遜履行中心處理各種不同形狀、重量和尺寸的物品。亞馬遜物流機器人公司Amazon Robotics副總裁布拉德·波特(Brad Porter)在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人類分揀員同樣還在發現問題方面做得更好,如一罐洗衣粉在運送給顧客之前出現破損。


亞馬遜秘密開發分揀機器人 寄希望未來替代人類員工


“我們定期查看我們的運營情況,並評估我們如何能夠通過技術為員工創造新的解決方案,”波特說。“當談到使用機器人操作進行物品分揀時,雖然我們受到研究界工作的鼓舞,但簡單的事實是,目前的技術水平無法處理亞馬遜產品挑選的多樣性。”

像其他對自動化持更樂觀觀點的人一樣,亞馬遜不贊同預測機器會消滅大量的就業機會的末日論者的觀點。亞馬遜的履行中心已部署了成千上萬的機器人,其中大部分是把貨架上的貨物運送到車站的機動推車,然後再由人類分揀員從推車上卸貨。亞馬遜認為,這些機器人沒有替代人類工人,而是幫助後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亞馬遜表示,自6年前開始在履行中心使用機器人以來,該公司在全球已聘用了超過30萬名員工,而且該公司計劃在未來繼續增加員工數量和擴大自動化工作。亞馬遜在全球擁有超過185個履行中心,其中超過25個擁有機器人,佔比約為14%。

“我們需要先進技術和自動化來迎合客戶需求--情況就是這樣,”波特在電郵中表示。


亞馬遜秘密開發分揀機器人 寄希望未來替代人類員工


提高生產力

目前的工業機器人非常適合重複性的工作,但是在像亞馬遜倉儲中心這種環境中,機器學習算法必須有很大的提升,機器才能識別出它們需要從一系列物體中挑選出合適的物品。這些障礙最終會被克服,學術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對此毫不懷疑。這可能會對就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在線商務繼續吞噬更多的零售業務。

近年來,儘管亞馬遜倉儲中心經常因工作辛苦和低薪遭到批評,但就職崗位卻大幅增長。對亞馬遜而言,銷售的迅猛增長加上低失業率使得其倉儲中心越來越難找到員工,這也被認為是該公司決定提高員工最低工資的主要原因。

提高員工的生產力是亞馬遜在機器人領域投入巨資的另一個原因。在2012年斥資7.75億美元收購機器人初創公司Kiva Systems之後,亞馬遜開始在機器人領域發力。經常批評亞馬遜的非盈利性倡導團體“地方自立協會”的聯繫主席斯塔西·米切爾(Stacy Mitchell)認為,該協會已感受到亞馬遜倉儲中心自動化努力的影響。

“我們已經看到,相對於銷售額,他們完成訂單所需的工人數量比幾年前減少了不少,”米切爾說。“所以,我們已看到自動化程度提高對亞馬遜就業人數的影響。但是這一切都被亞馬遜增長和僱傭大量員工的事實所掩蓋。”


亞馬遜秘密開發分揀機器人 寄希望未來替代人類員工


技術挑戰

亞馬遜之前曾試圖通過一年一度的競賽來鼓勵分揀機器人的創新。在該競賽中,參賽者競相開發機器人,以完成分揀物品並將其放在貨架上等任務。亞馬遜向2017年機器人挑戰賽的獲勝者頒發了27萬美元的獎金。大多數參賽者來自學術界,而不是初創企業。亞馬遜在今年並未舉辦該活動。據接近亞馬遜的消息人士稱,相反,通過亞馬遜研究獎項目,該公司已將重點轉移到資助學術界的提案上。

與此同時,中國在線零售商京東宣佈計劃於12月在天津舉辦自己的分揀挑戰活動。據報道,該公司在上海有一個由少數員工管理的全自動履行倉庫。員工的工作是監控機器,確保它們正常工作。

技術專家對電子商務履行中心完全自動化需要多長時間有不同的看法。最近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離出來的機器人初創公司Ambidextrous Laboratories的首席執行官傑夫·馬勒(Jeff Mahler)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履行中心的部分工作可以實現自動化,如在貨架上擺放產品。但是人類在一段時間內仍然可以發揮作用,因為由於硬件限制,機器人很難抓住某些物體。舉例來說,目前的機器人很難抓取到難以看見的東西,比如水瓶。


亞馬遜秘密開發分揀機器人 寄希望未來替代人類員工


更激進的預測

成立時間更長的初創公司更樂觀地認為,分揀機器人將更快得到廣泛部署。據向零售、製藥和食品雜貨公司出售機械臂的機器人初創公司RightHand Robotics的產品和營銷主管文斯·馬丁內利(Vince Martinelli)稱,該公司的產品能夠以每小時超過1000件的速度處理數十萬件產品。 “一旦系統被配置為執行分揀和放置功能,正常操作不需要人工參與,”馬丁內利說。

另一家初創公司Kindred Systems最初需要人類幫助訓練機器人掌握物體,利用這些練習中的數據來提高軟件的準確性。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列弗(Jim Liefer)說,該公司的機器人正在逐步取消需要的人類幫助。列弗表示,2017年末,該公司的機器人有20%的時間是自主操作的,現在這個數據已被提升至85%。

一位支持機器人公司的風險投資家預測,亞馬遜可能會在其倉庫中部署自己的分揀機器人,而不是由初創公司開發的機器人。這是因為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為了使用新的機器人,通常必須對倉庫的結構進行大的改變,這使得他們很難在沒有大量定製的情況下將機器人投入到現有的流程中。

撰寫了許多機器人自動化話題圖書的未來學家和作家馬丁·福特(Martin Ford),對自動化的速度有著更積極的估計。福特預測,亞馬遜將在5年內用自動化機器人取代許多人類分揀員。他說,這些工作的消失會帶來不祥的經濟影響,因為目前美國3.9%的全國失業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一些公司創造了低收入的服務業工作,比如電子商務履行中心的分揀員。

福特表示,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有工作和收入去購買消費品,自動化生產率增長可能會被抵消。他說:“我們必須解決要擺脫人類並用機器代替他們的問題。


亞馬遜秘密開發分揀機器人 寄希望未來替代人類員工


Cplusnet Router(C+路由器),海外華人專屬路由器,解鎖電視盒子,解除地區限制

本文轉自itbe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