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郭金銅:疫情加速了企業數智化轉型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訊(記者 呂江濤) 傳統的IT技術曾給企業帶來顯著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因此,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普遍都繞不開信息化這個詞。而在當前,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驅動,“信息化企業”正在加速向“數智化企業”演進。

今天的數智化,與企業過去的信息化相比,究竟有何區別?數智化轉型之後又能得到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近日,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了用友集團副總裁郭金銅。

疫情促進企業數智化轉型

“數智化對整個企業的影響,是顛覆式的變革、而不僅僅是優化。對所有的企業來說,數智化變革實際上就是一個重生的過程,相當於在原來企業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業,所有的企業都可以重新再做一遍。”郭金銅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

從信息化到數智化,本質是客戶的訴求發生了變化。郭金銅認為,信息化時代,客戶的核心焦點是在企業內部,信息化的核心訴求是利用新技術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管控風險等,本質還是企業內部的管理優化。而當前數智化階段,企業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核心痛點不是來自企業內部,而是來自外部的挑戰,從業務增長來看,是如何讓原有的業務更有市場競爭力,是如何創造出新的產品或業務。客戶的核心訴求變成了商業創新,創造新的發展力和競爭力。

在郭金銅看來,商業創新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管理創新,一種是業務創新。“很多新技術對企業的實際運營是顛覆式的,比如這次疫情,遠程辦公對管理的要求從線下轉為線上,這種轉變不再是管理優化,而是跨維度的,這是管理的創新。”郭金銅說。而另一方面,當企業的主業發展到一定瓶頸,需要創新出第二發展曲線,培育出新的業務,這是商業創新。在新時期,利用新技術去培育新的業務難度要比之前更低。數智化階段的核心是商業創新,積極推進全新的業務創新,或者推動舊的業務在新技術基礎上發展成新的業務,實現“老樹開新花”。

在談到具體哪個行業數智化轉型積極性更高時,郭金銅表示,從目前來看,各行各業轉型的積極性都比較高,但因為轉型的難度不同,轉型的進展也就不同。例如零售行業,因為是輕資產的,而且是銷售驅動的,所以轉型就會比較快;金融行業則因為有強大的技術和資本優勢,所以他們的轉型進度更是領先的;而製造業因為是重資產型,所以轉型的進度就比較慢,但製造業對於數智化轉型的積極性也是很高的。

當前企業數智化發展水平很不均衡

深耕企業服務領域32年,在企業數智化轉型過程中,用友正在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郭金銅告訴記者,32年來,從最初的財務軟件,到ERP企業管理軟件,到如今的BIP商業創新平臺,用友切身為企業提供持續進化的服務,目前已經服務了600多萬家企業。在新時期,用友可以基於600多萬家企業轉型過程中的經驗、痛點、優勢等,與客戶的實際情況結合,為客戶做好數智化轉型諮詢顧問的角色。

在談及中國企業的數智化水平時,郭金銅表示,中國企業的數智化發展實際上很不均衡,有統計數據顯示,按100分滿分來計算,中國企業數智化水平平均分數大約在30多分,整體來說仍處在初級階段。

郭金銅認為,目前一些成長型企業仍停留在較為原始的階段,甚至還沒有實現信息化。數智化轉型仍然面臨著技術挑戰強,業務再造難,轉化成本高,試錯風險大等難題,不少中小企業甚至陷入“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的困境。但同時,很多行業的領軍企業、龍頭企業數智化水平已經領先全球,比如金融行業數智化水平已經非常高。所以針對各行業的領軍企業來說,有機構統計,數智化水平已經達到七八十分。

“新技術對行業是顛覆式的,未來會出現集中化、規模化的趨勢。一個產業或者行業,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未來所有的企業,要麼是平臺企業,要麼是平臺上的企業。也就是說,要麼就做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要麼做這個龍頭的生態企業。中國的數字經濟現在處於高速發展期,數智化帶來的增長空間將不可估量。未來,當傳統企業進行數智化改造後,會誕生出新的業務模式,這是創新的空間。此外,當中國所有的傳統產業萬物互聯之後,會誕生出無限量的數據,將這些數據有效利用,將形成商業創新的大藍海。”郭金銅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