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奭——如何成為漢宣帝口中“亂我家者,太子也”

漢元帝劉奭,幼年喪母,之前咱們說了漢元帝母親死的原因,七歲時漢元帝被立為太子,還要經常小心,自己不要被皇后霍成君害死。

劉奭也許是從小沒有生母的教育,從小性格上就比較軟弱,而且喜好儒學。但是漢朝治天下雖然從漢武帝時期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但是從來沒有真正這樣實施過,到漢宣帝時期更是這樣。

劉奭——如何成為漢宣帝口中“亂我家者,太子也”

當時劉奭為太子,眼看漢宣帝重用法家人物,動不動就懲治大臣,對此很不以為然,於是就在吃飯的時候委婉的勸阻漢宣帝:”陛下使用的刑罰略有點過分了,應該多用儒生。“這一句話說出口,就引起了漢宣帝的大怒,臉色都變了訓斥太子:漢家自有漢家的制度,本來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麼能像周代一樣只用德政呢。這樣看來其實漢朝並不是如何推行儒家,所以對儒家好感不深,對於太子喜好儒家思想,漢宣帝看得很明白,但是因為懷念許平君並沒有更換太子。

劉奭——如何成為漢宣帝口中“亂我家者,太子也”

而且後面發生的事情果然和漢宣帝預料的一樣,最後漢朝果然是從性格軟弱的漢元帝劉奭開始的。漢元帝繼位之初,漢宣帝已經為漢元帝安排好了“三駕馬車”輔政,以樂陵侯史高領銜,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為副。但是漢元帝喜愛儒家,重用太子太傅蕭望之,這就引起了史高的不滿,史高與宦官裡應外合,很快就搞死了蕭望之。蕭望之死後,漢元帝很傷心,但是由於缺乏主見,生性善良,雖然責怪害死師傅的人,但是卻沒有嚴懲逼死師傅的幕後黑手,只是簡單的懲罰。

外戚、宦官、儒臣三種勢力互相角逐,最後宦官勢力成為大贏家,再加上漢元帝后面身體原因,大權旁落,大小事情全部交給中書令石顯,自己不管理任何朝政。漢元帝寵信宦官是基於一種很天真的想法,認為宦官麼有家室,不會內外勾結,他這種錯覺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石顯的權力,因為他不相信宦官會結黨營私,縱容了宦官進一步侵蝕權力的道路。石顯勾結漢宣帝時期外戚許家和史家,拉攏見風使舵的大臣,最出名一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鑿壁借光”的偽君子匡衡。

由於漢元帝比較好糊弄,讓石顯玩弄於鼓掌之間,造成吏治敗壞。著名的昭君出塞與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都是出自這個時期。漢朝皇權旁落也是這個時期,不是宦官掌權,就是外戚掌權,最後導致了“王莽篡漢”。一切的源頭都在漢元帝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