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關係

《覺醒》,作者梁曉聲,當代知名作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至今創作了包括散文、小說、雜論、紀實文學等在內的作品逾千萬字。代表作有《今夜有暴風雪》《年輪》《知青》《重生》。2019年,憑藉作品《人世間》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中國式關係

席勒說,人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死也是一剎那間的事。

人生的大大小小,林林總總,不過是圍繞“生死”來忙活罷了。《覺醒》這本書,可寫的角度太多了,我也姑且從“生死”來切入,談談在這本《覺醒》中關於在中國式關係下如何生存的問題。

美籍華人陶姮被告知身患胃癌(最後回美國後才知道是誤診),在醫生告知其生命僅剩半年的情況下,她決定回國來還願。原來在文革中那個特殊的年代,因為自己無心犯下的小錯誤而釀成了陶老師一家的悲劇,同時也讓自己一直無法釋懷。帶著這塵封多年的愧疚,她和她的丈夫踏上了漫漫的回國心靈救贖之路,這期間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她以一個海外人士的身份見證了在中國式關係中問題的處理方法。在對人性的探究和歷史的覺醒裡,對人性的多義性,對生存的本能性,對中國式關係的哲學性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人性有多義。

在回國前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她和他的丈夫沃克關於“中美政治”的討論。其因是陶姮有一次回國在聚會上實話實說“美國會比中國好一點”而被一個同學當成具有呈報價值的“信息”而向有關方面呈報了,聚會上的同學為了自保,人人撇清關係。當時她認為,關係好的同學沒必要不實話實說。最後出賣自己的竟然是自己的初戀,在自己被孤立時那個唯一主動靠近她的人。讓她對人性產生了懷疑。

麗麗呢?她是個壞女孩子嗎?不是,知道沃克被人套路,替他要回了一千塊錢的贖金她在做思想工作時多貼近民心呀,一出場就成功俘獲了陶姮的信任,在一聲聲“姐”中,讓陶姮有了回國的溫暖;在陶娟(陶老師的女兒)撒潑時,也是她,及時化解矛盾,深入談心,最後促成問題的解決。她憑藉自己的姿色和口才,周旋在幾個男人之間,用沃克的話來說,就是“阿慶嫂”,為自己謀取點利益也為姐夫辦點事,僅此而已,為了生存,誰說這不是一種方式呢?應該無可指摘吧!(當然在這裡也可能是有作者的諷刺意味在,姑且不論。)

“幫人實現願望”的王福至,滑頭是滑頭了些,但是他用自己的關係網,也就是為人民解決一點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收取一點費用而已。他自己呢,老婆在高幹家做保姆,一做十幾年,兩口子來連孩子都沒時間要。不也很可憐嗎?

陶娟雖然貪錢,潑辣,沒好好贍養父親,但這是誰造成的呢?假如父親沒進監獄,假如自己有個完整的家,她是不是也可以出口成章,落落大方,像陶姮那樣說出“要文鬥不能武鬥”的文化話來呢?

在這本書裡,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亦或說,用“好”和“壞”來界定人性,略顯草率。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去細品,在品味中我們看到了很熟悉的影子,或者就在我們身邊,或者,就是我們自己。

生存是一種本能。

作者在書裡插敘了當時在那個特殊的時代的一些事情,在那個時代裡,生存是每個人的本能,為了這個本能,也作出了很多荒唐事。比如陶老師,為了自保,與自己家庭劃清界限,甚至還挖人家祖墳,將骨骸用鋤頭打碎,攪拌進糞堆裡。讓人不禁疑問,這是有多大的仇呀。答案是,無冤無仇,就是為了自保。

陶姮也是。在那種極度緊張的狀態下,她竟然把夢中交學費的事情當成了現實,當她發現這一錯誤時,進行了一番思想鬥爭:陶姮,你為什麼坐在這兒苦苦尋思,非要尋思出一個對陶老師有利的方法來嗎,事情擺著,如果對他有利了,對你肯定就是一場災難了呀……

最後,她決定她要堅持將那些學費交給了陶老師的說法。她也是出於一種自保的本能。在文章中有這麼一段:

十四歲的少女經由自己一家的命運,總結出了一條區別好人和壞人的經驗:凡是對命運被踢入悲慘之境的人麻不仁、毫無同情心者,都只不過勉強算個人,卻絕非好人。而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為了爭取到什麼利益而不加重別人悲慘命運的人,當然是從裡壞到外的百分之百的壞人!對壞人怎麼樣那是談不上良心不昧良心的!她要替許許多多她這樣命運的孩子,她父母那般命運的父母懲罰懲罰壞人。有機會能夠懲罰一個,為什麼不懲罰?

很顯然,陶老師就是那一個。

中國式關係的處事哲學。

一回國,沃克就被人套路了,因“耍流氓”而被拘留,在陶姮兩口子坐著小巴士回鄉村的時候遇到一件事。幾個因單位拖欠工資的大漢,在路上伐樹,把路堵住了,陶姮和沃克很奇怪為啥沒人管,大家都看熱鬧似的,沒人趕時間,後來來了一輛領導的奧迪車,領導喝醉了,演變成一場醉酒行兇案,這時候大家才七手八腳開路的開路,送醫院的送醫院……倆人都有疑問:早這樣做不就不會這樣了嗎?但,這就是中國式處理問題呀!

其實這種關係的體現者還是主要人物是王福至。憑藉著小姨子在派出所當警員的關係,上下疏通,為鄰里辦一些正規途徑辦不了的事,鄰里鄰居都稱他為“大能人”。

“能”在那裡呢?就在熟知中國式關係。看似簡單的事,其實大有說道。裡面講到他資助高中生,每月給他一百塊錢,然後讓他給他編寫十條趣味短信,他再把這些短信發給領導們樂呵樂呵,一來一往,人情就出來了。自己不吃虧,也沒讓人顯得難為情。這才是中國式關係的精髓呀,雖然他是個小農民,但真真是人精啊。

在招待所長和副所長時的長袖善舞,在處理與陶娟一家子的糾紛中鬥智鬥勇,都顯示了其作為一個小農民的“精”,他深知農民的本性,用與他們利益最切合的方式與之周旋。

甚至陶老師也是。為了躲避女兒的無度的勒索,裝瘋躲進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裡韜光養晦,深度思考,發揮餘熱。

最後,以陶老師的處事哲學作為結局:

有時,無論對於個人、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鬥是難以避免的,所以就成為必要的。但也要考慮斗的方式、斗的成本,如果代價巨大,要犧牲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那鬥爭就可以暫緩。暫緩不是乾脆放棄必要的鬥爭,而是審時度勢,韜光養晦,避慘重的代價,尋求更理性的鬥爭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