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首富”鍾睒睒5000億財富的起點:養生堂

“半日首富”鍾睒睒5000億財富的起點:養生堂

鍾睒睒是個炒概念的高手


文:稿王 編輯:說不得

上世紀80年代末,甲魚突然身價陡增。

在中國人的話語體系裡,這玩意兒一直不怎麼吉利。尤其是在吃肉都要憑票的時代,更加沒人會去買帶個大殼子、沒幾兩肉的甲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甲魚都乏人問津。

當老百姓手裡稍微有了點錢之後,腦海中殘存的關於佳餚、滋補的印象被重新喚起。原來7分錢一斤的甲魚,很快漲到50元一斤,遠超當時普通工人的月工資。

野生的不好釣了,很多人開始嘗試人工養殖甲魚。但甲魚長得慢,7年才能成熟上市,市場上還是一鱉難求,鱉價飛漲。

“半日首富”鍾睒睒5000億財富的起點:養生堂

(八十年代市場上出售的野生甲魚)

“甲魚風口”轟轟烈烈,但似乎和鍾睒睒沒什麼關係。

生於1954年的離職記者鍾睒睒,此時在海南已經混了好幾個年頭。他趕在海南獨立建省的1988年來這裡淘金,和很多媒體人一樣,一開始想辦媒體,結果沒幹成;搞種植養殖,也都沒成功。

按照這個劇情發展下去,鍾睒睒要是不加盟萬通公司,在海南大開發時期炒一把房地產,基本就沒什麼暴富的機會了。

突然有個和他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啟發了鍾睒睒,並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成就了鍾睒睒的第一桶金。

這個人叫馬俊仁,現在的00後一般都會不知道他。


1

1993年8月13日,這是中國體育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中國長跑運動員王軍霞在德國斯圖加特田徑世錦賽上拿到了女子10000米的金牌,這是中國運動員第一次在田徑項目上成為世界冠軍。那時候王軍霞的風頭,比後來的劉翔更盛。

隨後她的隊友又相繼拿下女子3000米、1500米的金牌,中國女子長跑隊一下就火了。大海航行靠舵手,這支被稱為“馬家軍”的隊伍,他們的教練——馬俊仁,也火了。

“馬家軍”載譽而歸後,馬俊仁沒有在第一時間感謝國家,而是很快做起了生意。“姑娘們為什麼跑得那麼快?因為我馬俊仁有獨家秘方。”沒多久,一款由馬俊仁代言的保健品:“中華鱉精”橫空出世。

“半日首富”鍾睒睒5000億財富的起點:養生堂

(中華鱉精在CCTV1上的廣告,持鱉精者是馬俊仁)

吃不起甲魚,總喝得起甲魚汁吧?馬俊仁信誓旦旦地在廣告裡說:“我們常喝中華鱉精!”甲魚雖然爬得慢,可吃完甲魚汁後跑得快,這款產品迅速熱賣全中國。

我們故事的主角鍾睒睒此時已經不再搞對蝦養殖了,他又賠了。

看到甲魚生意那麼紅火,周圍的需求似乎也很大,鍾睒睒萌生出了做甲魚產品的念頭。

剛剛獨立成省的海南是我國唯一一個省級經濟特區。剛開始搞特區,各方都沒什麼經驗,以為特區就是什麼都能做。一個個不知來路的老闆胳膊下夾個皮包來到海南,就敢談上億的生意。那時候海南的夜總會、髮廊是老闆們談生意經常光顧的場所,而且幾乎半公開。

生意談多了,難免腎虛。而甲魚因為其頭的形狀,在民間認為是補腎壯陽的。

1993年3月,鍾睒睒的公司“海南養生堂”正式成立,當年10月,第一款產品“龜鱉丸”正式下線。大概是覺得甲魚還不夠剛猛,鍾睒睒首創,把同樣形狀的烏龜也加入進來。

此後的幾年,藉助中華鱉精的勢頭,龜鱉丸等一系列“王八與龜概念”保健品蜂擁上市,在各自的市場上收割韭菜。直到1995年,事情起了變化。

1995年1月份,“聖達牌”中華鱉精剛在央視投了廣告,《焦點訪談》的記者隨後就去暗訪了中華鱉精的工廠。記者發現,和廣告畫面裡一筐筐的甲魚完全不一樣,整個廠區只有一隻甲魚,是養在工廠後院池子裡的“鎮廠之寶”。“中華鱉精”裡面其實只是紅糖水。

鍾睒睒畢竟當過記者,對新聞有很強的敏感性。看到中華鱉精即將倒臺,他立刻想起上去踹一腳。

“龜鱉丸”當時立刻展開宣傳,稱自己不是水,而是實實在在的龜鱉粉。然後又推出了美國進口的“矮胖子膠囊”劑型,這種膠囊殼的特點是不容易分開,一分開就破裂,造假者很難偽造。

“半日首富”鍾睒睒5000億財富的起點:養生堂

(養生堂龜鱉丸)

為了讓消費者能相信龜鱉丸裡不是麵粉,而是真的甲魚和烏龜,養生堂發起了“100%真龜鱉海南尋真”活動,消費者抽獎可以遊海南參觀工廠。這對當時還沒什麼旅遊經歷的中國人來說是個不小的刺激。

另外,在保健品和藥品界限還很模糊的背景下,養生堂舉行了“尋找千名病友”、“中華醫學會龜鱉醫用價值研討會”等似是而非的活動,把龜鱉丸打造成“神藥”。

憑藉這一系列的騷操作,龜鱉丸在1996年順利取代中華鱉精,成為中國鱉類保健品排行榜第一位。鍾睒睒沒靠房地產,照樣在海南賺了1000萬。


2


1996年,三年打了個翻身仗,已是“保健品大佬”的鐘睒睒榮歸浙江老家。千島湖畔有家做保健酒的企業,地方政府希望他能夠接下來。

可能是馬俊仁的前車之鑑還不遠,也可能是在海南受到“從小喝到大”的椰汁影響,鍾睒睒並沒覺得保健酒有多好。他認為,做水肯定比做保健酒更賺錢。

其實鍾睒睒是看到自己老鄉賣水發財之後,才想到這門生意的。42歲的杭州教師宗慶後在1987年創業,一開始也是做保健品、口服液,攢了點錢之後,1992年開始賣礦泉水,口服液生意早就扔到了一邊。

鍾睒睒守著千島湖,做水還怕做不過守著西湖的宗慶後?

不過,開發農夫山泉後,鍾睒睒的養生堂並沒有完全拋棄保健品業務。在海南,龜鱉丸隨著海南大整頓,不再主打腎虧概念,而是逐漸轉變為中老年人保健品。1996年,養生堂推出了瞄準女性的“朵而減之膠囊”。

看名字就知道,朵而膠囊是減肥的,說實在的,朵而膠囊並沒什麼特殊的成分,最核心的就是決明子和苦丁茶。

愛美的女性都知道,這兩樣吃下去最大的功效就是排便刮油,和郭德綱代言過的“藏密排油”是差不多的東西。那幾年,朵而膠囊是各地工商部門打擊虛假廣告的重點對象,還被列為2006年上海市十大虛假違法廣告之一。不過這並不影響養生堂生意越做越大。

“半日首富”鍾睒睒5000億財富的起點:養生堂

(2006年上海十大虛假違法廣告)

2003年養生堂借SARS疫情推出維生素C產品,開始遠離違法的邊緣,逐步向膳食補充劑方向發展。

到了2014年,養生堂在國內第一個提出完全從“巴西針葉櫻桃”提取維生素C。不得不說鍾睒睒是個炒概念的高手,當時就連最火的安利維生素C,所用原料大部分都是中國幾大維生素巨頭的合成品。養生堂獨闢蹊徑,提出VC完全來自純天然“櫻桃提取”。

“半日首富”鍾睒睒5000億財富的起點:養生堂

(養生堂有關針葉櫻桃的宣傳)

儘管針葉櫻桃裡的VC和玉米發酵來的VC在分子結構上並沒什麼區別,但就跟吃甲魚一樣,野生的肯定比家養的營養價值要高!

養生堂這一招,逼得湯臣倍健等國內同行立馬趕赴巴西,紛紛採購針葉櫻桃、包果園種樹。據說這玩意兒只有將熟未熟的時候採下來立即加工,療效才最好,所以包了果園之後還要就地建加工廠,巴西人自然很開心。

現在中國市面上能買到的維生素C,要是原料裡沒有巴西成分,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巴西農民應該感謝鍾睒睒,是他給巴西帶去了很多就業機會。

如今的養生堂,已經完全是一個做膳食補充劑的保健品企業。鍾睒睒明白,再搞朵而膠囊那樣的品種,風險很大。維生素、膠原蛋白等成熟品種安全,利潤也不小。

如果有心,鍾睒睒完全可以再把養生堂做上市,成為第二個湯臣倍健。

到時候,鍾老闆的首富機會又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