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前言

1987年,電視劇版《紅樓夢》播出。一經播出,掀起了群眾性的觀劇討論熱潮。

如今32年過去,滄桑鉅變,《紅樓夢》依然是幾代人心中一顆璀璨奪目的鑽石,讓人在忙碌的生活之外,不論何時走進這部鴻篇鉅製裡,都能放逐自我,遨遊心靈的天堂。

87版《紅樓夢》的絕,除了體現在全劇組對原著的精雕細琢、演員們入木三分的演技外,更是在服化道上有淋漓盡致的彰顯。

“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劇中盡力還原了曹雪芹筆下所描寫的傳統文化,其中包括禮儀習俗、宗教信仰、工藝園林、詩歌曲詞、醫藥茶道等。

在經費拮据的情況下,劇組對待服化道絲毫沒有鬆懈,手絹、團扇數以百計,各季服飾更是多達千件。

作為女一號的黛玉,更是以匠心獨具、純澈典雅的造型深深烙在人們心中。

黛玉的妝容服飾是展示她主角光環和生命歷程的一大輸出口,糅合了她身上的悲與美,一針一線縫合進大觀園滿園爭豔的花群。

“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一、服、化、道以及演員對黛玉形象的塑造

林黛玉是曹雪芹筆下最賦深情、最為多愁的女性,服裝多白、淡紫、淡藍、雪青色。這些顏色都是冷色調,和黛玉“世外仙姝寂寞林”的氣質相得映彰。

黛玉的服裝質地,多用飄逸雅緻的紗線、絹料和絲綢,黛玉貴族大家的身份呼之欲出,高級又脫俗。

黛玉的服飾圖紋,多以梅蘭竹菊作為意象,既與“瀟湘仙子”的名號相符,又和“詠絮才”的氣質相合。

陳曉旭是如詩如畫一般的存在,在愛讀書寫字上,陳曉旭和林黛玉是契合一致的,雖不如黛玉“才思無限,天賦異稟”,但擁有著和黛玉毫無二致的嫻靜神韻。如此看來,在劇中彈琴下棋、吟詩作畫就顯得無比自然,觀眾就不會覺得扭捏做作。

黛玉溫和又孤傲,大約是個處女座,很有精神潔癖,持著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情觀,卻偏偏寄人籬下,尖酸刻薄又古靈精怪,時不時像精靈一樣活潑可愛,和在劇組人眼中的陳曉旭本身性格的契合度超高,讓人不禁驚歎。

曹雪芹的筆、楊樹雲史延芹的服化道、陳曉旭的演繹,三位一體,將病嬌美人林黛玉推向了時代巔峰,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舉世無雙的黛玉妹妹。

“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二、罥煙眉的塑造,成為黛玉形象塑造的點睛之筆

楊樹雲是研究唐代化妝的專家,來到劇組後,他將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的唐裝和唐詩中所描繪到的妝容做對照,研究演員的面形和揣摩她們的角色,尤其是眾多的女性角色。什麼場景梳什麼樣的頭,戴什麼樣花鈿和首飾,同樣一個人,有盛裝、淡裝、便裝、晚裝、晨裝、病裝、冬裝、夏裝等。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楊樹雲想要抓住這兩點來塑造黛玉形象,於是研究了許多個日夜,翻遍古代文獻作品,卻始終一籌莫展。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曹雪芹好友郭敏的詩句“遙看絲絲捲菸柳”,楊樹雲大喜若望,立馬飛奔到杭州的西湖邊細細觀察柳葉,在朦朧的晨霧中,河堤邊的柳枝隨風搖曳,飄出一抹灰青,他知道,這是找到了。

“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罥煙眉”又叫“籠煙眉”“罥”意為“掛”,即黛玉的眉毛像一縷青煙一般,淡淡的掛在她那似皺非皺的眉毛之間。

罥煙眉形狀柔軟,顏色偏灰又略發黑發青,三種顏色融合在一起,整體細長,毛髮數量稀少。這種眉型與黛玉體弱多病的性格相符,八字下撇的走向讓黛玉的面部悄然染上一抹孤寂。

眉睫之間凝著一個人全部的神韻和氣色。黛玉本就是悲情人物,眉眼之間與生俱來一股憂悒,罥煙眉作為曹公描繪黛玉畫龍點睛之筆,把黛玉寓於骨節的高潔美,生生刻在了面龐上。

在這裡不得不讚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以及紅樓劇組的用心良苦。

有了畫龍點晴般的妝發加持,黛玉那獨特的愁、病、泣、弱,在寶玉看來就成為了一種絕無僅有的病態美,眉毛凝神,雙眼含情,任誰看了不嘆一聲“絕”!

“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三、黛玉服飾的設計,盡顯角色性格與心性

史延芹作為劇組服裝總設計師,拼命鑽研古籍資料,到處奔波拜訪學者,就為塑造出符合紅樓每個人物氣質神韻的服飾。

最終耗時三年,在劇組臨時搭建的小平房中,搭配設計出了2700多套驚豔四座的絕美服飾。

在36集的電視劇中,黛玉出場共穿了44套衣服,平均每一集不到就換掉一套。這些服飾彷彿像從她身上長出來的一樣,,每一套都幀幀成畫,每一套都驚豔時光。

劇中通過不同場景變化不同的服飾,最能突顯人物心理路程,這在塑造林黛玉多變敏感、易悲易喜的性格上也彰顯無疑。

黛玉第一次出場,是在前往外祖母家的船上,剛經歷喪母之痛的她滿腹憂愁,雙眼含淚,穿“淺紫雞心領繡梅花褙子,白綢竹葉立領中衣。”紫色是撲面而來神秘感,卻又籠罩著憂傷。白色則符合黛玉母親新喪情境。

初進賈府是黛玉在小說中的第一場重頭戲,曹雪芹雖沒有在這場戲中對黛玉的服飾妝容做任何描寫,但史延芹根據人物性格和場景為她搭配出一套別出心裁的出場服,“白底綠萼梅披風,淺紫色繡折枝梅花上襦,白色百褶裙”,仍然以紫色和白色為主色調,清新淡雅、不同流俗,與賈府的“彩繡輝煌”的奢華形成了鮮明對比。

“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第四十九回裡,黛玉“換上掐金挖雲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皮裡的鶴癟,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頭上罩了雪帽”,在茫茫雪地之中,獨立天地,身姿颯爽猶如一樹傲雪紅梅。

第八十九回,寶玉探望黛玉,只見她“穿著月白繡花小毛皮襖,加上銀鼠坎肩,頭上挽著隨常雲髻,簪上一枝赤金匾簪,別無花朵,腰下繫著楊妃色繡花棉裙。”

淡粉紅與白色的交融,將黛玉溫柔甜雅的一面展露無遺,“別無花朵”又將她氣質回拉,身在百花叢,卻不爭奇鬥豔,整個著裝不刻意顯露華麗,但又典雅別緻、灑脫自然。

“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紅樓夢》的服飾造型被史延芹盡心盡力、精雕細琢,她說“我來劇組並非賺錢,是為了圓我的紅樓夢想的。”

才情功力皆有,卻不及真摯最為要緊。小說中涉及人物眾多,每個人物根據自己的角色性格與心性,在不同的季節、不一樣的場合,都擁有不同的服飾搭配。

這樣繁瑣浩大的工程,讓我等凡人看了直呼“真絕”!

紅樓一夢三十餘載,再回首時芳華依舊

林黛玉一角是經典中的經典。

來時,她用離別開場,走時,又用離別退場,首尾相環,她的悲貫徹始終。正值如花年紀,一生愛花惜花,自己卻在鮮媚之時夭亡。

你說她悲嗎?少小離家,寄人籬下,動不動就以淚洗面,最終還因淚竭而亡,實在是悲。但她有著自由的靈魂,大膽地追尋自己理想的愛情,雖然沒有成功,但她擁有和寶玉一起最快樂的青蔥歲月,本是書中人,怎奈落凡塵,經典已落幕,從回書中人。她永遠發著光。

王立平先生曾說:“從前一直有人問我最喜歡的作品是哪一部?我一直說是下一部,但現在我可以說,是《紅樓夢》。”

憑什麼能成為經典?《紅樓夢》憑的是初心、敬畏、真摯和極致。

八年時間精雕細琢出36集電視劇。人物造型如詩如畫,演員們到達了人角合一的最高境界,觀看時,使人宛若遊走於書中,化身與浮華夢幻之境。

“八字罥煙眉,純澈服飾道”,林黛玉怎一個“美”字了得?

《紅樓夢》這樣的鴻篇鉅製,人物的服化道是第一感官體現,人們用眼睛看到的,如果太過難忘,總是會印到心裡去。

劇中的每個角色的造型既尊重原著和歷史,又突破了戲劇的框架束縛,既融入生活,又美到各個細節,32年之後的今天也沒有覺得一絲落伍和老套。

感謝王扶林導演和《紅樓夢》全劇組的人員,讓世人得以觀看到如此宏偉優秀的鉅作。尤是經典,時看時新。

紅樓一夢三十餘載,再回首時芳華依舊。


參考文獻:

《紅樓夢》

《裝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