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溝村:小兔子“蹦”出新產業

走進張家山鎮寺溝村肉兔養殖基地,只見管理員劉建榮正在仔細觀察兔子的飲食、健康等情況,其他工人正忙著套新的兔籠,兔子們則休閒地臥在籠內,模樣乖巧可人。“每個月都要出一批兔子,你看看這是這幾天剛出生的小兔。”劉建榮說著便打開了產箱,裡面躺著剛剛分娩完畢的兔媽媽和兔寶寶。這樣的產箱還有十幾個,每一個箱子上面都貼著兔子的出生日期。在產箱旁邊的幾十個子母籠裡,還有不少待產的母兔。

寺溝村:小兔子“蹦”出新產業

“我們現在有1000多隻兔子,還在不停地出欄。”劉建榮看著眼前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滿眼歡喜。讓他更高興的是,通過管理肉兔,自己除了領固定工資外,每出生一隻兔子他都有提成,口袋裡收入在不斷增加。

60歲的劉建榮以前主要以種地和餵雞為生。2019年,通過人居環境環境提升項目,一家人告別了居住多年的舊土窯,入住了翻修一新的居所。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種地的活兒讓他感到越來越吃力。今年,他被村裡聘請為養殖場的管理員。“養兔輕鬆,不到三個月就可出欄,從種兔的購買到商品兔出欄,我們都會請技術指導和服務。”劉建榮說,接下來,村裡還會繼續擴大規模,爭取年底養殖達到6000只。

寺溝村:小兔子“蹦”出新產業

“我們養殖場裡有新西蘭、比利時、加利福尼亞三個品種,每隻母兔一年可繁殖7到8次,且生長週期短,見效快,是帶動貧困戶增收的好路子。”在寺溝村第一書記任輝輝看來,肉兔養殖作為助農增收的“短平快”項目,通過帶動貧困戶就業,不斷髮展壯大特色肉兔產業,將逐步形成寺溝村的肉兔養殖品牌。任輝輝介紹,2018年起,村裡開始投資建設養殖場,採取“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2019年投入使用,實現養殖、管理、銷售一條龍服務,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寺溝村:小兔子“蹦”出新產業

截至目前,養殖基地有存欄肉兔1300多隻,預計今年銷往四川、重慶及省內各地的商品兔6000餘隻,預計年純利潤5萬元左右。

寺溝村:小兔子“蹦”出新產業

要使村裡早日擺脫貧困,發展產業才是硬道理。近年來,除了發展養殖業獲得長久收入,寺溝村的產業脫貧妙招還有搭載光伏發電站。總投資140萬元建起的年發電量28萬度的光伏電站,收入全部用於村內特設公益崗、各項勞務活動工資支付,以及村裡一批無勞力困難戶的生活保障。任輝輝說:“這座發電站一年下來能為我們寺溝村集體經濟帶來至少21萬的收入,再加上肉兔產業收益,我們村以後的生活定會節節高!”

來源:吳堡新聞(郭嬌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