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赴疆,不負韶華——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王鵬煒教授援疆工作紀實

千里赴疆,不負韶華——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王鵬煒教授援疆工作紀實

“響應黨中央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每個援疆教師和幹部的心聲。進疆前王鵬煒是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主任、黨支部書記。2017年9月,接到援疆任務後,王鵬煒主動請纓到祖國的西部,對於在新疆可能遇到的困難,王鵬煒沒有多想,他覺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是職責所在。家裡人對他的選擇很支持,妻子讓他不要有顧慮,安心支教。在初中上學的女兒也表示支持爸爸援疆支教,自己會認真學習,不用爸爸擔心。

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一年半時間裡,王鵬煒教授不忘陝西師範大學黨委的囑託,帶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立足實際,紮根三尺講臺,在廣袤的西部大地上盡情播撒知識的種子,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來疆為什麼、在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的初心和使命,把一片大愛留在了伊犁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王鵬煒在伊犁師範大學掛職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具體負責學院的學科建設、科研、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還承擔了《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和《教育政策與法律》《教育法規導讀》專業課教學任務。從西安到伊犁,跨越大半個中國,3230公里不僅是地理上的距離,更意味著環境氣候、風土人情的差異。西北邊陲乾燥的風沙讓王鵬煒不太適應,但他努力克服困難,積極地投入到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

以教書育人為目標,做好學生工作

在工作中,王鵬煒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五觀”和紀要精神指導教育教學,注重啟發教學,滲透思想教育。積極做好三進兩聯一交友、民族團結一家親、學院指揮中心值班等各項工作,與5名學生面對面結對子,定期談話談心,瞭解他們在生活、學習中的困難與疑惑,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同時,利用課堂教學以及與學生接觸的其它機會,對學生積極開展國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在援疆工作中,王鵬煒對在新疆工作的責任有了更深的體會,在學院黨總支的領導下,加強研究生黨建工作,組織研究生深入開展了理論的學習。

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積極謀劃學院發展

完成了小學教育、學前教育2個新增教育碩士授權點的申報工作;組織研究生開展課題申報,2018年研究生5人申報自治區和校級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發表論文4篇,其中核心刊物1篇;2人榮獲校級教學技能大賽榮獲三等獎;榮獲國家學金1人次,自治區學業獎學金6人次;獲得中學教師資格證6人,通過全國大學生英語六級測試5人。有效完成研究生常規管理工作,研究生網上報名數量為全校第一;並完成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指導委員會對伊犁師範大學實施的“2018年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工作,評估結果為“合格”。

以團隊建設為抓手 推動學院學科發展

2018年,王鵬煒組織學院教師申報了各類縱向課題20項,獲批國家民委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項,學院獲得學校2017年科研管理先進集體。同時,學院出臺了《教育科學學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青藍工程”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教育科學學院學科發展規劃的建議》等文件,著手建立以高級職稱學術骨幹為核心的學術團隊,開展服務於基層學校需要的學術研究,爭取以課程與教學論校級重點學科成功申報省級重點學科為龍頭,實現教育科學研究水平進一步提升。

以實際行動為指引,深入開展扶貧工作

王鵬煒教授在伊犁的鞏留縣東買裡鎮紅光村結親戚1家,和當地民族形成了良好的交往關係,在交往中積極講解黨和國家、自治區的各項惠民政策,促進與少數民族群眾的情感。同時利用看望實習支教學生的機會,深入基層學校,傳播先進教育理念,帶動當地教育事業穩步發展。(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唐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