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艾灸應注意什麼?

灸法是針灸重要組成部分,是藉助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施行艾灸應注意什麼?

灸法的作用和適應症非常廣泛,內、外、婦、兒、各科急慢性病都有灸法的適應症,臨床上以治療寒證和陽虛久病者多。

  • 在艾灸前,醫者與受灸者應該充分的溝通,以確保患者無艾灸的禁忌症。
  • 病人在做艾灸治療的時候,應注意不可移動體位,保持舒適且方便艾灸操作的體位。艾灸過程中皮膚微紅灼熱是正常現象,但若是感覺艾灸部位微有發燙,針刺痛感,應該及時調整艾灸部位及距離,防止燙傷。
  • 施灸時周圍環境,需安靜、溫度適宜、空氣流動適宜,但不要感覺到風動;受灸者亦不可過飢、過飽,或神色慌張、匆匆忙忙,影響施灸療效。
  • 如果施灸過量或時間過長,局部出現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每日局部消毒,可自然吸收癒合。如果水泡較大,消毒後將水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局部紗布包敷,預防感染即可。
  • 另外在施灸時應注意不要燙傷皮膚或燒傷衣物,用過的艾條應充分熄滅後放置在小口玻璃瓶或鐵桶內,以防復燃。
  • 艾灸後注意不要將施灸部位直對風扇或空調吹,不要立即洗浴包括冷水浴和燻蒸,一般24小時後方可。可適當喝點溫水,但水溫應不低於體溫。同時,還可適當配合食療,進一步調理身體。

#寬街明醫說# #科普一下#

供稿人:張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