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臨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筆筆紮實,有見解

李鴻章臨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筆筆紮實,有見解

李鴻章是清末名臣,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洋務運動的領導人之一,道光二十七年二甲進士,參加過科舉考試的李鴻章當然也少不了練習書法,他同時也是一位書法家,一生留下來的書法作品無數,其書法風格秀美儒雅,主學“二王”帖學一路書風,由於李鴻章在其它方面的名氣太大了,他的書法反而很少有人提起。

李鴻章臨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筆筆紮實,有見解

雖然李鴻章的書法受到時風的影響比較大,但還是有自己的見解的,他的一些臨摹和創作作品,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之處。比如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幅作品就是李鴻章臨摹的王羲之集字行書《聖教序》,書寫水平很高,對王羲之《集字聖教序》有著很深的理解,值得我們學習參考。

李鴻章臨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筆筆紮實,有見解

我們今天的書法學習者,臨摹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容易寫的很板,不夠靈活,這主要和《聖教序》是一幅集字作品有關,學習者很難理解這幅作品所展現的書寫感,把寫字變成了畫字。字體不僅顯得呆板,而且筆畫薄弱無力,輕輕飄飄地浮在紙上,毫無張力。

李鴻章臨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筆筆紮實,有見解

實際上,不僅僅是臨摹王羲之行書懷仁集字《聖教序》,學習很多其它的字帖,往往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比著字帖畫字而不是寫字,似乎成了當代書法學習的一種通病,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我覺得和當今毛筆書法已經喪失了他的基礎實用性功能有關係,人們不再用它來傳遞信息,僅僅是把它當成一種藝術,所以就會少了那種自然的書寫感。

李鴻章臨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筆筆紮實,有見解

那麼,我們看李鴻章臨摹的王羲之行書懷仁集字《聖教序》就沒有這種現象,他筆下的聖教序非常靈活,筆筆紮實,即使李鴻章在書寫的過程中用筆、用筆都十分紮實,沒有十分細或者非常粗的筆畫,沒有我們現在所謂的“粗細對比”,卻也能給人以靈活的感覺,厚重、紮實的同時,給人以靈動的感覺,這是靈動無疑是高級的,靠輕佻的筆畫,是無法達到的。

李鴻章臨王羲之行書集字《聖教序》,筆筆紮實,有見解

能夠做到如此程度,不難看出李鴻章的書法功力,以及他對於“二王”書法的理解,很有見解,也為我們後人學習王羲之書法,提供了一個好的參考。

你覺得李鴻章書法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