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靖前半生:一直在努力卻報國無門,45歲遇李世民,人生逆轉

人們常說大唐戰神李靖,是大器晚成,半生懷才不遇,46歲才遇到李世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平定了蕭銑、安撫了嶺南、擊滅輔公祏、擊滅東突厥、遠征吐谷渾,戰無不勝,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

既然後半生的李靖像神一樣無敵,那麼李靖的前半生究竟是怎樣的?

解讀李靖前半生:一直在努力卻報國無門,45歲遇李世民,人生逆轉

少年李靖:

聰穎過人,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才略

北周武帝天和六年,即公元571年,隋朝趙郡太守李詮於京兆三原縣誕生了他的第二個兒子,取名李靖,寓意平安、智謀之意,字藥師,希望自己的孩子無病無災。據記載,李靖相貌長得儀表魁偉。

李靖10歲的時候便聰穎過人,跟著父親李詮、兄長李瑞(字藥王),學習家傳的武藝。13歲,李靖開始跟隨其舅父、隋朝名將、涼州刺史韓擒虎學習兵法。舅父韓擒虎每次與李靖談論兵事,無不拍手稱絕,經常摸著李靖的頭說:"可與之討論孫吳(孫武、吳起)之術的人,只有你啊。" 意思是能夠與他討論孫武《孫子兵法》、吳起《吳子兵法》的人只有李靖哪。17歲的時候,李靖欲投舅父軍中作戰,但因年齡不到而作罷,由此可見李靖受到的家庭薰陶。

據《舊唐書》記載,"李靖十八歲,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才略"。從小就具備的天賦,加之李靖頗有進取之心,深得父輩們喜愛。李靖曾經就對父親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就是大丈夫如果遇到聖明的君主和時代,應當建立功業求取富貴。

解讀李靖前半生:一直在努力卻報國無門,45歲遇李世民,人生逆轉

青年李靖:

官職雖然低,但才華和能力卻聞名於公卿之中

公元590年,隋朝開皇十年。李靖20歲參加進士考試,取得優異的成績,21歲被任命為長安縣功曹,主管考察記錄業績,除掌人事外,並參與一縣的政務,雖然是一個從九品的官,但也是李靖第一次為官。

經過六年的歷練、成長,李靖26歲官階升至正七品,擔任殿內直長,雖然李靖的官職很低,但其才幹出眾,工作能力聞名於隋朝公卿之中,許多人非常認可李靖的工作能力。

當時,隋朝的大軍事家、左僕射楊素在跟李靖的交談中,常常稱讚李靖文韜武略,並指著自己的位子說,"卿將來必坐此位。",言下之意,以李靖的才華和才能,將來必定能坐上他的位置,成為征戰天下的一代軍事家。

任人唯賢的隋吏部尚書牛弘,一代大雅君子,也非常認可李靖的才華,甚至稱讚李靖有"王佐之才", 意思是李靖具有非凡的治國能力。

公元599年二月,突厥犯邊。楊素、史萬歲等徵突厥。李靖兄長李瑞帶兵一萬,隨高熲、趙仲卿激戰突厥,因戰功卓著,李瑞被授予大將軍。當時李靖29歲,欲追隨兄長李瑞戍邊報國,無奈楊素不不允許,只能繼續為官。600年,李靖30歲,因政績卓著擢升兵部駕部員外郎,官階再升至從六品上。

解讀李靖前半生:一直在努力卻報國無門,45歲遇李世民,人生逆轉

中年李靖:

四十歲深感時局紛紜,報國無門,躊躇不得志

公元601年十一月,楊素為行軍元帥,北擊突厥。此時李靖兄長李瑞為大將軍,與劉隆等隨韓洪伐突厥,在恆安遭遇突厥大軍,慘敗、雖經突圍而出,但將士死傷大半。韓洪與李瑞被免官,除爵為民。這一年,李靖被兄長牽連,降為汲縣(下縣)的縣令。在當縣令的這段時間,李靖政績卓著,35歲升任安陽(中縣)縣令。40歲再升任三原(上縣)縣令。

十年縣令,勤政為民,李靖從30歲熬到了四十歲,深感時局紛爭,報國無門,

615年,李靖45歲,再因政績功勞,升遷馬邑郡丞、鷹揚郎將。對一個已經年過半百的人來說,李靖終於初步實現將兵願望,在邊塞帶兵、練兵,準備攻擊突厥。按照古時的人均壽命,留給李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幾乎25年的時間,都無法施展軍事才能。

616年,天下大亂,隋朝大勢已去,李靖報國的希望徹底破滅。

解讀李靖前半生:一直在努力卻報國無門,45歲遇李世民,人生逆轉

一念起萬水千山 一念滅滄海桑田。

然而,也正是這一年,李靖迎來了他一生的轉折點。這一年,李世民16歲,李靖45歲。小試牛刀,李世民就看出了李靖非凡的軍事才能,隨後納為己用,從此開啟大唐李靖的戰神歷程。

李靖的45年,一直在努力,從未放棄過,雖然躊躇不得志,報國無門,但終見曙光。縱有人評說李靖大器晚成也罷,厚積薄發也好,時刻準備著,總有人欣賞你的才華,給你施展的舞臺,去創造更大的輝煌。

解讀李靖前半生:一直在努力卻報國無門,45歲遇李世民,人生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