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死街頭的乞丐,留下一首遺詩,可謂冠絕天下之作

凍死街頭的乞丐,留下一首遺詩,可謂冠絕天下之作

嘉慶年間的一個寒冬清晨,通州城的一個老人,已經在路上張望了。他不是因為年紀大了睡不著,而是為了生計不得不出來工作。他是一位拾糞老人,工作就是收集人畜的糞便。現在當然沒有這個行當了,但在清朝的時候,是隨處可見的。因為當時沒有化學肥料,糞便不可以用來肥田,甚至可以賣錢。清朝時還有一首民謠描述他們的生活:

月色冷冷雪光寒,早起拾糞四更天。

肩挎糞箕手提鏟,拾得豬糞冰蛋蛋。

凍死街頭的乞丐,留下一首遺詩,可謂冠絕天下之作

可見,他們的工作是很辛苦勞累的。這位老人手持拾糞叉,步履蹣跚地四處張望。突然,他在官道溝轍裡發現了一個人。這個人穿得破破爛爛,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衣服、鬍鬚之上還有一層白霜。很顯然,這是一名乞丐,已經在此凍死了。

拾糞老人也沒有害怕,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也絕對不是最後一次。他嘆息一聲,停止了拾糞,向官府報案,希望能早點收斂乞丐,也算是同為窮苦人的些許幫助吧。

凍死街頭的乞丐,留下一首遺詩,可謂冠絕天下之作

官府派來仵作驗屍,結果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乞丐就是因為凍餓而死。然而,仵作卻在乞丐的身上,找到了一張紙片,上面留下了一首遺詩。州官對著這首遺詩,情不自禁地讀了起來。不僅是他,周圍的人也大感意外,內心彷彿受到了洗禮一般,這首詩也由此傳頌開來,成為經典之作。

《絕命詩》

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

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

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

凍死街頭的乞丐,留下一首遺詩,可謂冠絕天下之作

本以為,這樣一個流落街頭的乞丐,就是作詩也是打油詩。但是,這首七律水平相當高,對仗工整,採用了仄起入韻格式,完全合格。語言更是清幽雋永,比之歷史上任何一個文人騷客的詩歌,都不遑多讓。甚至,有人認為這首詩冠絕天下遺詩。

這首詩的前四句,頗有才情,彷彿是王維的恬淡。首兩句“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就分別引用了杜甫和蘇軾的名作。“水上鷗”是指乞丐的身世悽慘,脫胎於杜甫《旅夜書懷》中的“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竹杖”雖然是詩歌中的常見詞彙,但乞丐此處使用,表明自己命途坎坷,一定是受到蘇軾的《定風波》中“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影響。

凍死街頭的乞丐,留下一首遺詩,可謂冠絕天下之作

“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則讓人唏噓不已。前一句中,乞丐以飯囊盛月,巧妙地在訴說自己已經飢腸轆轆。然而,即便如此,乞丐還能夠打著快板,臨風而歌。這份豁達的胸襟,瀟灑的風範,實在讓人肅然起敬。

這首七律前四句,是一種豁達之情,後四句的文風卻陡然變化,變得高亢不已,彷彿是詩仙李白的狂傲。看看“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前一句豪邁,充滿著鬥爭精神,後一句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一人挑起千古愁。雖然只是一名無家可依的乞丐,但他的家國精神,遠遠高於廟堂上的大爺們。

凍死街頭的乞丐,留下一首遺詩,可謂冠絕天下之作

“而今不食嗟來食,黃犬何須吠不休”既是寫實,也應該是乞丐整個人生的縮影。他淪為乞丐,最後凍死,寫下這首遺詩,再也不用吃嗟來之食,也再也不被黃狗追逐叫喚。然而,我總覺得,這也是在暗示他的經歷。能有如此才華的人,他之前是做什麼的,為什麼會淪為乞丐,大概原因也就在這一句中。可惜,這一切也無從考證了。

通州官府上下,也為這首詩所感動。州官特意將乞丐就地安葬,並立碑“永嘉詩丐之墓”。古來乞丐何其多,又何其悲慘低微,但能夠以詩名流傳於世,千古稱頌的,唯此一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